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夏桥镇 |
释义 | 概述夏桥镇紧靠颍上县城东部,南依颍河,北接谢桥镇,东临江店镇,西靠城关镇。中贯102省道,灰沟(又名光辉河)自北向南流经该镇。全镇面积92平方公里,耕地66567亩,辖30个村委会,198个自然庄,13875户,56127口人,以汉族为主,间有回族。全镇地势中部高,南北部偏低。地处淮北平原南部,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年平均日照2213.3小时,年平均降水量923.8毫米,雨量充沛,适于多种农作物繁育。2003年国民生产总值5821万元,农民纯收入1443元,人均财政收入176元,个人存款总额4679万元。一九九一年三月,撤区并镇,由原夏桥乡、王桥乡、新河乡合并成立夏桥镇。 经济发展夏桥镇党委、政府审时度势,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线,坚持农业稳镇、工业强镇、商业富镇、开放活镇的发展思路,努力构建和谐新夏桥,实现了一、二、三产迅猛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品种布局日趋合理,农业机械化率达99%,良种普及率达90%,已注册商标的罗洋西瓜、夏桥精米远销省内外。工业对全镇经济的支撑力明显增强,通过整合资源,优化重组,规范升级,先后引导和帮助个体加工户成立了颍上县吴杰米业、静露米业、天波米业、永华米业、隆原米业和道荣工贸等6家有限责任公司,取得了独立的企业法人资格,完成了从传统小作坊到现代工业模式转换的脱胎换骨,申报的6家规模工业也已初步通过省统计局评审。原有规模企业环卫塑业有限公司和新上马的鑫源塑业公司在镇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发展迅速,企业规模不断壮大,振宇粮食工贸公司、凤台碎石厂等引资项目也已落户夏桥,已到位投资560万元,现全镇基本形成了塑料加工业、粮食加工业、板材加工三大产业格局,为夏桥工业经济新一轮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集市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镇委镇政府以夏桥集为依托,加强县新农村示范村夏桥村的新村建设,一期工程实施面积8公倾,已基本完成。新修了跨公路河桥2座,建“三纵三横”6条商业街,筑1500米长水泥街道、面积达20000平方米,供电、供水、排水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所建农民小区环境优美,经济实用,是现代农村居民的理想住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