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现代新儒学 |
释义 | 现代新儒学20世纪20年代产生,以接续儒学“道统”为己任,服膺宋明理学,力图客观而同情地理解传统儒学,并以此为基础来吸纳融合西学,以谋求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出路的一个学术思想流派. 现代新儒学的自我定位:儒学的第三期 儒学的三期(牟宗三提出): 第一期:先秦至东汉末年 第二期:宋明理学,重点是“内圣” 第三期:现代新儒学,重点是从儒学的内在目的性开出“新外王”,即科学和民主。基本框架是“内圣而开出新外王” “新儒学”的概念原来指相对于孔孟“原儒”的宋明理学(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现代新儒学发展的三代: 关于现代新儒学的发展及其代表人物的划分,有不少说法,其中刘述先先生的“三代四群”说比较合理。 第一代第一群: 梁漱溟 熊十力 马一浮 张君劢 第二群: 冯友兰(新理学) 贺麟(新心学)钱穆 方东美 第二代第三群:唐君毅 牟宗三 徐复观 第三代第四群:余英时 刘述先 成中英 杜维明 《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我们对中国学术研究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前途之共同认识》“四君子”牟宗三 徐复观 张君劢 唐君毅 合撰,海外当代新儒学的思想大纲 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具体环节和努力方向:1.直接面对现代欧美东亚工业文明的挑战,在这些文化中传播生根,然后才能回到中国,及“从纽约经东京到北京” 2.与西方思想家进行平等公开的对话 3.从超越的层次,从社会政治经济的层次,从深度理学的层次向西方学习,主要是以基督教为代表的宗教传统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 现代新儒学的历史使命: 回应双重困境 1.走出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困境 2.推动世界文化走出工业文明带来的“人的意义的失落”的困境 现代新儒学的四大论题1.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化 2.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 3.中国文化的宗教性内涵 4.直觉思维方式。要超越逻辑,扫除概念,排斥分析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