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先秦乱
释义

基本信息

出版社: 陕西出版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1月1日)

平装: 197页

正文语种: 汉语

开本: 16

ISBN: 9787224091977

作者:陈君

陈某少时,求学交大,专攻机械,堪堪毕业,弃;从业网络,初窥门径,又卖电脑;发达不成,转业电子;后几年,重回机械,混迹机电一体之间,号机械业电子专家兼电子业机械专家;终大彻悟,奋笔疾书,作《先秦乱》,自娱自得,不亦快哉!

内容简介

《先秦乱》内容简介:

本书从三皇五帝的远古时代开始讲述,一直写到了秦始皇统一天下为止,具体就是约公元前4500年到公元前221年这段时间。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十几万字的一本书就讲述了一半,所以读者看《先秦乱》是一件很合算的事情。

本书的写作手法,基本是依据时间这根主线,串联起一个个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这样读者看起来可以轻松一些。 有一点可以保证的,我没有丝毫的胡编乱造。所有的文字都是有史书为依据的,所以我写的也应该是正史。

我居然也能写正史,真是件很得意的事情。所以还在写的过程中,我就已经很满足了。如果大家也看的高兴,对于我就是杠上开花的快乐。

编辑推荐

《先秦乱》:

荷马史诗般的壮阔里

跳动着中华民族顽皮的童年

你知道哪些趣事吗?

超级追星族威烈王、背黑锅的赵盾、中大彩的晋悼公、拿智伯头骨做夜壶的小心眼赵襄子……

有这些人搅局,想不好玩都难!

目录

(约前30世纪初一约前21世纪初)·三皇五帝

(约前2070一前1600)·夏

(前1600一前1046)·殷商

(前1046一前256)·周朝的建立

(前1046一前771)·西周

周公辅政

穆王立法

国家共和(前841)

西周的灭亡

(前770一约前475)·春秋

东周的开始

齐桓公出场

管仲

齐鲁的关系

晋国的变乱

夷吾

管仲齐桓公之死

搞笑的宋襄公

重耳

晋文公称霸

崤山之战

秦缪公称霸西戎

一鸣惊人

背黑锅的赵盾

赵氏孤儿

颠倒众生的夏姬

楚晋争霸

晋齐之战

中大彩的晋悼公

崔杼弑庄公

司马穰苴

弭兵之盟

孔子与老子

流浪的孔子

楚平王

伍子胥

专诸和要离

孙武

吴楚之战

吴越的仇恨

卧薪尝胆

勾践复仇

齐国的内乱

扁鹊

(约前475一前256)·战国

范蠡

三国分晋

鲁班和量子

超级追星族的礼物

豫让和聂政

李悝变法

吴起

战国的混战

齐威王发威

商鞅

商鞅变法

围魏救赵

“鬼谷学校”

苏秦

张仪

越国的衰亡

合纵

合纵后的苏秦

连横

子之代燕

秦并蜀、周分裂

张仪的骗术

张仪的巧舌

庄子

孟子

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之死

楚怀王

乐教灭齐

田单夏国

赵国的名将

远交近攻的范雎

长平之战

邯郸之战

鲁仲连

四大公子

周的灭亡和栗腹伐赵

吕不韦的生意

都江堰和郑国渠

秦王赢政

荀子、李斯和韩非

战国最后的插曲

韩、赵的灭亡

荆轲刺秦王

席卷天下

天下归一

夏商周断代年表·附

序言

历史有一种天然的厚重,不论是出于何种目的,重重包裹的历史不由得人不产生敬畏之情。由“敬”到“畏”再到敬而远之,渐渐演变成了事实上现在与过去的隔膜。在传统的知识学习方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的经验说曾经是历史立身的根本,据说有了这个前车之鉴可以少走一些弯路,即所谓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可是在实践中人们却发现,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儿。不仅没有完全一样的前事供你参考,甚至连类似的情形都难得遇上,经验说看起来是越来越不大灵光。最明显的例子是晚清以来当面临强悍而又完全不讲道理的强盗时,我们才发现历史经验完全无济于事;而在今天,很多人认为我不知道三皇五帝、不清楚秦皇汉武、不明白孔子庄子又有什么关系呢?——于是它的作用变得有些虚无缥缈,有兴趣爱好的人把它当职业,前卫时髦的人对它不屑一顾,更多的人把它当作可有可无的故事。

然而,追忆似乎是人的本能,且不说人年龄大了以后常常会情不自禁地说“当年……”,就是小孩子也会时不时地说出“以前……”,而这种个体的本能汇聚起来就变成了民族文化心理的组成部分,没有人能够超越于它之上。历史之所以存在,并不是因为某几个人对讲述过去的事情感兴趣到了不可遏制的地步,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现实需要。

不论过去的事情对今天是否有直接的价值或帮助,它都在实际中影响着人们的言行,它的间接作用从来都没有消失。尽管语言方式发生了改变,但传统智慧可以说是从来没有离开过人们的存在。

文摘

帝喾死后挚继了位,“不善”。不知道是怎么个不善法,古文的缺陷就是太简洁。弟弟放勋被立为帝,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好皇帝尧。

“皇帝”这个称呼是后来才有的,当时只叫“帝”。但是为了行文方便,所以就提前拿出来用用。

尧做皇帝时,“百姓昭明,合和万国”,也就是建了个和谐社会的意思。

尧安排羲、和两家兄弟搞了些天文历法的工作。

这不是务虚,天文历法对农业是很重要的。所以为了表示重要性,尧还想再专门安排一个领导。

他征询大家的意见时,一个叫放齐的马屁精立刻说:“你的儿子丹朱思想就很开明嘛。”

尧立刻干净利落地说:“不成器的东西,不用。”

又有一个叫谨兜的推荐了共工,尧也不同意。

野史中共工这位仁兄曾经怒触不周山,害得我们到现在还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大河向东流,星星往西走。看来人品也好不到哪里去。

做事的已经有了,有没有领导问题其实也不大,所以第一个问题没解决,尧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现在到处是洪水,派谁去治?

大家都说鲧可以,尧又不同意。

大家被驳得多了,知道不坚持的话,讨论就是个形式,于是硬着头皮说:“你不用他怎么知道他不行呢?”

尧说不出反驳的道理,只好给大家个面子答应了。

领导就是领导,看人看得准,真理也真的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后来鲧治水治了九年,还是个烂摊子。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3:0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