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夏日三首
释义

作品名称:夏日三首

创作年代:北宋

作品出处:柯山集

文学体裁:七律

作者:张耒

简介

夏日三首(其一)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

[注释](1)檐牙:屋檐如牙齿一般。(2)蝶衣:蝴蝶的翅膀。 晒粉:蝴蝶的翅膀上多粉。(3)落落:稀疏的样子。(4)嘈嘈:杂乱的声音。

[译文]夏日昼长,江村风日清丽,屋檐上栖息着许多小燕雀,羽翼都已长成。蝴蝶展翅停在午间的花枝上,在晴朗的天气里,蜘蛛在屋角悠然织网。月光照射在疏疏落落的帘子上,斜倚枕上,听着潺潺溪水声。久已花白的头发如今像霜雪一般白了,一直想做个樵夫或渔翁混过这一生!

赏析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本诗通过夏日午夜燕雀、蝴蝶、蜘蛛等意象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清净、安宁的生活的喜爱。抒发了诗人 淡泊名利、厌恶世俗,想要归隐田园的情怀。

(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环境的“清”?

首联、颔联以燕雀、蝴蝶、蜘蛛等动景反衬乡村的清净;颈联月影、溪水动静结合从侧面烘托了夏夜的清静,全诗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巧妙地从侧面写出了环境之“清”。

(3)颈联中“邀”、“纳”二字极为传神,请简要分析。

“邀”字是拟人手法,把月光写得很有情味,晃动的月影好像是疏帘请来的一样;“纳”字展开想象,化虚为实,溪声好像可以用虚枕装起来一样。

附加: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对乡间生活的一种由衷的赞许,写出了诗人悠闲的生活,希望就这样一直过着这种隐居生活到老,借而表达了诗人对繁华世界的反感,不与世间相争的高洁。

2、 作者通过写燕雀、蝶、蛛网的动来衬托出乡村生活的恬静,使得乡村生活生意盎然,充满情趣。乡村整体的闹,恰恰是表明了他们祥和的写照。

3、“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表达作者的心已经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了,心已静。这首诗表现出诗人对月影、溪声的喜爱之情、清闲的心境以及归隐村野、终老乡间的愿望。

夏日三首(其二)

黄帘翠幕断飞蝇,午影当轩睡未兴。

枕稳海鱼鑴紫石,扇凉山雪画青缯。

廊阴日转雕栏树,坐冷风生玉碗冰。

满案诗书尘蠹甚,故应疏懒过炎蒸。

夏日三首(其三)

枣径瓜畦经雨凉,白衫乌帽野人装。

幽花避日房房敛,翠树含风叶叶香。

养拙久拚藏姓氏,致身安事巧文章。

汉庭卿相皆豪俊,不遇何妨白发郎。

作者介绍

张耒,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因其仪观甚伟,魁梧逾常,所以人复称其“肥仙”。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殁于政和四年(1114),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4:2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