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香港中学会考
释义

香港中学会考(Hong Kong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Examination, HKCEE),习惯称为CE,是每年由香港考试及评核局(考评局)主办的公开考试之一。大部份考生是完成五年香港中学课程的中学五年级学生,亦有自修生报考。

简介

2008年的报考人数是109,574名,其中84,690名为学校考生;24,884名为自修生。2007年的报考人数是105,266名,其中80,690名为学校考生;24,576名为自修生。1979年,当时的香港考试局接办香港中学会考。现时会考定于每年3月至6月举行,主要科目之考试会在4至5月进行,而5至7月初则举行中、英文及普通话的口试。考试成绩一般会在八月初,大学联合招生办法(下称大学联招)第一次收生结果公布后的下一个星期三公布[1]。2007年,香港中学会考提供39个科目,考生最多可报考10科,而大部份日校考生报考6至8科。除了中文、英文、法文、中国历史、中国文学、英语文学、普通话、英文文书处理及商业通讯、佛学这9科外,其馀所有科目的试卷均可以选择以英文或中文应考。两种语言的试题、评分要求和分级标准相同,应考语言不列于成绩通知书和考试证书上。

考试用途

香港中学会考的成绩,可用作申请香港学校之预科学位。此外,要满足香港高级程度会考之应考资格,香港中学会考成绩是不能缺少的,其中中文(如该考生不曾应考中文,则为普通话或法文)及英文两科必须达第二级(或旧制下的E级)。现时,学生在会考的成绩,已经成为大学联招一个重要的收生考量比较,而非单单作为各科的最低入学条件。

香港中学会考证书视为香港中学毕业生求职时的正式文件。在香港考试及评核局的安排下,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委员(UCLES,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Local Examination Syndicate)承认大部分会考科目的成绩,于香港中学会考各科取得C级或以上,等同英国普通教育文凭海外考试(IGCSE, International 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及格。然而,于2007年11月由英国国家学术及专业资历认可资讯机构(UK NARIC, National Recognition Information Centre for the United Kingdom)发放的调查报告指出,香港中学会考若与英国普通教育文凭海外考试作等级分布比较,香港中学会考明显比英国高出一至两个等级。例如,在香港中学会考取得C级的考生,在英国的普通教育文凭海外考试将极有可能取得A或B级成绩。值得留意的一点是,报告同时强调上述结论仅在涉及数学及科学范畴的科目基本上成立,而在人文范畴的科目香港中学会考并未有较优胜的地方。英国文化协会于收到有关报告后已致函予英国各院校有关报告,让院校能适当调节来自香港的会考生的收生准则。

科目

2007年香港中学会考提供39个科目,考生最多可报考10科,而大部份日校考生报考6至8科。(1987年或以前,考评局只容许考生最多报考9科。)虽然考试科目众多,学生于选科时却受制于个别学校的规定。然而,个别学校容许学生以自修方式报考该校未有提供的科目。

香港中学会考评审严格,大部份科目取得甲等成绩(A Grade)的比例会限制在5%以下,而各等级以金字塔形式评分,至不合格的等级为止,俗称「拉曲线」或「拉curve」。所以一般学生在此类考试取得丙等成绩(C Grade),已算是有中上的成绩。

除了中文、英文、法文、中国历史、中国文学、英语文学、普通话、英文文书处理及商业通讯及佛学这9科外,所有科目均可以选择以英文或中文应考。就读英文中学的考生通常会以英文应考;中文中学考生会以中文应考。不过,应考语言不一定与学生所就读是中文中学还是英文中学有必然关系。换言之,中文中学和英文中学的学生通常可以自行决定部分科目的应考语言。

科目列表

膳宿服务

附加数学

生物

佛学

化学

中国历史

中国语文(新课程于2007年起实施)

中国文学

商业

电脑与资讯科技

设计与科技(旧称「设计与工艺」)

设计与科技(另选课程)

社会教育

经济与公共事务

经济

电子与电学

英国语文(新课程于2007年起实施)

时装及成衣

法文

地理

政府与公共事务

图象传意

历史

科学与科技

旅游与旅游业

视觉艺术

家政(服装与设计)

家政(膳食、家居与家庭)

综合人文

英国文学

数学

音乐

体育

物理

会计学原理

普通话

宗教(基督教/天主教)

科技概论

英文文书处理及商业通讯

已取消科目

德文(2001年)

打字(2002年)

电脑(2005年,被「电脑及资讯科技」代替)

美术(2005年,被「视觉艺术」代替)

金工(2006年,被「设计与科技」代替)

陶艺(2007年)

工程科学(2007年)

人类生物学(2007年)

工业绘图(2007年)

纺织(2007年)

英国语文科

于2007年度以前,香港中学会考的英国语文科,提供两个课程——课程甲(Syllabus A)及课程乙(Syllabus B)。课程乙的程度较深,成绩评级则等同GCE O-Level水准。考试局并公布,课程甲C级成绩,则等同课程乙E级成绩,因此社会上亦普遍接受这两个英文课程的成绩关系(但课程甲的成绩不能衔接GCE O-Level)。一般而言,英文中学的考生全部皆会应考课程乙的课程。

2007年英国语文考试形式改革,2006年为最后一届分为课程甲(Syllabus A)及课程乙(Syllabus B),以致大部份学生为争取更佳成绩而选择较浅易的课程甲(Syllabus A)。

中文科考试改革

考评局于2005年5月宣布,2007年会考中国语文科评级方法会由以往的全常模参照(俗称「拉曲线」)改为水平参照(但5*级将保留常模参照)。考评局将取消26篇范文,给予各间学校老师设计合适学生程度的课程。换言之,2006年会是最后一年使用26篇范文设题考问学生。2006年或以前的课程总共有2卷,一为作文及语文运用,另一份是阅读理解和读本问题。改制后,学生需考5卷,卷1考核学生的阅读能力,卷2考写作,卷3考聆听能力,卷4考说话能力,卷5则是一综合能力考核。说话是有小组讨论和短讲。综合能力考核是要求考生聆听一段录音,以及阅读文字、图表的材料后,以写作方式完成指定任务。校内评估亦为新加入的环节,这是以在学校的阅读报告或参加语文朗诵活动等为评估的项目,占全科15%。评分方面以水平参照下,共分1至5*及U级,以5*级最高,U级最低。改革后的课程会在未来的中学文凭考试中继续使用。不过,考评局已经表明,在2006年毕业,欲于下一年度重考中国语文的考生,必须应考新课程。

英文科考试改革

2007年会考英国语文科考试会像中国语文科般,改以水平参照评级。试卷形式亦有所改动。在新制度下,卷一分A和B两部,两部分的主题一致,分别考核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卷二考聆听;卷三则考会话。会话考试有较大的改动,分为小组讨论(Group Discussion)和个人对答(Individual Response)。小组讨论有5分钟时间准备,较以往两分钟为多,要阅读的资料亦较多。个人对答则是新环节,要求就先前讨论的话题,对考官的一项提问作出一分钟的回应。校本评核(School-based Assessment)为新项目,学生在校时需对曾阅读的书籍或看过的片段或电影等写报告,以及回答老师的提问,老师会就学生的表现作出评核,分数占全科15%。不过,考评局已经表明,在2006年毕业,欲于下一年度重考英国语文科的考生,必须应考新课程。

未来展望

考评局考虑各考试科目加入校内评估一项,目的是希望减少学校为应付会考而特地操练学生。由2006年会考开始中国历史科、历史科引用校内评估机制取代实行前的公开考试多项选择题一卷。

新高中学制下的考试

香港考试及评核局将于2010年举行最后一届香港中学会考,与现存的香港高级程度会考合并为新高中学制下的香港中学文凭考试(Hong Kong Diploma of Secondary Education, HKDSE),第一届将于2012年应考。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0: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