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显宗
释义

佛教的宗派之一,亦可以教称为“显教”,其中字义微有差别,于今日则即一词。

简介

此名为密宗根据自己的教判,将与之相区别的佛教诸派别称为“显宗”,即和密宗“秘密之宗”相分别的“显了之宗”。从密宗教理上说,即是由因向果施设,不重密呪修行的诸宗总称。

根据情况,有时候“显宗”可包括小乘,有时则不包括。

用例

辽·觉苑《大日经义释演密钞》卷2(《万续藏》第二十三册)

今此宗等者,谓此秘密宗中也。对彼称此,谓彼显宗之中,具足六义,都名一“薄伽梵”更无别义。

藏传佛教(包括密宗和显宗)基本保存了印度佛教的基本形态,如果说有什么特点的话,就是藏传佛教是大乘和小乘兼修.

藏传佛教的理论可以这样概括,藏传佛教认为人想成佛是没有其他简单途径的.唯一正确的方法就是照释迦牟尼佛的方法去做.也就是释迦牟尼佛怎么做就应怎么做.因此藏传佛教提出"身口意"的修炼方法.

所谓"身口意"的修炼方法是指,如果你在身体上,言语上和思想上都能做到和释迦牟尼佛一样了,那么你就一定能够成佛.这就是藏传佛教思想的核心.

藏传佛教中的密宗和显宗在一致坚持"身口意"修行方式的前提下,有一个主要的差别.这个差别在于如何达到"身口意"与佛相同的途径上.

显宗认为只要按照那些公诸于世的佛经去做就可以了.所以显宗主张公开宣道弘法.显宗被称为显宗也是因为他们的这个观点.

而密宗认为要想达到到"身口意"除了公开的佛教以外,还有一套秘密的方法,没有人传授密法修行很难达到"身口意".所以密宗强调传承、真言、密咒和灌顶.

这就是密宗和显宗的区别.

详细介绍

修持方式

十方如来内证的功德境界,正是「不可思议」,不能用心灵去思考这个境界有多高,亦不能用说话来议论这个境界有多深,即使用尽人世间的思维及语言,亦不能说明及描述这个境界于万一,只能说到这个境界相似接近之处,这个不可思议之境界,就是如来的秘密。

「显宗」的修持方式,尤其是「净土宗」,一般都以诵念经文、礼拜忏悔,及持念佛菩萨的名号或真言为主;而「密宗」的修持方法,主要是以身之行为─以双手交结印契、语之行为─以口持念陀罗尼、意之行为─以意念思维观想佛菩萨之形象为主。诸佛菩萨的内证功德秘密,以身体的部分来说,表现于外在者,即是手印;在语言的部分来说,发乎于外在者,就是陀罗尼;在意念的部分来说,表现于外在者,就是其清净庄严之报身相好。佛菩萨生生世世在意念上发起宏大的誓愿为利益众生而修行,这些在意念思维中所发起的愿力,若通过精进修持,永不言退的话,因缘成熟,果报显现发乎于外在者,就是佛菩萨的「三十二种大丈夫相」、「八十种报身上的庄严形态」。

诸佛菩萨的三种内证功德秘密,就是「身密」、「语密」、「意密」,亦即是「手印」、「真言」及「观想」。凡夫若学习圣者之「三密」,停止了其平时生命运作中之「三业」─身体、语言及意念上之善、恶与不善不恶行为,昼夜不舍地精勤修持,则可立转因地凡夫之身心,而成就果地圣者之阶位。虽然在性质上来说,修持「三密」仍属于善性行为,但这些善性之业,却与世间上一般人所做的善业大大不同,皆因密乘行者在修持「三密」之时,能够获得诸佛菩萨的加庇及摄持之功德力。此种功德力用除了能开发修行者的内在佛性功德,使修行者的身心逐渐转化成佛菩萨的身心之外,还能摄持修行者使其不会退失菩提心及永远皈依于正道上。密宗的「加持力」,并不是像一般人所理解成的「替人驱邪或治鬼」之一种外在神秘力量,虽然密乘行者在其精勤修持期间都会获得。此种力量之来源,亦是随着修行而得到如来加庇,久而久之,此种力量便会积存于修行者的灵身之中。

在显宗来说,虽没有特别强调「三密」的修持方法及力用,但当一位「净土宗」的修行者在念经或念佛之时,其身体亦停止了造作世间的业,可说是已交结了最普通的印契;其口中在念诵经文或佛号已是「语密」;若其意念集中而不分散,专注在当下修持的一刹那,亦可说是一种「意密」了。所以在密宗的角度来说,显宗亦具备了密乘行者所修持之普通层次之「三密」,因为每位佛菩萨或金刚明王及诸天护法圣者,都有与其特定相应相通之「印契」、「真言」及「观想」等等方法。若对显宗而言,这些便是比较特定而又进一步的「三密」修行形式,这点亦是「显宗」与「密宗」在修行模式上最大不同的地方,亦是「密宗」的特有修持方式。

修行人

「显宗」的修行人亦持念真言咒语,但真言咒语在学理上则属于「密宗」的范畴;「密宗」的修行人亦有诵经礼忏,但诵经礼忏在学理上却属于「显宗」的范畴。但是不论你持念真言亦或诵经礼忏,你所觉醒及证得的内在境界同是「不可思议」、同是「秘密」,只有你自己及佛菩萨明白了解,没有修持的人却不能共享。

十方如来的内证功德秘密境界,唯佛与佛方能完全通达了悟,这个「不可思议」之证境却没有宗派之分。宗派由人而立,由人去分,以方便行者能专一修行,但一切宗派所产生的负面效果,就是由人而起的派系之争。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绝对没有宗派之分,而且亦包含佛教以外的一切正邪宗派。为甚么邪教如来亦护念之?因为善人若一念行恶,死后亦堕地狱;若恶人有一念之善,死后亦生天堂,善恶正邪由凡夫去分别、去定义、去界限,善恶正邪亦只在一念之间。而佛心平等,恶人行善,如来亦必当护念之,藉此一念之善因正业,救拔其出脱苦轮,佛法的伟大之处,如来的平等慈悲心,尽都展现在凡界的善恶业当中。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7:5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