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腺叶帚菊
释义

腺叶帚菊,菊科植物,多生于海拔600—1000米的路旁、溪边草地上或山谷疏林中。形态为亚灌木,高1—2米。枝圆柱形,密被短柔毛,叶互生,花冠管状,瘦果近纺锤形。

中文学名:腺叶帚菊

拉丁学名:Pertya pubescens Ling

别称:慧香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科:管状花亚科

族:帚菊木族

属:帚菊属

分布区域:国内分布于浙江、福建、江西、广东东北部

基本资料

【种中文名】:腺叶帚菊

【种拉丁名】:Pertya pubescens Ling

【种别名】 :"慧香(江西)

【科中文名】:菊科

【科拉丁名】:Compositae

【属中文名】:帚菊属

【属拉丁名】:Pertya

【国内分布】:产于浙江(衢县)、福建(福鼎、永春、连城)及江西(景德镇、新建、丰城)、广东东北部(大埔)。生于路旁、溪边草地上或山谷疏林中,海拔600—1000米。模式标本采自浙江衢县。

【海 拔】:600-1000

【命名来源】:[Contr.Inst,Bot.Nat.Acad.Peip 6: 32. 1948]

【中国植物志】:79:018

【系中文名】:三脉系

【系拉丁名】:Ser.Scandentes Ling in Contr

【组中文名】:帚菊组

【组拉丁名】:Sect.Pertya

【族中文名】:帚菊木族

【族拉丁名】:MUTISIEAE Cass.

【亚科中文名】:管状花亚科

【亚科拉丁名】:CARDUOIDEAE KITAM.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态特征

亚灌木,高1—2米。枝圆柱形,具细纵棱,常呈紫红色,密被短柔毛,节间长3—8厘米。叶互生,疏离,叶片纸质,阔卵形或卵形,长5—8厘米,宽4—7厘米,顶端短尖或钝,基部阔心形而具2浅耳,有时截平,边缘有疏离的针刺状尖齿,幼时两面被较密的短柔毛,下面还杂以亮褐色的球形小腺体,毛随叶长老而变硬,其在主脉上尤甚;基出脉3条,稀有5条,在下面明显凸起,小脉网状,网眼小,显著;叶柄长3—5毫米,少有达10毫米者,密被短柔毛,基部扩大,外侧鼓凸,内侧凹陷呈浅杯状,凹陷处有密被银白色绢毛的腋芽。头状花序无梗或具长约4毫米密被短柔毛的短梗,单生或2—3个于上部叶腋内复组成团伞花序,每一头状花序具花9—12朵;团伞花序梗长4—11毫米,密被短柔毛;总苞狭钟形,长11—13毫米,直径6—8毫米;总苞片7—8层,背部和边缘密被绢质柔毛,有纵纹,顶端钝或内层的略尖,外面数层小,阔卵形,长1—3毫米,宽0.8—2毫米,中间数层卵状长圆形至长圆形,长6—8毫米,宽2—3毫米,最内层线状长圆形,长9—10毫米,宽约1毫米;花托扁平,无毛,直约1毫米。花全部两性,花冠管状,长达18毫米,花冠管纤细,长约7—8毫米,檐部不等5深裂,裂片线形,长约为花冠管的2.4倍;雄蕊长伸出于花冠之外,花药长约9毫米,顶端突然收缩成芒尖头,基部具被毛的尾部。花柱长约18毫米,基部膨大成球状,花柱分枝短,略扁,顶端钝。瘦果近纺锤形,稍扁,背部微凸,具10棱,长5—6毫米,宽约2毫米,被贴生的绢毛。冠毛丰富,干时淡褐色,粗糙,长11—14毫米。花期7—10月。

与心叶帚菊的区别

本种的外形俨如心叶帚菊PertyacordifoliaMattf.,然而本种的头状花序有9—12花,总苞较宽,直径可达8毫米,叶顶端钝或短尖,幼时两面密被短柔毛,下面密杂以亮褐色的小腺点而与其显然有别。

产地分布

产于浙江(衢县)、福建(福鼎、永春、连城)及江西(景德镇、新建、丰城)、广东东北部(大埔)。生于路旁、溪边草地上或山谷疏林中,海拔600—1000米。模式标本采自浙江衢县。

参考文献

Pertya pubescens Ling in Contr.Inst,Bot.Nat.Acad.Peip.6:32.1948.——PertyO cordifolia Mattf.Var.Pubescens Ling in Contr.Bot.Surv.Northwest.Chinal(2):41.1939.

本系概述

Ser.ScandentesLinginContr,Inst.Bot.Nat.Acad.Peip.6:31.1948.叶较大,卵形至阔卵形,稀有在短枝上簇生的为椭圆形,边缘有多数锯齿,具明显的3条基出脉;头状花序顶生、腋生或生于短枝簇生叶丛中,单生或3—8复组成紧密的团伞花序或疏松的伞房花序;总苞片6—8层,多数。

本组概述

帚菊组Sect.Pertya—Macroclinidiumauct.Non(Maxim.)Makino:Beauverd1nBull.Soc.Bot.Gen6veser.2,1:386.1909.灌木或亚灌木,枝常有长枝和短枝之别;叶在长枝上的互生,在短枝上的簇生;花托通常无毛或罕有被极疏的柔毛。

本属概述

Sch.-Bip.InBonplandia10:109.1862;Benth.EtHook.F.Gen.P1.2:493.1873;O.Hoffm.InEnSl.etPrantl,Nat.Pfianzenfam.IV.5:340.1894.——MacroclinidiumMaxim.InBull.Acad.Imp.Sci.St.Petersb.15:375.1870;Benth.etHook.F.Gen.P1.2:493.1873.灌木、亚灌木或多年生草本。枝纤细,斜展呈帚状或罕有近攀援状,大部分有长枝和短枝之别。叶在长枝上的互生,在短枝上的数片簇生,然亦有无短枝而叶全为互生者,具柄,全缘、具疏粗齿或细齿。头状花序无梗或具长短不等的梗,腋生、顶生或生于簇生叶丛中,单生、双生、排成紧密的团伞花序或疏松的伞房花序,稀有作广展具叶的大圆锥花序式排列,盘状,全为两性能育的小花,少有雌雄异株者,每一头状花序通常有花数朵,稀有多达10—15花或少至1花;总苞钟形、狭钟形或圆筒状,总苞片少层至多层,覆瓦状排列,草质或近革质,外层极短,向内各层渐次较长,顶端常钝圆,少有短尖或刺尖状,背面多少被毛;花托小,平坦或蜂窝状,无毛或沿窝孔边缘密被长软毛;花冠管状,冠檐微扩大,5深裂,裂片狭而长,外卷;花药合生,顶端尖,基部箭形,具线形的长尾,仅1种其花药离生而基部无尾;花柱长,花柱分枝极短,外展,顶端钝。—瘦果圆柱形、倒卵形或倒锥形,顶端略收狭,基部渐狭,具5—10纵棱,被柔毛。冠毛为具细齿的糙毛,1层,白色、污白色至褐色。

24种,全分布于亚洲(日本有5种,阿富汗有2种,泰国仅1种)。我国有17种,1变种,分布很广,东起台湾,西至青海,北达甘肃、宁夏,南抵广东、广西及西南部的云南等省区。本属种类少,其分布范围亦狭。1900年,T.Makino(Bot.Mag.Tokyo14:144.)根据日本产的5个种将本属分为2个组[Sect.Pertya,Sect.Macroclinidium(Maxim.)Makino].嗣后,S.Kitamura(Journ.Jap.Bot.14:379-382.1938)和林镕(Contr.Inst.Bot.Nat.Acad.Peip.6:24.1948)均赞同T.Makino的分组概念。时至今日,本属的种类虽已增至24种,然而T.Makino的分组概念仍然是恰当的,故本志亦采用之。但是,Sect.Macroclinidium(Maxim.)Makino所包含的3个种皆为日本所特有,我国不产。

本族概述

Cass.InDict.Sci.Nat.8:395.1817,20:379,1821,32:462.1824,60:584.1830;Less.InLinnaea5:239.1830,Synops.Comp.93.1832;O.Hoffm.InEngl.EtPrantl,Nat.Pflanzenfam.IV.5:333.1894.草本或灌木,稀为乔木。叶互生。头状花序有异型小花,放射状或盘状,边缘小花雌性,中央小花两性,或头状花序仅有同型小花,小花全部两性或雌花和两性花(子房不育)异株;总苞片通常多层,覆瓦状排列,少有仅5枚而大小近相等者;花托平、微凸,少有凹陷,无托片;雌花花冠二唇形,外唇具舌片或否,顶端具3齿,内唇丝状2裂;两性花花冠二唇形,两侧对称或冠檐深5裂而辐射对称;花药基部箭形,具尖的长尾部,顶端常有附片;两性花的花柱分枝顶端截平、圆、钝,少有略尖。瘦果随不同的属、种而异。冠毛毛状或极少无冠毛。主要分布于美洲和非洲,次为亚洲东南部。O.Hoffmann将本族分为3个亚族,我国产的6个属分别隶于白菊木亚族(Subtrib.GochnatinaeO.Hoffm.)和大丁草亚族(Subtrib.GerberinaeO.Hoffm.)。

亚科概述

Kitam.inMem.Coll.SC.KyotoImp·Univ.Ser.B.12:5.1937.——Tubulifl0raeDC.,Prodr.5:8.1836;Endlicher,Gen.P1.356.1838;O.Hoffm.InEngl.U.Prantl.,Pflanzenfam.IV.5:118.1894.头状花序全部为同形两性的管状花,或有异形的小花,中央花非舌状;植物无乳汁。

本科概述

草本、亚灌木或灌木,稀为乔木。有时有乳汁管或树脂道。叶通常互生,稀对生或轮生,全缘或具齿或分裂,无托叶,或有时叶柄基部扩大成托叶状;花两性或单性,极少有单性异株,整齐或左右对称,五基数,少数或多数密集成头状花序或为短穗状花序,为1层或多层总苞片组成的总苞所围绕;头状花序单生或数个至多数排列成总状、聚伞状、伞房状或圆锥状;花序托平或凸起,具窝孔或无窝孔,无毛或有毛;具托片或无托片;萼片不发育,通常形成鳞片状、刚毛状或毛状的冠毛;花冠常辐射对称,管状,或左右对称,两唇形,或舌状;头状花序盘状或辐射状,有同形的小花,全部为管状花或舌状花,或有异形小花,即外围为雌花,舌状,中央为两性的管状花;雄蕊4—5个,着生于花冠管上,花药内向,合生成筒状,基部钝,锐尖,戟形或具尾;花柱上端两裂,花柱分枝上端有附器或无附器;子房下位,合生心皮2枚,l室,具1个直立的胚珠;果为不开裂的瘦果;种子无胚乳,具2个,稀1个子叶。

本科约有1000属,25000—30000种,广布于全世界,热带较少。我国约200余属,2000多种,产于全国各地。菊科种类繁多,许多种类富于经济价值,如莴苣、莴笋、茼蒿、菊芋等作蔬菜;向日葵、小葵子、苍耳的种子可榨油,供食用或工业用;橡胶草和银胶菊可提取橡胶;艾纳香可蒸馏制取冰片;红花或白花除虫菊为著名的杀虫剂;泽兰、紫菀、旋复花、天名精、茵陈蒿、艾、白术、苍术、牛蒡、红花、蒲公英等为重要的药用植物;此外,菊、翠菊、大丽菊、金光菊、金鸡菊以及许多种类,花美丽鲜艳供观赏,全世界各地庭园均有栽培。按照头状花序中小花的构造以及植物有无乳汁等特征,本科分为两个亚科和13个族。本卷内容包括管状花亚科CarduoideaeKitam.的斑鸠菊族Vernonieae、泽兰族Eupatorieae和紫菀族Astereae,38个属,共260余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