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先秦宋国 |
释义 | 先秦宋国是指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宋国,国君子姓,位于现在河南商丘一带。西周时期,周公旦平定管蔡武庚叛乱后,成王封微子于商族发祥地商丘,即为宋国,公爵。公元前286年,齐愍王发兵灭宋。 简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商朝灭亡。周公旦平定管蔡武庚叛乱后,成王封微子于商族发祥地商丘,即为宋国,公爵。宋国的疆域最大时包括河南东北部、江苏西北部、安徽北部、山东西南部。 历代国君微子启下传七代到宋厉公。 厉公杀死哥哥炀公即位并说:“该继承愍公的是我”。 厉公去世,儿子釐公即位。 釐公在位28年去世,儿子惠公即位。 惠公在位30年去世,儿子哀公即位。 哀公即位1年去世,儿子戴公即位。 戴公即位34年去世,儿子武公即位。 武公即位18年去世,儿子宣公即位。 宣公即位19年,患了重病,他并没有把君位让给他的儿子殇公而是让给了自己贤明的弟弟穆公。不久,宣公逝世了,穆公应宣公的要求即位。这一年是公元前728年。 穆公在位9年去世,临终前把君位让给了宣公的儿子殇公。 殇公喜好战争,在位十年中就发生了11次战争,人民苦不堪言,于是重臣华督在公元前710年杀了殇公而从郑国迎立穆公儿子庄公。 庄公在位19年去世,儿子愍公即位。 愍公九年(公元前682年)愍公被南宫长万怒杀,弟弟桓公即位。 桓公在位31年去世,儿子襄公即位。 襄公八年(公元前643年)齐桓公去世,其儿子争夺君位。齐公子昭逃亡宋国。襄公妄图接续齐桓公霸业便联合曹、卫、邾三国攻齐。四国联军攻占了齐都临淄,立公子昭为齐孝公。襄公立了齐孝公又不顾公子目夷的劝阻决定在鹿地与齐、鲁、楚会盟称霸。不料楚成王不同意襄公称霸。襄公发怒,在十三年(公元前638年)发兵讨伐楚盟国郑国。楚国带兵援救与宋军战于泓水。襄公再次不听公子目夷的良言,自诩“仁义之师”而不趁战机攻楚。结果宋军大败,襄公受伤,于第二年夏去世。 襄公去世,儿子成公即位。成公四年(公元前633年)楚成王再次攻宋。成公向晋文公求救。五年(公元前632年)初晋楚会战于城濮,晋军胜,宋国之围解。这场战役奠定了晋国的称霸。 成公在位17年去世,儿子昭公即位。 昭公暴虐,在位第9年(公元前611年)大臣杀死他立了他的弟弟文公。 文公、共公、平公时,华元专政,宋公室衰微。 文公在位22年去世,儿子共公即位。 共公在位13年去世,儿子平公即位。 平公在位44年去世,儿子元公即位。 元公在位15年去世,儿子景公即位。景公爱护百姓,发展军力,十分贤德,因而宋国再次强盛起来。景公三十年(公元前487年)宋灭曹。 景公在位65年去世,其侄孙昭公攻打景公太子自立为君。 昭公在位47年去世,儿子悼公即位。 悼公在位8年去世,儿子休公即位。 休公在位26年去世。儿子桓侯即位,即宋后桓公。 桓侯在位13年,戴剔成废掉宋桓侯而自立,即宋剔成君。 剔成在位41年被弟弟偃杀死,偃即位为君。 君偃初年,对内修王政,讲仁义,迁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对外发展武力,连续击败齐、魏、楚,并灭掉滕国。十一年(公元前317年),君偃自称为王,从此沉湎享乐,暴政不断。诸侯皆称“桀宋”。 四十三年(公元前286年),齐愍王发兵灭宋,君偃死在魏国。 宋立国761年,共26世,32君。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