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线上分
释义

基本介绍

是★高考考生报考志愿★时所要考虑的新近专业名词,在报考志愿时有很大作用和影响。

基本分类

分为院校“线上分”和考生“线上分”。

院校“线上分”

就是某院校调档线与其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差值。例如:河北省2005年文史类本科一批A的录取控制分数线为536分,其中北京大学文史类05年调档线为:613分,差值为77分(613-536=77),我们说北京大学05年文史类的“线上分”是:77分。

考生“线上分”

是指考生的总分与其所达到批次的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差值。例如:河北省某文史类考生05年总分为620分,高于本科一批A录取控制分数线84分(620-536=84),该考生的“线上分”为84分。

科学依据

高考试题每年难易不同,各批录取控制线随之上下浮动,遇到试题偏难的年份,考生整体分数下降,录取控制线就低,院校调档线总体下降,反之就高;而调档线和录取控制线的差值即“线上分”抵消了试题难易的影响,应始终保持一定的值。这就是为什么不用调档线而用“线上分”作参考的原因。在考生填报志愿均衡的条件下,一所院校的“线上分”应保持一定的值,这个值反映了该院校的实力及在人们心目中的认知度。

实际上院校“线上分”每年也在浮动,有时浮动的幅度还很大,这就是志愿报偏的情况,即通常所说的★大小年现象★。出现大小年的学校一般都是考生比较向往的学校,某一年填报该校的人数比计划招生数高出许多倍,直接结果是当年的录取分被抬得很高,这一年称之为大年。由于上一年录取分高,竞争异常激烈,使下年许多考生望而却步,不敢报考该校了,带来的结果是参与竞争的人少,录取分相应就降下来,我们将其称之为小年。如何规避大年,迎接小年也是报好志愿的主要目的之一。这种大小年现象从

院校“线上分”图表★中可直观看到。如能预测出小年,考生就可以凭借较少的分数而进入名气较高的学校。预测出大年,则可避免考生所填志愿“扎堆”而落榜的现象。

高考考生可以参考院校“线上分”曲线图,预测大小年,逐步缩小院校选择范围,报到理想的院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5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