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咸淳府 |
释义 | 咸淳府,宋代二级行政区划名,属夔州路,治所设在临江县(今重庆市忠县),领五县:临江、垫江、南宾、丰都、龙渠。 《方舆胜览》卷六十一载:“咸淳府,唐改为忠州,又为南滨郡,复为忠州,隶荆南。皇朝(指宋朝)隶夔路。咸淳元年(1265年)八月旨,系今上潜藩之地升为咸淳府,今领县五,治临江”。据同书,咸淳府所领五县为:临江、垫江、南宾、丰都、龙渠。 沿革秦属巴郡, 西汉置临江县; 唐朝贞观八年(634)唐置忠州。据《太平寰宇记》:“以巴臣蔓子,及巴郡守严颜,并著忠烈而名。”据《元和郡县志》:“以地边巴徼,取怀忠信之意。” 南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年),宋理宗的儿子赵禥被封于忠州,号为忠王,建官邸于忠州城东长江中的皇华洲。 咸淳元年(1265年)八月,忠王赵禥即位为宋度宗,即升忠州为咸淳府,并迁府治于皇华洲(皇华城)。咸淳府隶属夔州路,治临江,领五县:临江、垫江、南宾、丰都、龙渠。 元朝复为忠州,1913年更名忠县。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