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先生王斗
释义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先生王斗》

【作品出处】战国策

【作品年代】战国时代

【文学体裁】记叙文

作品提要

古代君臣之间的关系虽然不象后世那样森严,大臣对君王可以直言无忌。但在这种良好的语言环境下,说话也是需要技巧的。

作品原文

先生王斗造门而欲见齐宣王,宣王使谒者延入。王斗曰:“斗趋见王为好势,王趋见斗为好士,于王何如?”使者复还报。王曰:“先生徐之,寡人请从。”宣王因趋而迎之于门,与入,曰:“寡人奉先君之宗庙,守社稷,闻先生直言正谏不讳。”王斗对曰:“王闻之过。斗生于乱世,事乱君,焉敢直言正谏。”宣王忿然作色,不说。

有间,王斗曰:“昔先君桓公所好者五,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天子受籍,立为大伯。今王有四焉。”宣王说,曰:“寡人愚陋,守齐国,惟恐失?之,焉能有四焉?”王斗曰:“否。先君好马,王亦好马。先君好狗,王亦好狗。先君好酒,王亦好酒。先君好色,王亦好色。先君好士,是王不好士。”宣王曰:“当今之世无士,寡人何好?”王斗曰:“世无骐麟?耳,王驷已备矣。世无东郭逡、庐氏之狗,王之走狗已具矣。世无毛嫱、西施,王宫已充矣。王亦不好士也,何患无士?”王曰:“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王斗曰:“王之忧国爱民,不若王爱尺?也。”王曰:“何谓也?”王斗曰:“王使人为冠,不使左右便辟而使工者何也?为能之也。今王治齐,非左右便辟无使也,臣故曰不如爱尺?也。”

宣王谢曰:“寡人有罪国家。”于是举士五人任官,齐国大治。

作品译文

王斗先生登门造访,求见宣王。宣王吩咐侍者接人。王斗说:“我赶上前去见大王是趋炎附势,而大王主动来见我,则是求贤礼士,不知大王意思怎样?”侍者回报。宣王赶紧说:“先生慢行,寡人亲自来迎接!”于是快步前去迎见王斗入宫。宣王说:“寡人不才,有幸得以事奉先王宗庙,管理社稷,我平时听说先生进谏不避讳而说真话。”王斗回答说:“大王听错了,我生于乱世,侍奉(事奉)昏君,怎么能直说真话?”宣王极为不快,不禁忿然作色。

过了一会儿,王斗说:“先主桓公,有五样爱好,后来九合诸侯,匡扶周室,周天子赐给封地,承认他为诸侯领袖。现在大王有四种爱好与先主相同。”宣王高兴的说:“寡人才识疏浅,治国安邦还担心力有不及,又怎能有先主的四样爱好?”王斗说:“当然有。先主喜欢马,王也喜欢马;先主喜欢狗,王也喜欢狗;先主喜欢喝酒,王也喜欢喝酒;先君好色,王也好色;先主喜欢有才能的人,而大王却不喜欢有才能的人。”宣王说:“当今世上没有优秀的人才,寡人如何喜爱他们?”王斗说:“当世没有麒麟这样的骏马,卢氏那样的良犬,大王的马匹、猎狗已经够多的了;当世没有毛嫱、西施一类的美女,可大王的后宫都已充足。大王只是不喜欢贤士而已,哪里是因为当世无贤士?”宣王说:“寡人忧国忧民,心底里就盼望聘得贤士共治齐国。”王斗进一步说:“臣以为大王忧国忧民远不如爱惜一尺绉纱。”宣王问道:“此话怎讲?”回答说:“大王做帽子,不用身边的人而请工匠制作,为什么?是因为他们会做帽子。可是现在大王治理齐国,不问才德,非亲不用,所以我私下认为在大王心中,国家社稷不过一尺绉纱。”

宣王顿悟,谢罪道:“寡人于国有罪。”于是,推举五位贤士任职,齐国因而大治。

作品评析

对居于上位的统治者进言,一定要在气势上压倒对方、也一定要找到一个可以压倒他的事物来折服他。对于齐宣王而言,九合诸侯的先主齐桓公是他不能不折服的,王斗用先主与宣王作类比,找到了两者不同之处、也即宣王的不足之处。有齐桓公的光辉形象与功业在那里,宣王能不承认错误、反省和改正自己吗?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8: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