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现代心理学:现代人研究自身问题的科学
释义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第3版 (2009年9月1日) 平装: 595页 正文语种: 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208086807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现代心理学:现代人研究自身问题的科学(第3版)》特色:1.《现代心理学:现代人研究自身问题的科学(第3版)》1991年春由台湾东华书局在台湾发行简体字版,同年冬即荣获新闻主管部门优良著作金鼎奖、优良图书金鼎奖及嘉新文化基金会优良图书等三项大奖,迄今已连续重印48次,销售总量超过156000册。1994年授权上海人民出版社在大陆地区发行简体字版,先后出过两个版本,迄今已连续重印25次,销售总量亦已近15万册。《现代心理学:现代人研究自身问题的科学(第3版)》已成为华人心理学界最受欢迎的专著。

2.由于常用的心理学定义“心理学是研究行为与心理历程的科学”在内涵上仍有争议,已有心理学家建议,将之改为“心理学是研究人性的科学”,藉收兼容并蓄之意。《现代心理学:现代人研究自身问题的科学(第3版)》之撰写即以此建议为取向。

3.为便于两岸三地读者阅读方便,《现代心理学:现代人研究自身问题的科学(第3版)》除授权上海人民出版社在大陆发行简体字版外,同时授权东华书局在台湾发行繁体字版。

4.海峡两岸心理学名词中同词异译者很多,异译之名词于正文内均并列于括号内,且分别编入书末索引,藉以减少读者的困难,而利于两岸学术文化交流。

5.遇有复杂概念不便在内文中详述者,增设补充讨论专栏或附加脚注,以利读者获得完整概念。

6.《现代心理学:现代人研究自身问题的科学(第3版)》采套色版,并采用大量精美插图,既有助于读者对内文理解,又可增加阅读兴趣。

7.G理学是理论兼实践的学科,理解知识意义并能在生活中实践,是阅读后的基本心得。惟《现代心理学:现代人研究自身问题的科学(第3版)》希望读者能将读后心得境界提升,从知识理解中启发智慧,在生活实践中领悟人生。启发智慧能助人独立求知,领悟人生可使人体验人生意义。

编辑推荐

《现代心理学:现代人研究自身问题的科学(第3版)》是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简介

张春兴,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士、硕士,美国夏威夷大学教育心理学硕士,美国俄勒冈大学哲学博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

经历

曾任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系讲师、副教授、教授兼系主任,台湾心理学会理事长,台湾心理卫生协会、教育学会、辅导学会理事。现任台湾师范大学终身职名誉教授及博士生导师,花莲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讲座,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吉林大学客座教授。

著作

已出版之心理学专著有:《现代心理学》(修订版,2005)、《张氏心理学辞典》(修订版,2005)、《心理学原理》(2003)、《心理学思想的流变》(2002)、《教育心理学——三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1996)、《教育的应为与难为》(1989)、《希望的追寻与挫折》(1985)、《成长中自我的探索》(1983)、《怎样突破读书困境》(1982)、“青年的烦恼与出路》(1979)、《教学的心理基础》(1974)等36种。另已发表专题论文160余篇。

心理与教育信念

一、心理科学异于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是研究物性的科学,物性即其天性,物性变化受自然法则支配:心理科学是研究人性的科学,人性异于天性,人性是天性与习性的的融合,人性中除少部分受自然法则支配外,多系由社会文化因素所决定。因此,今后国内心理科学的发展,宜放弃以往自然科学方法前提取向与西方文化移植取向,改采人性特质与本土文化取向,庶及可使心理科学的发展臻于学术独立境界。

二、基础教育的成败系于师资之良窳与家庭教养,政府虽无权为孩子选择好父母,但政府有责任为学生培养好老师:由理想的教师教出理想的学生,是学校教育成功的保证。

荣誉

1975年获台湾教育贡献六艺奖章;1977年获台湾新闻主管部门优良图书金鼎奖;

1986年获心理学会心理学贡献奖;1989年获台湾新闻主管部门优良著作与优良图书两项金鼎奖;1990年获教育年会教育贡献木铎奖;1991年获台湾新闻主管部门优良著作与优良图书两项金鼎奖;1991年获嘉新文化基金会优良著作奖;1995年获登美国马奎斯出版公司《世界社会科学名人录》;1998年获台湾行政主管部门两岸学术交流贡献奖;2000年获美国名人学院新世纪学术名人奖章;2000年获美国名人学院心理学成就奖;2005年获香港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国际优秀论文奖;2004年获登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世界名人录》;2004年获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优秀论文奖,并编入《中华优秀论文获奖精典文库》;2004年获北京时代学人文化研究院优秀论文一等奖,并编入《探索与成就》;2004年获北京三联创新管理科学研究院国际优秀论文创作成果奖;2005年获中华文化传媒出版社中国当代优秀学术成果奖,并编入中国文史出版社《中国学术大百科全书》;2005年获中国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首届中国改革开放优秀成果一等奖,并编入《中国改革开放优秀成果选》;2006年获中华文化信息协会编入《中华名人文论大全》;2006年获中国发展研究院首届国家创新论坛优秀成果一等奖;2006年获和谐中国系列丛书建构和谐社会经典文献特等奖;2006年获中国人才科学研究院国家重点人才创新学术研究特等奖,并编入《全国重点人才创新学术成果大典》;2008年获世界学术成果研究院百年学术成就特等奖(获奖档案号ZMX50809),并编入《世界知名学术名家学术成果获奖精选》等25项。

目录

重修版序

目次

第一章 对现代心理学的基本认识

第一节 从哲学心理学到科学心理学

第二节 科学心理学思想的演变

第三节 现代心理学研究主题及科目之分化

第四节 心理学的研究目的与方法

本章摘要

建议参考资料

第二章 行为与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第一节 生命的开始与遗传过程

第二节 神经系统与神经元

第三节 大脑半球的构造与功能

第四节 内分泌系统的构造与功能

本章摘要

建议参考资料

第三章 感觉与知觉

第一节 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第二节 心理物理学的感觉研究

第三节 感觉历程

第四节 知觉历程

第五节 超感知觉

本章摘要

建议参考资料

第四章 意识与意识状态

第一节 意识的性质与特征

第二节 睡眠与做梦

第三节 改变意识状态的催眠与静坐

第四节 改变意识状态的药物效应

本章摘要

建议参考资料

第五章 学习历程

第一节 学习的性质

第二节 经典条件作用

第三节 操作条件作用

第四节 认知学习

本章摘要

建议参考资料

第六章 记忆乙与遗忘

第一节 记个乙是学习心理问题的核心

第二节 记忆研究的讯息处理取向

第三节 感觉记个乙与短期记个一

第四节 长期记忆

本章摘要

建议参考资料

第七章 思维与问题索解

第一节 思维的性质及其构成要素

第二节 推理历程

第三节 问题索解

第四节 判断与决策

第五节 创造思维

本章摘要

建议参考资料

第八章 生命全程的身心发展

第一节 对身心发展的基本认识

第二节 心理发展的重要理论

第三节 生命开始到儿童期的身心发展

第四节 青年期到成年期的身心发展

本章摘要

建议参考资料

第九章 动机与情绪

第一节 动机的性质

第二节 生理性动机与心理性动机

第三节 动机理论

第四节 情绪的性质

第五节 情绪理论

本章摘要

建议参考资料

第十章 智力与智力测验

第一节 智力与智力测验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智力测验的发展

第三节 智力理论

第四节 天性与教养对智力的影响

本章摘要

建议参考资料

第十一章 人格与人格测验

第一节 精神分析取向的人格理论

第二节 特质取向的人格理论

第三节 人本主义取向的人格理论

第四节 认知一行为取向的人格理论

第五节 人格测验

本章摘要

建议参考资料

第十二章 社会心理

第一节 社会认知

第二节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第三节 社会互动

第四节 团体行为

本章摘要

建议参考资料

第十三章 心理异常及其成因

第一节 心理异常的意义与类别

第二节 情绪异常

第三节 社会异常

第四节 精神异常

本章摘要

建议参考资料

第十四章 心理治疗

第一节 领悟治疗

第二节 行动治疗

第三节 团体治疗

第四节 生理医药治疗

第五节 心理治疗的评价

本章摘要

建议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索引

(一)汉英对照

(二)英汉对照

序言

本书初版由台湾东华书局于1991年4月发行。问世后敷及半年,即荣获嘉新文化基金会优良著作奖;继而在同年底再获新闻主管部门优良著作及优良图书两项金鼎奖,创一书连获三奖之先例。本书初版发行后随即授权上海人民出版社发行简体字版,广受心理学界欢迎,不旋踵即为两岸三地大专院校心理学系及相关科系开设心理学课程者广为采用教学用书;销售盛况十多年来迄不衰退,至今仅在台湾之繁体字版即已连续重印至四十八次。

鉴于心理科学之快速发展,两年前即已兴起重行修订本书之意念,因而广泛搜集近十多年来出版的新书,并浏览晚近心理科学领域内的新问题、新理论、新研究以及新方法,先行分析探讨,然后针对国内因社会变迁而产生的心理学需要,着手进行重修工作;首先拟订了以下三个方向。

第一,端正心理科学的研究取向在古代,对自然界物性变化与对人世间人性变化的研究,同属哲学范畴。到16世纪时,对自然界物性变化的研究先行脱离哲学而独立,成为自然科学。对人性变化的研究则是在19世纪之末,追随自然科学成功的脚步,采取自然科学中与人性较为接近的生物科学为榜样,企图将心理学科学化,成为自然科学的一支。生物科学所研究的生物,均系有生命的个体,在本性上,同类生物有两点共同特征:其一,同类生物的生活变化相类似;例如,同类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的方式相似。其二,生物学家根据同类生物生活变化研究所建构的理论相似;例如,属于同类惧寒但不能随季节变化而迁徙的动物都会采用冬眠方式过冬。在理论解释上,一般均系采取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视为历经数万年的演化,使其在种族遗传上形成了适应环境的特殊能力。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3:2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