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仙鹤湾风光带
释义

仙鹤湾园林风光带地处泰兴市区中心,南北狭长,绵延数里。明末清初的嘉树园、原广福寺洗钵池、奎阁、泮池、大成殿、古延令村、原泰兴人民公园、朱东润故居、小南海等景点均在区内;亭廊台阁交错在绿树青竹、鲜花丛中;仙鹤风光,具有迷人的魅力。

由来

2001年6月,泰兴市建设局因时而动,建议保留修缮奎文阁及其周边景观,并南伸北延,建设仙鹤湾风光带。此建议得到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经过讨论,很快下达文件批准拆除原泰兴人民公园,建设仙鹤湾风光带,同时易地建设新的泰兴公园。2002年1月,仙鹤湾风光带设计方案经公示修改后付诸实施。2003年2月1日(农历羊年春节),仙鹤湾风光带基本建成并局部对外开放。

仙鹤湾因鹤得名,鹤聚水湾,喻意吉祥。 仙鹤湾风光带北起鼓楼东路“笔字架”古牌楼,南止国庆东路,南北长约290米,东西最宽处约110米,以内城河为中轴线,呈狭长带状,总用地面积约2?7万平方米。仙鹤湾风光带在设计上充分考虑现代市民的行为特点,满足市民对现代城市景观多方位休闲游览功能的要求;充分利用水体特性,再造自然景观,满足市民亲近自然、亲近水体的天性;尊重历史人文风貌,强化历史人文内涵,满足市民对本地人文怀旧的心理。

分布

仙鹤湾风光带总体上分为四区一带一线,即历史人文区、中心功能造景区、滨河休闲过渡区、人口集散区,以及外环休闲景观步行带和水上游览线。四个景区沿水上游览线串联而成。信步仙鹤湾,可以享受移步换景的乐趣。

仙鹤胜迹。仙鹤胜迹牌楼位于风光带最南端,高10?68米,基部、斗拱料质分别为花岗岩块石和楠木,整体设计采用苏扬古典园林风格。楼顶为仿古灰筒瓦,古朴自然、端庄秀丽;牌楼上部雕刻有“二龙戏珠”、“松鹤祥云”、“鲤鱼跳龙门”等图案,做工考究。牌楼立楹联一副,由泰兴籍书法家、南京艺术学院教授陈仲明书写,上联“仙鹤胜迹知是何年图画”,下联“延令佳境尽归此处楼台”。横匾“仙鹤胜迹”四字是市建设局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撷选的,献名者为泰州市规划局局长丁亚(时任泰兴市政府办公室主任),书写者是中国著名书法家巴根汝。“仙鹤胜迹”四字堪称巴老的绝笔之作,对泰兴人民而言,弥足珍贵。

湖石假山。位于风光带入口处,合“开门见山”之意。假山由来自安徽巢湖的湖石堆积而成,用石料500吨。山上建一亭,端坐亭中,环视四周,尽揽风景;假山垂一幕瀑布,取意“高山流水”;山下有蜿蜒山洞和临水观景平台,山清水秀,山水相连,构思精妙;山前立石一块,上书毛体“江山如此多娇”,题写者为江苏省国画院院长赵绪成。

喷雾广场。位于湖石假山对岸。喷雾池面积100平方米,含100个喷头,喷出的雾气富含氧气和负离子,在阳光照射下,可见彩虹高挂,若隐若现,煞是好看。广场周围有圆亭、回廊,供游人小憩。

百鹤字碑。碑廊位于风光带中部,下沉朝东,傍水而建。碑体采用印度红花岗岩石料,基部用蘑菇石衬托,高94厘米,南北总长36米。碑名题写者为江苏省省长助理陈宝田(时任中共泰州市委书记),100个不同风格的“鹤”字由12位泰兴籍或曾在泰兴工作过的获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资格的书法家泼墨挥写而成。碑跋由市建设局立。

古牌楼、奎文阁、鲲化池。据《泰兴县志》载,古牌楼始建于南宋文宗绍兴年间,元末毁于兵火,明洪武三年(1370年)故址重建。古牌楼又称“笔字架”,概其形似一笔搁于架上;横批“金声玉振”,题写者为泰兴籍书法家、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长、浙江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王冬龄;东西两侧牌坊分别叫“礼门”、“义路”。奎文阁又名文昌阁,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后乾隆二十年(1755年)、二十八年(1763年)两次修缮。阁基甚高,共两层,外呈六角形,中祀魁星,故又称魁星阁。鲲化池建于明代隆庆元年(1567年),半圆形水池,直径38?57米,块石砌筑,池周围装有石栏,雕有精美图案。此次仙鹤湾风光带建设将这些历史文物一并修缮,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基本恢复了历史原貌。夕阳西下,远观一楼一阁一池,真不由让人顿生“雕栏玉砌今犹在”的感慨。

隆盛拱桥。隆盛桥古已有之,具体建于何年、毁于何年不详,原址大体位于今隆盛巷东尽头。重建隆盛拱桥,祁愿泰兴昌隆盛达。拱桥造型设计借鉴于扬州瘦西湖二十四桥的风格,钢筋混凝土结构,上部用砖石砌筑,外轮廓舒展流畅、古朴典雅。明月夜,站在桥上,栏杆拍遍,恰似置身诗画境界。

古洗钵池。泰兴城内古时有座广福寺,遗址在今泰兴国际大酒店东部。始建于唐光化二年(899年),为著名禅林。因寺旧有弥勒、慈氏、文殊、大悲、普贤、释迦、地藏、观音、罗汉、吉祥等十院,故又名十院寺。寺后有池曰洗钵池,为神僧法响洗钵处。传说他能将斋钵翻转洗涤,法响又称伏虎禅师。唐时泰兴地界尚有虎害。法响设斋召虎,虎至而顺伏不动,法响以杖击其背和腿。虎受到惩罚,从此虎患绝迹。如今,洗钵池之名尚在,但其池已经湮没。2003年3月12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程允贤、李念祖(泰兴籍)联合创作的伏虎禅师塑像由北京运抵泰兴。洗钵池作为风光带的后续工程将于近期重建,届时,泰兴人可以在仙鹤湾追寻这一神奇传说。

古典建筑。仙鹤湾风光带建设过程中,设计者工于谋划,将房地产开发融入园林建设,使得古典建筑成为仙鹤湾风光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古典建筑群的建设者也没有因为工程造价高而降低对建筑品位的要求,在建筑的立面、进退、配色等方面严格把关,精益求精,细化每一个节点,力求不落俗套,使得古典建筑群成为仙鹤湾风光带精致的衬景。而住在古典建筑里的人,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他们在充分享受推窗看景的同时,有时又可能一不小心成为“看风景人”诗句里的主角。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5:5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