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夏日登易氏万卷楼用唐韵 |
释义 | 作品名称:夏日登易氏万卷楼用唐韵 创作年代:明朝 文学体裁:七言诗 作者:王守仁 基本信息【作品名称】夏日登易氏万卷楼用唐韵 【创作年代】明朝 【作者姓名】王守仁 【文学体裁】七言诗 作品原文夏日登易氏万卷楼用唐韵① 高楼六月自生寒,沓嶂峰回拥碧阑。 久客已忘非故土,此身兼喜是闲官。 幽花傍晚烟初暝,深树新晴雨未干。 极目海天家万里②,风尘关塞欲归难③。 作品注释①易氏万卷楼:明代贵阳人易贵建的藏书楼,已无存。用唐韵:用唐人诗的韵。 ②家万里:远隔万里的家乡。 ③关塞:关防。泛指山河。此处当指道路。 作品译文高高的万卷楼上六月里也透出寒意,楼外山峰连绵簇拥着碧色的楼栏。 客居太久已忘记这里并非家乡,高兴的是自己只是一个清闲的小官。 高雅清淡的花在傍晚的烟霭里也显得幽暗,天刚放晴远处的树林里雨水却没有干。 远远眺望海天相隔的万里家乡,道路上风起尘扬想回去是多么的艰难。 作品简析这首诗在对景物进行描写的同时,抒发了对家乡思念之情。从全诗来看,诗人写物景是虚,写心景是实,把写景物与写心情交织在一起,感慨深遥,连绵的山峰、傍晚的烟霭、骤雨初晴后的树林,这些景物在客居异乡的“闲官”眼里,非但没有心旷神怡的感觉,反而勾起对家乡的思念,于是,极目万里之外的家乡,倍增愁怅。这首诗初读似觉平淡,细品却能体会到情景交融十分自然,殊无刻意雕琢的痕迹,显示出诗人得心应手的纯熟技巧。 作者简介王守仁(1472~1529),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二十八岁参加礼部会试,名列前茅,中了进士,授兵部主事。1506年(明武宗正德元年),因反对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1517年(正德十二年),江西、广东等地爆发民乱,王守仁被朝廷重新启用,并平定了宁王等叛乱,立下赫赫战功。王守仁不但武功非凡,他也是著名的儒学大师,著有《传习录》等重要的著作,是儒家心性学说的集大成者。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