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纤维混凝土 |
释义 | 概述纤维混凝土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纤维和水泥基料(水泥石、砂浆或混凝土)组成的复合材料的统称。水泥石、砂浆与混凝土的主要缺点是:抗拉强度低、极限延伸率小、性脆,加入抗拉强度高、极限延伸率大、抗碱性好的纤维,可以克服这些缺点。 所用纤维按其材料性质可分为:①金属纤维。如钢纤维(钢纤维混凝土)、不锈钢纤维(适用于耐热混凝土)。②无机纤维。主要有天然矿物纤维(温石棉、青石棉、铁石棉等)和人造矿物纤维(抗碱玻璃纤维及抗碱矿棉等碳纤维)。③有机纤维。主要有合成纤维(聚乙烯、聚丙烯、聚乙烯醇、尼龙、芳族聚酰亚胺等)和植物纤维(西沙尔麻、龙舌兰等),合成纤维混凝土不宜使用于高于60℃的热环境中。 目前发展起来的的纤维增强混凝土,应用最广泛是指钢纤维增强混凝土、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和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前者在国内已经制成高强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100-110MPa,抗弯强度也接近15MPa,抗冲击强度为普通混凝土的3.6-6.3倍。 纤维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虽有许多优点,但毕竟代替不了钢筋混凝土。人们开始在配有钢筋的混凝土中掺加纤维,使其成为钢筋-纤维复合混凝土,这又为纤维混凝土的应用开发了一条新途径。 钢纤维混凝土在混凝土拌合物中,掺入适量的钢纤维,可配成一种既可浇筑又可喷射的特种混凝土,这种钢纤维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钢纤维混凝土抗拉、抗弯强度及耐磨、耐冲击、耐疲劳、韧性和抗裂、抗爆等性能可得到提高。因为大量很细的钢纤维均匀地分散在混凝土中,与混凝土接触的面积很大,因而,在所有的方向,都使混凝土强度得到提高,大大改善了混凝土的各项性能。 1、钢纤维的基本要求 (1)钢纤维的强度 钢筋纤维混凝土破坏时,发现往往是钢纤维被拉断,这不是因为钢纤维抗拉强度不足,而是因为其韧性不足造成的。因此,要提高其韧性。如果材料通过淬火或其他急冷硬化方法获得,尽管其抗拉强度较高。但质地较脆,在搅拌过程中易被折断,反而会降低强化效果。因此,只要不是易脆断的钢材,通常强度较高的纤维可满足要求。一般钢纤维的抗拉强度不得低于380MPa 。当工程有特殊要求时,钢纤维抗拉强度要由需方根据技术与经济条件提出。 (2)钢纤维的尺寸和形状 钢纤维的尺寸,主要由强化特性和施工难易性决定。钢纤维如太粗或太短,其强化特性差,如过细或过长,则在搅拌时容易结团。为了增强钢纤维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常采用增大表面积或将纤维表面加工成凹凸形状,按外形可为平直形、波浪形、压痕形、扭曲形、端钧形、大头形等。按横截面可为圆形、矩形、月牙形及不规则形等。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聚丙烯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有两种不同的方式:连接网片和短切纤维。聚丙烯纤维的主要优点是良好的抗碱性和化学稳定性,有较高的溶点,且原材料价格低廉。 纤维混凝土的作用制造纤维混凝土主要使用具有一定长径比(即纤维的长度与直径的比值)的短纤维。但有时也使用长纤维(如玻璃纤维无捻粗纱、聚丙烯纤化薄膜)或纤维制品(如玻璃纤维网格布、玻璃纤维毡)。其抗拉极限强度可提高30~50%。 纤维在纤维混凝土中的主要作用,在于限制在外力作用下水泥基料中裂缝的扩展。在受荷(拉、弯)初期,当配料合适并掺有适宜的高效减水剂时,水泥基料与纤维共同承受外力,而前者是外力的主要承受者;当基料发生开裂后,横跨裂缝的纤维成为外力的主要承受者。 若纤维的体积掺量大于某一临界值,整个复合材料可继续承受较高的荷载并产生较大的变形,直到纤维被拉断或纤维从基料中被拨出,以致复合材料破坏。 与普通混凝土相比,纤维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拉与抗弯极限强度,尤以韧性提高的幅度为大。 纤维混凝土设计和使用方法请参考现行《纤维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