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 |
释义 | 图书信息(一)基本信息书名:现代科学技术概论 ISBN:781045519 作者:赵祖华编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定价:12 页数:319 出版日期:1999-2-1 版次: 1 开本:32开 包装:平装 简介本书回顾了科学技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介绍了现代自然科学和高技术的各个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以及发展的特点与趋势,分析了现代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论述了知识经济的来临及我们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最后概述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本书作为普及现代科学技术基本知识的教材,适合非理工科大学生及一般干部阅读,也是社会青年走进科学技术殿堂的向导。 目录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基本概念1 一、科学是什么1 二、自然科学的特征和属性2 三、什么是技术3 四、技术的特征和属性4 五、科学和技术的关系6 第二节 用现代科技知识武装青年7 第二章 科学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 古代科学技术的起源与形成11 一、古代科学技术的起源11 二、古代科学技术的形成13 第二节 近代科学技术的兴起和发22 一、近代科学技术的背景22 二、近代 主要成就与特点25 三、近代技术的形成、发展与特点37 第三章 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第一节 物理学革命及其影响48 一、物理学革命的北景48 二、物理学革命的历程53 三、物理学革命的意义62 第二节 现代物理学的深入发展63 一、对物质精微结构的探索63 二、重核裂变与轻核聚变66 三、基本粒子的研究71 第三节 20世纪化学的重大成就75 一、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学75 二、现代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77 三、现代化学结构理论和化学键概念80 四、晶体结构的测定及胰岛素的合成82 第四节 现代生命科学的重要进展及其前景84 一、遗传学的进展84 二、分子生物的奇迹88 三、对生命活动的再认识与改造生物的新技术93 第五节 20世纪天文学和地质学的进展95 一、20世纪天文学的重要进展95 二、20世纪地质学的重要进展101 第六节 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105 一、控制论的建立及其应用105 二、信息论与信息科学的形成与发展109 三、系统论与系统科学114 第七节 复杂性问题和非线性科学120 第八节 现代自然科学发展的特点与趋势122 一、学研究纵深化122 二、科学发展加速化123 三、科学知识整体化125 四、科学活动整体化128 五、科学交流国际化129 第四章 当代高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第一节 高技术简介132 一、高技术概述132 二、高技术产生和发展的北景136 三、高技术的社会影响141 第二节 微电子与信息技术144 一、微电子技术144 二、计算机技术147 三、信息技术154 第三节 生物技术165 一、生物技术的特点165 二、遗传工程167 三、细胞工程170 四、酶工程175 五、发酵工程176 六、生物技术的发展177 第四节 新材料技术179 一、材料技术的发展与理论研究179 二、新材料技术的特点180 三、金属材料182 四、高分子合成材料183 五、无机非金属材料185 六、复合材料187 七、超导材料188 八、新材料技术的竞争189 第五节 新能源技术190 一、能源结构的变化191 二、煤炭能源191 三、原子能192 四、其它能源197 第六节 航天技术201 一、航天技术的历史和应用202 二、三大支柱技术204 三、航天技术展望和中国状况211 第七节 光电子技术213 一、光电子技术的原理213 二、激光器技术214 第八节 高技术发展的特点与趋势226 一、技术形态的科学化226 二、技术结构的整体化228 三、技术手段的智能化229 四、技术变革的加速化231 五、技术活动的社会化233 六、技术作用的普遍化235 第五章 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一节 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237 一、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37 二、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241 三、科技进步是经济结构变革的动力245 第二节 科学技术进步与社会变革252 一、科技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动力252 二、科技推动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257 第三节 科学技术进步与可持续发展263 一、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263 二、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267 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72 四、科技进步与可持续发展275 第六章 知识经济与科教兴国 第一节 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278 一、知识经济概念的形成278 二、知识经济的内涵284 三、知识经济的产业结构286 四、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289 五、知识经济和新增长理论297 六、国家科学系统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300 第二节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304 一、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的背景304 二、科教兴国战略的内涵和任务311 三、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312 图书信息(二)基本信息书名:现代科学技术概论 图书编号:1220239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定价:11.5 ISBN:730503747 作者:林德宏 出版日期:2003-05-01 版次:1 开本:32开 简介本书是高等学校小学教育专业课教材,内容包括科学技术观、现代自然科学概论、高技术概论、人、自然与社会等。 目录第一章 科学技术观 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性质与功能 一、科学技术的性质 二、科学技术的功能 第二节 科技技术的历史 一、古代科学技术 二、16-18世纪的科学技术 三、19世纪的科学技术 第三节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 一、现代科学技术的加速化 二、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化 三、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化 第四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一、马克思: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二、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三、知识经济与高科技 第二章 现代自然科学概论 第一节 现代数学 第二节 现代物理学 第三节 现代天文学与地球科学 第四节 现代生命科学 第五节 系统科学 第三章 高技术概论 第一节 高技术的含义与特征 第二节 信息技术 第三节 生物技术 第四节 新材料技术 第五节 新能源技术 第六节 空间技术 第七节 海洋技术 第八节 高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 第四章 人、自然与社会 第一节 人口与人力资源 第二节 自然资源与环境 第三节 现代科学技术与文化 第四节 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图书信息3书名:科学技术概论 ISBN:704006528 作者:胡显章/曾国屏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定价:22.1 页数:336 出版日期:1998-6-1 版次:1 开本:16开 包装:精装 简介:本书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是为提高文管类大学生的科学素质而编写的全书从近代科技发展史、现代自然科学基本内容、高科技领域的状况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影响四个方面,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以及包含在科技发展过程中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注重“以论带史、展望未来”,注意文理之间的结合。系统性强且重点突出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本书可作为文管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其他专业和社会读者阅读。 目录: 第一编 近代科学技术 第一章 近代自然科学的初步发展 §1.1 科学革命的突破 §1.2 经典力学的奠基 §1.3 近代科学的第一次大综合 §1.4 其他学科的初步发展 §1.5 近代科学方法 第二章 第一次产业革命、技术革命和科学中心的转移 §2.1 英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 §2.2 法国的产业革命和科学的兴衰 第三章 近代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 §3.1 天地演化的研究 §3.2 物理学的进展 §3.3 化学上的成就 §3.4 生物学的飞跃 第四章 第二次产业革命 §4.1 德国的崛起 §4.2 美国的崛起 第二编 现代自然科学 第五章 物理学革命及其影响 §5.1 相对论 §5.2 量子力学 §5.3 现代化学理论的发展 第六章 宇观世界探索 §6.1 人类宇宙观的演化 §6.2 宇宙观测与大爆炸宇宙学的发展 §6.3 星系的起源和演化 §6.4 标志恒星一生的赫罗图 §6.5 太阳和太阳系的起源 第七章 深入微观世界和追求物质统一性 §7.1 穷究物质结构之谜 §7.2 物质的微观层次结构及其规律 §7.3 现代科学对世界统一性的追求 第八章 地球系统科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 §8.1 地球系统科学 §8.2 生态学 §8.3 环境科学 第九章 生命科学与智能探索 §9.1 现代生命科学 §9.2 生命的起源 §9.3 人类的起源及其智力的发展 §9.4 人工智能 第十章 系统科学与探索复杂性 §10.1 一般系统论 §10.2 控制论与信息论 §10.3 自组织、非线性与探索复杂性 第三编 当代高技术 第十一章 当代高技术的崛起及其特点 §11.1 高技术的定义 §11.2 当代高技术的崛起 §11.3 高技术的特点 §11.4 高技术产业 第十二章 计算机技术 §12.1 历史的源流 §12.2 计算机时代的开始 §12.3 从第二代到第四代 §12.4 个人计算机的出现 §12.5 走向人工智能 §12.6 因特网冲击波 第十三章 生物技术 §13.1 生物技术释义 §13.2 酶工程与发酵工程 §13.3 细胞工程 §13.4 基因工程 第十四章 新材料、新能源技术 §14.1 不断发展的新材料技术 §14.2 新能源概述 §14.3 核能的开发与利用 §14.4 可再生能源 第十五章 海洋技术与空间技术 §15.1 方兴未艾的海洋技术 §15.2 海洋探测技术 §15.3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15.4 空间与空间技术 §15.5 运载火箭 §15.6 人造地球卫星 §15.7 载人航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