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现代骨科学 |
释义 | 基本信息书 名: 现代骨科学 作 者: 陈峥嵘 主编 出 版 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5-1 I S B N : 9787309061741 定 价: ¥180.00 内容简介现代科学的全面发展,促进了医学的发展,也促进了骨外科学的发展。尤其是近20年来,与骨外科学相关的一些边缘学科的发展,特别是材料学、影像学和工艺学等学科的日新月异,直接促进了骨科学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使骨科学这一专业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交通意外、工业和建筑业事故、各种自然灾害、战争以及运动伤所造成的高能量、复杂创伤越来越多,因此骨科专业医师队伍的素质也就更显重要。当前我国北京、上海等一些大中城市的三级医院骨科医疗技术水平基本已和国际同步,绝大多数的市、县级医院都已经成立了独立的骨科科室。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实力、医疗技术较为先进、庞大的现代骨科专业医师队伍。 在全国骨科医师水平普遍提高和各种手术疗法广泛开展的同时,手术并发症的增加、手术指征的扩大化以及术后疗效不理想等问题也逐渐增多。如何避免上述问题,使其尽可能少的出现,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骨科专业医师的技术和理论素质。我们编写这本《现代骨科学》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在这方面起点作用。 作者简介: 陈峥嵘,1966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医疗系本科。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骨科专业30余年。曾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理事、上海市医学会创伤专科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外科学会委员、国际矫形外科学会会员(SICOT)国际脊柱微创学会会员、《中华创伤杂志》中文及中英文版副总编辑。2002年主译出版大型专著《O'Connor关节镜外科学》。担任专著《周围神经损伤基础与临床研究》、《内窥镜学》、《外科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副主编。参加《实用外科学》、《临床外科学》、《脊柱创伤外科学》、《实用骨科手册》等10余本医学专著的编写。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论文15篇,培养硕士生、博士生30余名,博士后1名。 1994年获德国DAAD奖学金资助赴德国慕尼黑理工大学医学中心作访问学者。回国后致力于显微外科在骨科中的应用,在“游离带血管腓骨修复治疗四肢骨关节肿瘤”的临床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1992年率先在国内开展经皮穿刺椎间盘关节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与上海市科教电影制片厂联台摄制了该项专题的科教片。 自20世纪80年代起随陈中伟院士从事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基础研究,作为第二完成人参与了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1项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的工作。90年代以后从事组织工程软骨、组织工程神经构建的研究。以第一申请人获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市科委重大项目基金资助。并先后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上海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1996年协助陈中伟院士完成了世界首例前臂再造手指控制的多自由度电子假手的临床工作。 图书目录第一篇 绪论 第二篇 骨科基础理论 第三篇 骨科临床基础 第四篇 创伤骨科 第五篇 微创骨科 第六篇 显微外科在骨科中的应用 第七篇 脊柱疾病 第八篇 骨与软组织肿瘤 第九篇 骨与关节感染性疾病 第十篇 非创伤性骨与关节疾病 第十一篇 代谢性骨病 第十二篇 神经外科 第十三篇 运动医学新进展 第十四篇 骨科的康复医学 第十五篇 骨科常见问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