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仙林街道 |
释义 | 概况仙林街道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办事处驻原仙林农牧场场部。面积23.17平方千米,人口95000人。辖1个社区:仙林新村。 仙林街道紧紧围绕“携手创新、促进和谐”的主题,以社区为宣传主阵地,集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更新科普宣传手段与方法,增强了科普宣传的吸引力和有效性。街道科协不断拓展宣传范围,大力普及防震减灾、科技创新政策、知识产权及健康养生等知识,并充分利用科普画廊、科普展板等宣传设施,展出节能减排、防震自救、专利申请等系列挂图,进一步促进公众科学素质、社区文明程度的提升 历史沿革仙林街道组建于2004年9月,位于南京仙林新市区,东以九乡河河道中心线为界,与栖霞街道接壤,南与江宁区汤山街道(原麒麟镇)相接,西与马群街道和玄武区玄武湖街道相邻,北以312国道中心线为界,与栖霞街道和尧化街道相连,辖区与仙林大学城相迭。行政区域面积23.17平方公里,下辖3个社区居委会。11家商品房小区,高等院校12所,知名中小学5所,常住人口2.2万余人,在校生约12.8万人。 1959年10月,南京农场由东流迁至仙林,市政府将仙林作为建立发展副食品的生产基地。1962年仙林农牧场成立,实行场带队的体制。1993年仙林农牧场与美国亚兰湾公司合作开发,成立南京亚东实业有限公司。2002年3月,仙林划归栖霞区领导,更名为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农牧场,同年实施整建制拆迁,为大学城建设拉开框架。2004年9月,仙林街道办事处挂牌成立,仙林农牧场由区政府委托仙林街道代管。2005年3月,仙林农牧场进行改制,当年8月,改制基本结束,成立仙林农牧场托管中心,负责农牧场遗留问题处理。仙林地区作为仙林大学城的发源地,无论是在农垦时代作为农牧业生产的重要基地,还是在改革开放年代成为亚东房地产和仙林大学城开发的试验区,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光辉业绩。 社会与经济仙林街道不涉工不涉农,主要服务于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街道坚持大学城开发建设到哪里,街道的服务保障就跟踪到哪里。目前区内已建成上百万平方米的中高档公寓和别墅区,主要有金陵家天下、仙鹤山庄、沁兰雅筑、听泉山庄、咏梅山庄、东方天郡、赛世香樟园、亚东城、尚东城、栖园等。区内已进驻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应天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圣经专科学校、南京市劳动技师学院等12所高等院校。 街道经济在白手起家的基础上,实现了三年三大步,2007年迈入亿元街道行列,财政总收入达1.69亿元。过去的2009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在房地产拐点后的销售滑波和国际金融风暴的不利影响下,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信心,克难攻坚,真抓实干,多方争取,除财税指标外,圆满完成了区委、区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亿元,完成区政府年度任务(2.7亿)66.55%,缺口9046万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4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68.44%,缺口6456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注册合同外资8500万美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21.43%;实际使用外资8500万美元,超额完成4500万美元,完成目标任务的212.50%;新发展个体工商户160 户,新发展私营企业50家。 发展前景服务驻地高校和居民群众,文明和谐的新仙林建设逐年得到提升。城市管理是街道的生命线,“市容属地化、执法联动化”的城市管理创新模式在全区推广。仙林街道上下凝心聚力,正在为建设“仙林人引以为豪,全市人民最向往、最安全、最适合人居的新市区”的目标而努力奋进。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