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现象学语文的思考与实践 |
释义 | 书籍简介书名:现象学语文的思考与实践 作者:梅培军 出书机构:北京时代弄潮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网络推广:个人出书网、老人出书网 媒体支持:时代文化出版社 合作宣传:时代教育出版社、时代文献出版社、时代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1月 版次:1版 开本:850×11681/32 纸张:胶版纸 包装:平装 作者简介梅培军,1983年1月生,贵州安顺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会员、中国教师写作研究中心成员,柳州市一中语文教师,民主教育的践行者,现象学教育的倡导者,率先提出“现象学语文”思想,提倡语文教学以“生活世界”和“学生体验”为出发点。主持科研课题2项,有多项成果获得自治区级以上奖励,有多篇论文在《语文建设》《中学语文》《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刊物上发表。 本书序文“现象学语文”的提出并非要进行一个理论的建构,理论永远是灰暗的坚冰,我心中的“现象学语文”则是鲜活的、原生态的,我更多的是用自己的语文感悟、感知的“在场”去践行它,我愿做一个践行者,而不是言说者。简而言之,所谓“现象学语文”就是真实、质朴、鲜活的语文,“现象学语文”在教学论的层次提倡语文教学以“生活世界”和“学生体验”为出发点,用文化还原法还原真实的语文。 整本小书包含了“语文人生”“教学思想”“教学实践”“文化语文”四个部分,从结构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大杂烩,那么所谓“现象学语文”则像是一个标签,但是这个标签正表明了我在教学实践、文化解析、文本解读等方面的一贯性,这个标签就可以成为一个标志了。尽管如此这本小书的出版,还是让我感到不安。但是回到个体,回到本真,回到在场,不再是宏大叙事,我也不需要宏大叙事,就像这个标签所提,它的意义在于“现象”,在于个体与个体产生的现象学。 感谢柳州一中,她是滋养我成长的土壤,感谢我的学生,我是与他们共同成长起来的,感谢才尚臣校长对我的关爱和支持,感谢我的恩师向丹为我作序并一直关注和支持着我,感谢我的妻子黄晓娟默默支持着我!这本小书是思考的见证,也是爱的见证! 书籍目录一、语文人生 二、教学思想 三、教学实践 四、文化语文 原文摘录………… 有一次我们谈到诺贝尔文学奖的问题,于是从鲁迅、老舍一直到北岛、顾城。这几人又不经意地进入了我的世界。当时买了鲁迅的散文集、杂文集和书信选,我和鲁迅有了特殊的神遇,我在旧书摊淘到了一套《鲁迅论文学与艺术》,如获至宝。后来我走上教学岗位写了一篇文章《鲁迅是怎样炼成的——兼论中学语文教学语境中的鲁迅形象》,这文章的根源就在这个时候。鲁迅的文风对我有一定的影响。 还有老舍中短篇小说集,特别爱《月牙儿》,后来又闯入了中国现代文学。再后来又进入了文学理论的漩涡,自以为在其中深潜往复,也乐得从容贪玩的情致。于是我从文学感性的世界中悄然激起了思辨的火花。最早阅读的是一位英国理论家所写的《小说家的技巧》,我已不记得那位理论家的姓名,我在网络上搜索也无所获,我想大抵不是一个重要的理论流派和理论家,但是他的逻辑力使我折服。然后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思想,那时便读了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材,这些使得我的思辨能力得到了极大的训练。经常写一些文艺评论的文章,每次周记中都要评论一些文学作品,每每都能得到语文老师的赞许。 当时对我影响较大的还有朱自清、泰戈尔,很喜欢朱自清的质朴的文风,也喜爱泰戈尔的清新的诗句。我既爱质朴清新,更加钟情鲁迅那种犀利干净、入木三分。 陈丹青在《笑谈大先生》中写了些俏皮的话,认为鲁迅“好看”并且“好玩”,我也有同样的感受。最早在散文集《野草》中读到《立论》,就已经觉得很“好玩”,那时我在读高中,我把它抄在了教室后面的墙报上,同学都以为是《故事会》上面的笑谈罢了,我告诉他们这是鲁迅的文章,他们都觉得很惊讶,最终还是半信半疑,直到我拿出了《鲁迅散文集》作为证据,他们才肯相信,于是有几个同学便在我的影响下开始读鲁迅,开始消解了一些先前对于鲁迅的厌恶。《立论》看起来也就是一个笑谈罢了,但是鲁迅用他独特的语气陈述出来,我真感到他是个好玩的大人!鲁迅在文字间沈潜往复,从容贪玩。鲁迅好玩的性情在杂文中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光是题目就特别的有意思,这个陈丹青也说过。《论“他妈的”》、《“揩油”》、《香汗与臭汗》、《“以眼还眼”》,这些文章是我特喜欢的,单看题目就知道这些都是来自生活世界的思考。后来在旧书摊上觅得了一套《鲁迅论文学与艺术》,编者的意图大抵是为鲁迅文学思想的研究提供资料的汇集,但是他哪里知道这些文字的“好玩”,鲁迅对于文学是用序、跋、记、忆、想、谈的方式来陈述的,鲁迅对于文学和写作的方式,陈丹青说的好:“文章的张力,是人格的张力,写作的维度,也是人格的维度——愤怒、但是同时好玩;深刻、然而精通游戏;挑衅、却随时自嘲,批判、却忽然话说回来……鲁迅作文,就是这样地在玩自己人格的维度与张力。” 而在我们中学时代所知道的不过是《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拿来主义》、《友邦惊诧论》,这些杂文都不足以见到鲁迅的“好玩”,所以我们都未能见到先生“好玩”的一面,久而久之便对鲁迅失去了兴趣,加上语文老师生硬的讲解,就对鲁迅产生了厌恶的情绪。幸而后来得到了一本《鲁迅杂文选集》,任由自己的兴致翻阅,渐渐觉得鲁迅是个善于调侃,是个有趣的人,后来又才知道这就是幽默与讽刺。大学时代模仿了先生的《航空救国三愿》写了一篇时政评论《阿富汗问题三愿》,模仿了鲁迅的调侃和好玩,文章发表在校刊上面,而且竟然有人慕名要来寻我,于是觉得自己似乎有了鲁迅的情结,沾染了鲁迅的风骨。当我教授鲁迅的文章时,我将我的经历一一叙述给学生听,他们竟也被我感染了。我想我是用我的真实的情感来理解鲁迅的。 鲁迅是一个偏执的狂人 “横眉冷对千夫指”这是鲁迅所说的“金刚怒目式”,金刚怒目的鲁迅是一个偏执的狂人。福柯把疯癫看作是一种文明的产物,疯癫的文化是悲剧的文化,范进中举就是一个疯癫的悲剧,然而鲁迅却是“狂”的文化。面对愚弱的国民,鲁迅不是一个居高临下的启蒙者,更多的像一个无助的狂人,他有思想者的孤独和无助,有时他也会狂躁不安,近于发狂抓狂。《狂人日记》不仅是对吃人的社会的深刻批判,也是他自身的心理映射。鲁迅的“狂”是一种自我放逐。在他冷峻好看的外表背后涌动着的是热情万丈又焦躁不安的心,好像力挽狂澜,又好像孤立无援,鲁迅曾引过裴多菲的诗“绝望之谓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这是鲁迅心理最真实的写照。当我作为语文老师去教授《〈呐喊〉自序》时,我没有塑造一个毅然弃医从文、忧国忧民的鲁迅形象。他们塑造了一个伟人,但是他们并不理解鲁迅。《〈呐喊〉自序》是鲁迅心灵的历史,“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你们读得出鲁迅的血泪么?在我们眼中鲁迅是个斗士,然后不过是在生人中叫喊的呐喊者,鲁迅的偏执源于他希望与绝望复杂交替纠缠的心灵。他对敌人偏执的恨,对于他所恨的人和事偏执,他恨他所恨。 ……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