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香港茶 |
释义 | 香港茶生长缓慢,是本地原产的常绿乔木。在1849年首次于太平山一个河谷中发现,当时只找到三株,其后以「香港茶」命名,现在还可以在太平山的丛林山谷中找到大量的香港茶。香港茶适宜生长于良好的土壤上及接近水源的岩石间,我们可以在城门标本林、香港动植物公园、西贡蕉坑自然教育中心等地方找到其踪影。香港野生山茶属植物品种丰富,共有11种。种子可用来制成肥皂、润滑油及润发油。 基本资料名字: 中文名称:香港茶 英文学名: Camellia hongkongensis 俗名 (中/英) (英) :Hong Kong Camellia 种属:藤黄科,乔木 形态特征高度 可达9米 叶性:常绿乔木 其他:全株植物光滑无毛 枝干:树干挺直,有甚多分枝於树干中上位置生出。 树皮:树皮光滑无毛。 叶:叶互生,单叶,呈椭圆形,长7至12厘米。 叶端尖锐,基部渐尖削,边全缘或有轻微锯齿。 叶面及叶背富光泽,叶面呈深绿色,叶脉不明显。 花: 花两性,整齐排列,於每年12月至翌年2月开花。 花粉红色至红色,无香味,有无数鲜黄色的雄蕊。 花单生,每朵直径约5厘米,由五枚略呈圆形、互相重叠的花瓣组成。 果 :坚硬圆形褐色蒴果,直径约3厘米。 成熟时裂开,放出无翅的种子。 辨别特征香港茶全株光滑无毛,于秋末至春天开花,花粉红色至红色,花冠外形像个圆圆的脸盆,花中心有无数鲜黄色的雄蕊,是本港唯一开红花的野生茶花,因而较易识别。香港茶的叶端尖锐,基部渐尖削,边全缘或有轻微锯齿,叶脉并不明显。 栽培繁殖1.香港茶母株选择选择当地肥壮、无病虫害、伞状丛生、枝条木质化一年生、直径3-5mm,叶不破伤的野生香港茶作母本。 2.苗圃选择与标准低海拔、地势平坦、向阳、背风、肥沃沙土、偏酸性(pH5-7)土壤、排灌方便,深翻30-40cm,耙平打碎,苗床高30cm,开沟宽20cm,深30cm,床面上铺一层细土,厚5cm,用多菌灵剂进行消毒一次。 3短粗扦插育苗3.1穗条剪口距腋芽3mm,留2片全叶,剪口平滑,茎皮不可破裂,以防损伤腋芽,下端与叶片平行剪,以利扦插,一枝穗条剪7一10个插穗。 3.2用生根粉(ABT) 1:100稀释液浸泡30min后,取出扦插。 3.3扦插密度:4 x 4cm、4 x 5cm、5 x 5cm,5 x 6cm等四种均可。以枝条较粗,密度稍大为宜。插人深度是穗长的1/2-2/3,叶片不沾土,浇足定根水。 3.4搭建遮荫棚:遮荫棚的材料用草帘或遮荫网等。遮光度前期控制60%一80%,中期30%一40%,相对湿度80%-85%。当真叶片长到5-6片时取掉遮荫棚,气温在10℃以下时需覆盖薄膜保温,但地膜要拱起与短穗保持一定空间。 3.5水肥管理:保持土壤湿度、不积水,后期湿度略低。当长出3-4片真叶时开始追肥,宜淡不宜浓,肥液不能沾在叶片上。 3.6防治病虫害:蚂蚁是扦插苗主要害虫,用扑虱灵喷打。草害用人工拔除。 3.7出苗标准:苗高25-30cm以上,可出苗栽培。 虫害防治夏秋季节由于气温高,气候干燥,茶园中产要发生的害虫是小绿叶蝉和螨类。 小绿叶蝉主要茶树芽叶,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一年发生10代以上;螨类中主要危害茶树的是茶橙瘿螨,一年发生20代。 防治方法有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 农业防治1.加强茶园管理,勤除杂草,增施追肥,使茶树生长健壮,增强茶树抗性; 2.对于种植皮过密、分枝细小稠密的茶树进行修剪,剪去被害枝条,减少养份消耗,有利于茶园通风透光,减少虫害繁衍。 药剂防治小绿叶蝉每平方米虫量超过15头,螨虫每平方厘米有虫口3-4头,就要及时使用农药了。防治小绿叶蝉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每亩用量20-30ml,稀释3000-4000倍,或2.5%鱼藤酮乳油,每亩150-250ml,稀释300-500倍液喷雾;防治茶橙瘿螨可用15%速螨酮乳油,每亩用量20-30ml,稀释3000-4000倍液喷雾;如果小绿叶蝉和茶橙瘿螨同时发生,可用2.5%天王星,每亩用量为12.5-25ml,稀释4000-6000倍液喷雾。喷药时根据小绿叶蝉和茶橙瘿螨个体小、群体大、繁殖力强、世代重叠,多栖息于叶背或茶丛内部叶片上的特点,施药时做到蓬面上下、内外都要喷到,喷施均匀。安全间隔期7天后方可采茶。 茶树的虫害防治(茶毒蛾)形态特征: 雌蛾体长约18毫米,翅展约30~40毫米;雄蛾体略小,体翅暗褐色至板栗黑色,前翅基部色深,外横线细黑弯曲,内烟有一较大远圆形的黄白色斑,翅尖有3条短黑斜纹,靠近中横线隐现有2条相互靠近的细黑曲线。后翅色稍浅,无线纹。腹部纵列有3~4个黑色毛丛。卵黄白色。近球形,顶部凹陷、成块状。成熟的幼虫体长23~36毫米,黑褐色,较细长多毛,腹部第一至第四节背面各有一对荤褐色毛束,第五节有一对白色较短的毛束,第八节背面有一对灰色毛束,向后斜伸。背中及体卿有红色纵线。蛹外有丝茧,棕褐色。 茶毒蛾的发生规律: 多数茶区 一年发生4代,以卵块附在茶树中下部老叶背面越冬。各代幼虫发生期分别为第一代在3月下旬~4月上旬,第二代在6月上旬~6月下旬,第三代在7月中旬~8月中旬,第四代在8月下旬~10月上旬初孵出的幼虫群集性强,2龄后逐渐分散为害。 防治方法: 1.发生严重的茶园每年11月至翌年4月,人工摘除卵块,逐园逐丛检查,发现叶背有黄色绒毛状的卵块,将其叶片摘除,在幼虫孵化前集中堆放在一个小盆中,小盆外再放一个大盆,大盆内放一些水并加入农药,放在茶园胎近,待茶毛虫及茶毒蛾孵化后爬出来,掉在药水中,即可将其杀死,而寄生蜂羽化后可飞回茶园消灭此类害虫。2.人工摘除各代初孵化出的幼虫,集中杀死,同时利用幼虫的假死性,将其震落捕杀。3.于成虫羽化初期在夜晚7~11时点灯诱杀即用100瓦电灯泡或汽油灯高悬于茶丛上,下面放一大盆水,滴入少量煤油,使成虫扑灯掉水而死。4.结合拼作深埋结茧虫蛹。5.生物农药防治,用天力ii号(0.12%的灭虫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稀释液,或每667平方米用白僵茵(每毫升含0.1亿~2亿个孢子)l千克兑水l00千克,或每667平方米用bT100亿孢子/克的菌粉50克兑水稀释2000倍喷洒。 6.化学防治在春茶结束后进行,用90%的敌百虫、35%的赛丹、25%的亚胺硫磷、50%的马拉硫磷、二溴磷、50%的杀螟松、50%的辛硫磷、80%的敌敌畏等l000~2000倍稀释液、2.5%的鱼藤精300倍稀释液、lO%的二氯苯醚菊酯、天皇星4000倍稀释液、20%的杀灭菊酯防治 。 同名餐厅还记得几年前,刚到香港工作没多久,就爱上这里的茶餐厅,爱它的酥皮菠萝包、香浓奶茶、西多士(烤面包)等数不清的港式茶点,虽然有朋友警告我,这类高热量的食品不要吃太多,但由于无论走到哪里,都会碰到茶餐厅,想不吃也很难。 平民化的西餐厅今天,在香港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茶餐厅,大约出现在半个世纪以前,当时英国殖民时期的香港,由于受西式生活习惯影响,一些港人开始喜欢喝西茶,但因为无法光顾这些专为外国人而设、收费高昂的西餐厅,因此出现了平民化的西餐厅,当时多被称为餐室或冰室,也就是现在茶餐厅的前身。 至于茶餐厅名称的来由,虽然莫衷一是,但或许与其招呼客人的一项特色有关:每当客人一坐下,伙计(侍应)便按人头端出清茶奉客。 茶餐厅之所以广受港人喜爱,除了上菜快速、物美价廉的原因外,主要还是因为它将西式饮茶的茶点改良成更符合港人的口味,因而出现所谓的港式茶餐,如港式叉烧炒意大利面,西式牛扒配中式炒饭等中西合璧的茶餐。 此外,勇于尝试的香港人,就连茶餐厅里的饮料也不放过,创造出无数结合中西饮品的港式饮料,除了众所皆知的半咖啡半奶茶的“鸳鸯奶茶”外,还有咸柠七(七喜Sprite汽水加柠檬片和盐)、姜七(姜汁加七喜Sprite汽水)等五花八门的饮料。 体会香港文化精神到了60年代,茶餐厅开始蓬勃发展,茶餐也从中式、西式,扩展到日式、泰式、马来式等无所不包,眼花缭乱的境界;几乎每家茶餐厅在其大同小异的餐单中,都有其独具创意又广受顾客欢迎的茶餐。难怪有人说,要研究香港文化和精神,就一定要到这里的茶餐厅体会。 这里的顾客,有的穿西装打领带,有的穿衬衫和拖鞋;有的谈生意、有的看报纸、有的聊天,他们不分阶层和男女老少,全都聚在这里共同享受自己喜爱的美食。 这些和港人生活密不可分,早已成为香港文化一部分的茶餐厅,自从大量出现在小说,电视剧以及饮食杂志的报道后,地位也从平民化餐厅跃升成为最具香港特色的餐厅,甚至成为当地旅游协会向外地推销香港时的卖点之一。 保留开业餐室模样具有50年以上历史的美都餐室和兰芳园,就是因为保留了开业以来未曾改变过的餐室模样,而吸引很多怀旧的港人和游客。 记得第一次到油麻地庙街的美都餐室用餐,是经由一名港友的介绍,得知这家香港少数仅存且具有悠久历史的茶餐厅,对来自外地的我而言,美都如此“港式”的一景一物,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餐室自开业以来就有的柚木隔板仍和旧式圆形白底黑字的时钟相伴着;挑高的天花板上,依旧挂着传统白色吊扇;二楼背对背而坐的卡位(雅座),仍旧倚着绿色铁窗,共同目睹窗外半个世纪以来的物换星移。 繁华一时的庙街,虽然船艇人家不复在,但美都餐室却依然门庭若市,除了街坊老顾客外,有愈来愈多的年轻人和游客慕“怀旧”之名而来。 美都第二代经营人王醒芬表示,当初只觉得应该保留该店自其父亲创店以来的所有一景一物,在许多媒体争相报道后,她觉得在变化万千的香港,更有必要保留美都背后所代表香港的一段历史。 和美都一样,具有悠久历史的兰芳园,因为保留了香港早期坐在街边用餐的“大牌(排)档”特色,以及丝袜奶茶创始店的称号而远近驰名。 传统金字招牌位在中环结志街的兰芳园茶餐厅,虽然四周楼宇愈建愈高,但兰芳园一直以餐厅自开业以来的原有风貌,迎接50多年来到此惠顾的新老顾客。在店内除了保留传统的茶餐外,更随着时代的变迁,研创出多款迎合现代港人口味的餐点。 “驰名丝袜靓奶茶,金牌秘制猪扒饱”是兰芳园的金字招牌,而许多初次听到丝袜奶茶之名的人,一定会好奇地问,真的是用丝袜来冲茶吗? 该餐厅第二代经营人林俊业解释,港式奶茶的制作其实大同小异,之所以叫丝袜奶茶,源于其母亲当年以亲手缝制的小布袋,取代当时常用的大布袋冲茶,冲完茶后的小布袋,由于外形和颜色看似丝袜,许多顾客因此给它取名为丝袜奶茶,因为味道特别香浓新鲜而广受大众喜爱。 创新茶餐款式兰芳园和美都餐室,虽然都在经营50多年后的今天,以保留了传统茶餐厅的原有风貌和风味而闻名,但兰芳园在第二代兄弟姊妹的共同经营下,不断创新茶餐款式,近来更以港人喜爱的“出前一丁”快熟面为底,再配以鸡扒、牛扒等8款不同口味的“全港首创捞丁系列”而声名大噪。 兰芳园除了美食之外,由于地近许多公司行号之便,每到用膳时间,在店外排队等候的人潮总是源源不断,即使两年前在原店的邻舍开了第二家分店,顾客仍旧大排长龙。 观光客慕名而来虽然在老店外仍保留的大牌(排)档位,已少有当地人光顾,但却成为许多观光客慕名而来的卖点之一。 70多岁的兰芳园创店者林老伯回忆说,当时港英政府以卫生为由,规定当时所有的街边小贩都得申请经营牌照以受监管,又因为在此进食的顾客个个挨着排排坐,“大牌(排)档”之名也由此而来。 林老伯无奈地表示,由于香港政府已停止发牌照给“大牌(排)档”业者,香港目前少数仅存的大牌(排)档,也将随着现有领牌人的老去而消逝。 大牌档即将成历史现在已成了半个香港人的我,虽然不太习惯坐在街边用餐,但总是建议来香港旅游的朋友,一定要试试这即将成为历史名词的大牌(排)档。 以前,我喜欢到茶餐厅用餐,是因为方便且物美价廉;现在,我更喜爱到茶餐厅,是因为在这里,不但能品尝到各具特色的平民化茶餐、更能观看这里的人生百态、体验这里兼容并畜、创意无限的香港精神。 地址资料: 美都餐室:(1950年开业)九龙庙街63号地下及1楼。 兰芳园:(1952年开业)香港中环结志街2号(总店)/4A-6号(分店)。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