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夏明翰 |
释义 | 夏明翰(1900.8.1~1928.2.29),字桂根,衡阳县礼梓山(今洪市镇余家大屋)人,生于湖北秭归县,1928年农历二月二十九日,在汉口余记里惨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时年28岁。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革命活动家。 中文名:夏明翰 民族:汉族 出生地:衡阳县礼梓山 出生日期:1900.8.1 逝世日期:1928.2.29 职业:革命活动家 为理想而献身(从封建官僚家庭走出的爱国青年 毛泽东介绍其加入共产党 农民运动的先锋 组织发动秋收起义 义薄云天) 夏明翰精神的丰富内涵(勇于探索的精神 无私无我的奉献精神 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人物介绍夏明翰(1900年—1928年)字桂根。湖南衡阳洪市镇余家大屋人。生于湖北秭归县。夏时济孙,夏绍范子。著名无产阶级革命烈士,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生。12岁随全家回乡,从衡阳走向学校,走向社会,走向革命的行列。1919年在衡阳参加学生爱国运动。1921年入湖南自修大学学习。1924年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并负责农委工作。1925年兼任省委组织部长、农民部长和长沙地委书记。极力主张武装农民。在推动湖南农民运动方面起了重要作用。1926年12月,主持召开了湖南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1927年春,任全国农民协会秘书长兼武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秘书。6月,调回湖南,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兼组织部长。中共“八七”会议后,在湖南积极参加组织秋收起义。10月,兼任平(江)浏(阳)特委书记。1928年初,调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同年2月,在汉口被国民党逮捕。3月20日英勇就义。他不仅是党的忠诚战士,人民的优秀儿子,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诗人,今存尚有10首诗歌。他就义前写下的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革命气节,震撼着一代又一代革命者的心,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2009年,由中宣部等11部门联合组织开展全国“双百”人物(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夏明翰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生平事迹衡州府衡阳县礼梓乡(今衡阳市衡阳县洪市镇礼梓村)人。中国革命先驱、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活动家。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夏明翰在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前,写的一首气壮山河的就义诗,一直为人们所传颂。 1964年,在排演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那时的时候,在周恩来总理的建议下,夏明翰烈士的《只要主义真》与刘伯坚烈士的《带镣行》被合成雄浑悲壮的《就义歌》而广泛传唱。 出身豪绅家庭的夏明翰成为农运领导人,与彭湃等人走的是同样的革命道路。夏明翰所走的革命道路,在当时的人乃至今人看来,都是极不平凡的。在中国近代阶级剥削压迫深重的社会中,他本人的出身原来属于地主阶级,却在后来坚定地成为反抗土豪劣绅的先锋,是湖南农民运动的发动组织者之一,直至为此殉难而不悔。几十年来,夏明翰和他的就义诗,激励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了理想信念,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不惧牺牲,英勇奋斗。 1900年农历八月生于出生在其父亲做官的湖北秭归。夏明翰的童年跟随祖父、母在湖北、江西等地度过的。 1912年全家回到衡阳,住在衡阳市湘江东岸的杨家花园里。夏明翰的父亲曾做过秭归知县,1901年,又钦加三品衔,署理归州知州,继而被派往日本考察政务。祖父中过举人,做过京官。外祖父清末翰林,国史馆秘书,母亲也能善诗文。少年时代的夏明翰就受到了父母追求科学民主和维新变法思想的熏陶,养成了爱读书善思考的习惯。他并不以“夏府少爷”自居,而是经常做些自己认为该做的事情,还尽自己的能力接济穷苦人。 1917年春,夏明翰进入湖南省立第三甲种工业学校(位于衡阳)读书。在校期间,他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开始读进步书籍,并参加游行和反对军阀的活动,因此与祖父的矛盾日益尖锐。组织成立了革命团体“砂子会”,并用诗歌和绘画,揭露军阀卖国贼的丑恶嘴脸,宣传反帝爱国思想。夏明翰曾写过一首讽刺军阀的诗:“眼大善观风察色,嘴阔会吹牛拍马,手长能多捞名利,身矮好屈膝磕头”,真是把军阀政客们的丑态,刻画得淋漓尽致。“五四”运动风潮波及衡州后,夏明翰与同学一起,发动罢课,推动罢市,声援北京学生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斗争。他带领一个演讲团,经常到各地演讲宣传。在查禁日货的斗争中,夏明翰首先发动自己的弟妹夏明震、夏明霹、夏明衡等,把祖父藏在夹墙中的日货集中到湘江河边,付之一炬。夏明翰这些活动,遭到了思想顽固、保守的爷爷夏时济的反对,夏明翰因此被关进一间小屋里。后来,在母亲陈云凤和弟弟夏明震的帮助下,破窗跳出,用斧头砍倒后院的一棵桂花树——这颗树被夏时济看成是夏家官运亨通、家庭兴旺的宝树。当天夜里,夏明翰离家出走,找到了还在衡阳指导学生运动的何叔衡,何叔衡拍着夏明翰的肩膀道:“你这是一个勇敢正义的举动,革命青年就要有这种同封建势力决斗的勇气。”事后,何叔衡还特地为夏明翰题了一首诗:“神州遍地起风雷,投身革命有作为,家法纵严难锁志,天高海阔任鸟飞。” 1920年秋,经过五四运动洗礼的夏明翰来到长沙,结识了毛泽东、何叔衡等人。 1921年秋,夏明翰入自修大学,并经毛、何二人介绍加入了共产党。这位冲出封建家庭的“夏府少爷”,此后寄居在简陋的房舍里,学习和生活都非常刻苦。据当时的人回忆,平时他戴着一副眼镜,因几个月不剃头而乱发蔽脸,总是抱着书本苦读,一见面就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1921年冬,经毛泽东、何叔衡介绍,夏明翰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夏明翰在长沙从事工人运动,参与领导了人力车工人罢工斗争。夏明翰按照湘区党委的指示,领导了声势浩大的长沙人力工人的罢工斗争,并取得了完全胜利。 1924年,夏明翰担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负责农委工作。 1925年,夏明翰又兼任省委组织部长、农民部长和长沙地委书记。他经常化装成农民,深入长沙、平江、浏阳、湘潭等县农村调查研究,了解农民的生活状况。 1926年2月,夏明翰被党中央调到武汉工作,担任全国农民协会秘书长,兼任毛泽东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秘书,并在农讲所授课。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夏明翰闻消息,非常悲愤,挥笔写下了:“越杀胆越大,杀绝也不怕。不斩蒋贼头,何以谢天下!”的短诗。为了“斩蒋贼头”,夏明翰毅然投笔从戎,参加了第二次北伐的革命军,在邓演达主持的政治部思想部担任宣传部长,并随军到达河南前线。 1927年6月,党中央又将夏明翰调回湖南工作,继续担任湖南省委委员兼组织部长。这时的中国共产党已被迫转入地下活动,为了保守党的机密,做好党的工作,夏明翰经常改换住宿地点。7月大革命失败后,夏明翰参与发动秋收起义。同时还鼓励自己的亲戚,参加武装斗争,征得组织上的同意,他派七弟夏明霹到衡阳开展工作,五弟夏明震到郴州开展武装斗争,四妹夏明衡到衡山组织领导起义。后来这些弟妹都在武装斗争中先后英勇牺牲。秋收起义后,夏明翰组织了平江、浏阳暴动。10月,湖南省委派他兼任平(江)浏(阳)特委书记,又领导发动了平江农民暴动,影响深远。 1928年初,夏明翰被党调到湖北工作,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参加省委领导工作。由于叛徒的出卖,同年3月18日他不幸在武汉被敌人逮捕。在他的房间里只搜到一块怀表、一个手电筒和他戴的一副近视眼镜。夏明翰被捕后,党组织设法营救,未能成功。3月20日清晨,他被敌人押送到汉口余记里刑场(武汉鹦鹉洲)。当敌执行官问夏明翰还有什么话要说时,他大声说:“有,给我拿纸笔来!”于是,夏明翰写下了上述那首大义凛然的就义诗。夏明翰烈士被杀前还给哥姐妻各写过一信,并给妻子在信上留下一个血的吻痕。为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夏明翰悲壮地牺牲了,时年仅28岁。 为理想而献身“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这首大义凛然、气壮山河的战斗诗篇,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无产阶级革命家夏明翰,在1928年3月20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前,在刑场上奋笔写就的共产主义战歌。这首诗是战鼓,是军旗,激励着千千万万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为革命理想而前仆后继,一往无前! 在夏明翰烈士壮烈就义80周年之际,寻踪烈士的战斗足迹,感受他的战斗豪情,对后来人树理想信念之根,扬中华民族之魂,是有深远意义的。 从封建官僚家庭走出的爱国青年夏明翰,祖籍衡阳市衡阳县礼梓山,1900年农历8月出生。 其祖父夏时济,在清朝做过户部主事,当过江西、江苏督销局和两江营务处总办。辛亥革命后,他拒不留任,带着全家回到衡阳。 其父亲夏绍范是清朝诰授资政大夫,1901年钦加三品衔,曾任归州知州,后被派赴日本考察政务。辛亥革命后,他归附新政权,但不久即去世。 1917年春,夏明翰进入湖南省立第三甲种工业学校机械科第一班读书。他在一些进步老师、同学的教育、带动下,参加了衡阳学界爱国组织“砂子会”,开展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这期间,夏明翰写过一首讽刺军阀政客丑态的配画诗:“眼大善观风察色,嘴阔会吹牛拍马,手长能多捞名利,身矮好屈膝磕头。”此诗传诵一时。 1918年4月,北洋军阀吴佩孚攻入衡阳。夏时济奴颜婢膝地去拜望吴佩孚。之后,吴佩孚也到夏家回拜。在吴佩孚离开夏家时,夏时济竟打着赤膊送其出门,口说:“坦坦赤心,以诚送行!” 夏明翰看到祖父的丑态,非常愤怒,他冲进厅堂,把吴佩孚写的一幅条幅撕得粉碎。 1919年“五四”运动兴起。夏明翰与各校进步同学一起,到社会上进行爱国宣传活动,并联合各界人士通电全国,声援北京学生的斗争。夏明翰还带着一个演讲团到各单位演讲,常常是“讲者声泪俱下,听者掩面而泣”。 6月17日,湘南学生联合会在衡阳成立。在学联活动期间,夏明翰曾被选,为学联第三任总干事。他主编发行了《湘南学生联合会周刊》。在查禁日货斗争中,以学联为主成立了抵制日货分会、国货维持会等组织。夏明翰带领调查组和学生义勇军到仓库、商店清查日货,并举行了一次声势浩大的“焚烧日货大会”。 夏明翰的爱国行动惹怒了富商豪绅,他们找到夏时济,要他严加管教夏明翰。夏时济痛责夏明翰,把他锁在一间屋子里不让外出。夏明翰决不屈从,一天晚上砸破窗户逃出夏家,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过。 毛泽东介绍其加入共产党1920年秋,夏明翰在何叔衡等人的帮助下来到长沙,并认识了毛泽东。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共湖南省委为了培养党团骨干,创办了湖南自修大学。夏明翰是自修大学的第一批学员。不久,经毛泽东、何叔衡介绍,夏明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2年9月,湖南自修大学附设了补习学校,由何叔衡任主事,毛泽东任指导主任,夏明翰任教务主任。补习学校除进行课堂教育外,还组织学员到工人中办补习夜校,到农民中办夜校扫盲班。自修大学和补习学校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政治影响。1923年11月,湖南的赵恒惕政府以“所倡学说不正,有碍治安”的罪名,将自修大学和补习学校查封。湖南省委遂将这两所学校的大部分师生转移到由省委筹办的正规中学——湘江中学,夏明翰被派到这所学校任教员。在湘江中学这段时间,夏明翰还担任学联的干事长和《湖南省学生联合会周刊》第一编辑。 1922年1月,湖南劳工会领导人黄爱与庞人铨领导工人罢工遭赵恒惕政府杀害,工人、学生群情激愤,强烈抗议。赵恒惕又逮捕多人,声言要大开杀戒,长沙一片白色恐怖。这时,毛泽东找夏明翰等人商讨对策,决定由夏明翰、郭亮、陈佑魁出面,组织召开追悼黄爱、庞人铨大会。会后,夏明翰等率各界群众游行示威请愿,并通电全国,声讨赵恒惕政府的罪行。 在祭灵的那天,夏明翰在灵前朗读了他挥泪写成的《江上的白云》悼诗: “……听!那湘江的水声,前头的去了,后面不断地逐着奔放。看!那天上的白云,上面的散了,底下不尽地浮着堆上。前面的呐喊快止了,后面又继起了摇天动地的哭声。前面的血光快暗了,后面的热泪又海放江奔。一点一滴,一寸一尺;一分一秒,一时一日——前进不已!……我们的大坟墓已经兴工了——也就是生命之花发芽了——我们的先锋,已经向前去了,我们应该庆祝,应该悲悼……” 农民运动的先锋1924年,夏明翰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负责农委工作,以后又兼任组织部长、农民部长和长沙地委书记。他大力培养农运干部,积极输送革命青年到广州的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为了推动农民运动的开展,他把刚从广州农讲所和长沙政治讲习所毕业的弟弟夏明震、夏明弼和妹妹夏明衡派去家乡开展农民运动。其弟弟妹妹深入农村发动群众,使衡阳的农民运动成为湖南农运开展得最好的地区之一。 1926年12月1日,湖南省委召开了湖南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和工人代表大会。大会由负责农委工作的夏明翰和负责工委工作的郭亮主持。大会向毛泽东发出了“盼即回湘指导一切”的电报。毛泽东回到长沙,在会上作了两次报告,高度评价了湖南农民运动,指明了斗争方向。大会通过了40个决议案,发表了宣言,推动了湖南的工农运动迅猛发展。 1927年2月,毛泽东到武汉举办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他写信要夏明翰到农讲所工作。夏明翰到武汉后,担任全国农民协会秘书长,兼任毛泽东和农讲所的秘书。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夏明翰怒火万丈,悲痛不已,他写道:“越杀胆越大,杀绝也不怕。不斩蒋贼头,何以谢天下!”他投笔从戎,参加了第二次北伐的革命军,担任宣传部长,随军开到河南前线。 组织发动秋收起义1927年6月,夏明翰被调回湖南工作,任省委委员兼组织部长。 党的“八·七”会议后,毛泽东回到长沙,同湖南省委商讨秋收起义计划。夏明翰根据计划安排,向各级党组织宣传和组织秋收起义行动。他鼓励自己的弟妹参加武装斗争。经组织同意,派他的七弟夏明弼到衡阳,五弟夏明震到郴州,四妹夏明衡到衡山,组织武装起义。后来,他们均在起义中先后牺牲。 1927年9月9日,在毛泽东指挥下,爆发了秋收起义。9月19日,会攻长沙的计划受挫,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队伍转向井冈山,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 10月间,湖南省委委派夏明翰兼任平(江)浏(阳)特委书记。他的主要任务是以平、浏为中心,继续组织起义,以配合井冈山的斗争。在他的组织领导下,“不数月,党的组织大量发展,革命武装及工农组织空前壮大;国民党的武装及伪政权,偏促于县城弹丸之地,不敢出城门一步。这些成绩,毛简青、夏明翰之力也”。(引文为谢觉哉语) 义薄云天1928年初,党中央调夏明翰去湖北省委工作。夏明翰来到武汉会见了新任湖北省委书记郭亮,并与在武汉坚持斗争的徐特立、谢觉哉等取得联系。 这时,在上海的党中央派李维汉来到武汉,同郭亮、夏明翰研究决定取消两湖年关暴动,制止了这次不顾敌我形势的盲目行动。 元宵节过后,夏明翰从谢觉哉处得知交通员宋若林不可靠的消息,即返回旅馆准备转移。这时,叛徒宋若林带着敌军警冲了进来,将夏明翰逮捕。 敌人动用各种酷刑,夏明翰宁死不屈。两天后,即3月20日凌晨,夏明翰被押到刑场。临刑前,敌人问他:“还有什么话要说?”夏明翰大声说:“有!给我纸笔!”于是他悲壮地写下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万古流芳的无产阶级战歌,然后从容就义。 一位登山家曾说过:登山者攀登的不是高山,而是自己的理想。我宁愿在自己理想的高峰上被毁灭,也不愿毁灭我理想中的高峰! 夏明翰是为攀登理想的高峰而献身的国魂! 当过毛泽东的秘书当过毛泽东秘书,曾带领暴动队智取团防局,夺得40多只步枪。 入党后不久,夏明翰便在自修大学附设的实习学校任教务主任,为湖南培养出一大批党团骨干。同时,他还领导了长沙人力车工人的罢工和抵制日货的斗争。1923年,自修大学被封闭后,夏明翰转而开展农民运动。在他的影响下,弟弟夏明震、夏明弼和妹妹夏明衡也离家到广州农讲所学习,并成为共产党领导下的农运领导骨干,后来都在湘南暴动时期牺牲。 1927年初,他去毛泽东主持的武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担任了全国农民协会的秘书长,并兼任毛泽东的秘书。同年夏天,国民党发动反共政变,夏明翰奉派任新改组的湖南省委的委员 兼组织部长。他专门赴平江、浏阳,将毛泽东发动秋收暴动后留下的力量组织起来 ,他还亲自带领一批暴动队的小伙子,以偷袭方式智取浏阳北 圣仓的团防局,夺得40多支步枪。 1928年初,中央调夏明翰到武汉参加湖北省委的领导 工作。当时受“左”倾急躁情绪影响,瞿秋白为首的党中央想以武汉为中心发动“年关暴动”。这种盲目行动注定不能成功,夏明翰到武汉后,与中央派来的李维汉等商量,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取消暴动计划。这时,统治湖北的桂系军阀已经破坏了一些暴动准备机关,搜捕日紧。夏明翰先送李维汉上船回上海,自己准备转移时被捕。因坚贞不屈,入狱两天后即1928年2月9日遇害。临刑前,他写下了正气凛然的就义诗。 农民运动领导人出身豪绅家庭的夏明翰成为农运领导人,与彭湃等人走的是同样的革命道路. 夏明翰所走的革命道路,在当时的人乃至今人看来,都是极不平凡的。在中国近代阶级剥削压迫深重的社会中,他本人的出身原来属于地主阶级,却在后来坚定地成为反抗土豪劣绅的先锋,是湖南农民运动的发动组织者之一,直至为此殉难而不悔。这种行为,恰恰表现出代表先进阶级的革命思想的巨大感染力,以及这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改造社会的物质能量。 在中国千年的黑暗社会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普遍的社会现象。封建文人也有对此不平者,然而阶级的局限不过使他们多少有点怜悯而已。夏明翰少年时代对家中轿夫、女佣产生的同情,开始也是出于此。但慈善与施舍不可能改变社会面貌。马克思主义的传入,终于告诉了先进的国人解决社会矛盾的一条根本出路——“剥夺剥夺者”。于是,夏明翰领导着千千万万饥寒交迫者,呼出了要“造反”、要“共产”的呐喊。当然,按照科学共产主义的最根本定义,“共产主义”是一个名词,根本意思是以生产资料的社会化来解决私人占有生产资料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但是,在当时中国的贫苦农民的口中,“共产”主要被理解成一个动词,就是要把土豪劣绅们的不义之财拿出来“共”,以此解决生存(当时还谈不上温饱)这一最低层次要求。在中国的特定国情下,这恰恰能形成“红旗卷起农奴戟”的革命风暴。夏明翰的可贵,正在于他成为掀起这一风暴的先驱者,并以他那“砍头不要紧”的气概谱写了最雄壮的战歌。 憎恶祖父与北洋军阀头目吴佩孚来往,一气之下把吴送来挂在墙上的条幅撕得粉碎 用斧子砍开封建门窗,闯出夏府再不复返。与工农打成一片,娶了湘绣女工为妻 夏明翰少年时,曾任清朝高官的祖父在他身上寄予了光耀封建门庭的希望,让他闭门读旧书。夏明翰却受父母比较开明的影响,总愿走出家门。一次,他在外面见到一个面黄肌瘦的妇人带着婴儿要饭,便把身上的钱全给了她。后来,他就此事说:“那是我第一次知道世上还有饿肚子的人。”他长大一点后曾帮女佣挑水,却受到祖父怒斥。他小时最喜欢的家中老轿夫因力衰而被祖父辞退,在外艰难谋生时跌死。夏明翰就此发出“人间不平,何也”的呼声,对封建家庭产生了憎恶。 他在学校中接受了反对军阀的思想,回家看到祖父与北洋军阀头目吴佩孚来往,一气之下把吴送来挂在墙上的条幅撕得粉碎。祖父恼怒万分,又听到豪绅们登门告状,说夏明翰在外领导学生运动,便命家人把这个叛逆的孙子锁到一间房子里。夏明翰就此下决心与祖父决裂,找弟弟夏明震要来一把斧子,砍开窗户跳出屋子,又到院里把祖父视为官运亨通的宝树砍倒,从此闯出夏府再不复返。 参加共产党后,夏明翰更以解放劳苦工农大众为己任。在组织“人力车工会”时,同那些“拉车的”日夜吃住在一起,搞农运时也同穷苦农民打成一片。他娶的妻子郑家钧,也是一个湘绣女工。他结婚时,省委的李维汉、何叔衡等送来一副对联,上书“世上唯有家钧好,天下只有明翰强”。 在给妻子的诀别信上留下带血的 吻印;临刑前执行官问有无遗言,他大喝:“有,给我纸来!”当场写 下就义诗 1928年初,夏明翰告别妻子和刚出生的女儿来到武汉。以野蛮著称的桂系军阀正在大肆搜捕革命者,许多被捕者根本不经审判便被处决。如党的“一大”代表李汉俊当时已脱党,被桂系军阀捉住后也马上被杀害。面对市面上一片萧条和恐怖,夏明翰全无惧色,仍奔走在各个秘密机关,部署“停止年关暴动”的计划。 开始他住在湖南商号,发现武汉卫戍司令部已盯上那里,便迁到东方旅社,与徐特立、谢觉哉、熊谨玎等研究下一步工作。没过几天,谢觉哉突然通知说交通员宋若林已靠不住,夏明翰便回到东方旅社收拾东西。他正准备转移时,叛徒宋若林带着警探闯进了房间。 夏明翰被捕后,连续受到刑讯,他在拷打中只是怒斥审判官。把敌人想从他嘴里问出点什么的妄图破灭了.回到牢房,他知生命将要结束,忍着伤痛用半截铅笔给母亲、妻子、大姐分别写了三封信。在给妻子郑家钧的信上,他还留下了一个带血迹的吻印。被捕两天后即1928年3月20日的清晨,夏明翰被带到汉口余记里刑场。执行官问他有无遗言,他大喝道:“有,给我纸笔来!”接着,他挥笔写下了“砍头不要紧”的就义诗。这一正气凛然的词句,当时就被人称做热血谱写的革命战歌,激励了无数后人为之奋斗。 夏明翰精神的丰富内涵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党开展保持党的先进性教育动员报告中强调,要继承和发扬李大钊、夏明翰等烈士的革命精神,永葆党的先进性。2005年9月4日,是夏明翰烈士诞辰105周年。对夏明翰精神进行深入的探讨,对于缅怀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弘扬其革命精神,保持党的先进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夏明翰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并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勇于探索的精神“只要主义真” 人贵在有理想,活在世上而没有理想,意味着没有目标。但怎样树立正确的理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它需要一个艰苦探索、冷静思考和决断取舍的过程。夏明翰于1920年秋天来到长沙,并经何叔衡介绍,认识了毛泽东。在毛泽东和何叔衡的指导下,夏明翰重点阅读了《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ABC》等马克思主义著作。他在《共产党宣言》中,懂得了资本家残酷剥削工人剩余劳动价值的本质,认识到了共产主义确是人类最理想的天堂,马克思主义是最科学、最伟大的真理。 理想是依靠科学的、合乎实际的真理来支撑的,而真理又是从不断的实践中求得的。探求愈深,对真理的认识就愈透,理想就愈坚定,行动就自觉,襟怀就宽阔,立志就高远。为了远大理想的实现,不顾自己的身家性命,这就叫以身殉志。古来以身殉志之士不少,或血洒疆场,或气吞河岳,或蹈海自尽,或力谏陈尸。但像夏明翰一样能将生命与理想的关系,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将现实与未来的关系看得那么透彻、说得那么清楚的,却不多见。最能说明革命烈士人生真谛的不朽篇章,就是他20字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在夏明翰看来,生命仅是真理的一部分,现实只是未来的一部分。因为有真理,所以砍头不要紧;因为有后继之人,所以杀了我夏明翰并不重要。夏明翰对真理的认同,对马克思主义的坚信不疑,不经长期深入地探索的认识不到,不把生命和理想融为一体的更是无法做到。夏明翰用他短短的一生,完成了认识与实践的统一,理想与奋斗的统一,为我们共产党人树立了一座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相结合的永久丰碑。 无私无我的奉献精神“什么地方需要人,他就到什么地方去!” 夏明翰的一生是为革命无私奉献的一生,是为党的事业埋头苦干、拼命实干的一生。1921年,夏明翰在毛泽东、何叔衡的亲自培养、教育和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一名充满爱国热情的学生,成为一名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从此,夏明翰高举共产主义的伟大旗帜,随时按照党组织的指引,投入了更加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当时,在党组织和毛泽东的领导下,湖南的工人运动蓬勃开展起来,在革命的洪流中,夏明翰愈发显示出坚定的革命立场和卓越的组织才能。 “党需要办的事就要认真地去办,坚决把它办好。”成了夏明翰革命实践的准则,革命行动的指南。1922年,夏明翰在长沙担任党组织办的自修大学附设补习班的教导主任,他与毛泽东、姜梦周、夏曦、罗学瓒、李维汉等同志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传播马克思主义,教育、启发工人群众的革命觉悟,指出只有“我们工人农民联合起来,砸碎旧世界,打垮官僚资本家,打垮封建地主,赶走帝国主义,才有出路。”在工人群众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使反动派十分惊恐。他还常常脱掉长衫,身穿粗布衣衫,脚蹬草鞋深入人力车工人中间进行革命活动,组织成立人力车工会并使之加入以毛泽东为总干事的湖南省工团联合会,领导了人力车工人的游行、罢工斗争,有力地打击了赵恒惕和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 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在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因畏惧敌人的屠刀退出革命阵营者有之,为保命或升官发财叛变革命而沦为叛变者有之,但夏明翰擦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以大无畏英雄气概,为了党的事业,为了中国革命的成功,毅然前行,毫无畏惧。 1927年“马日事变”后,夏明翰在极其险恶的形势下,随毛泽东回湖南组织秋收起义,担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兼组织部长。在新省委和毛泽东的领导下,为筹备秋收起义,他不顾个人安危,全力投入起义的宣传和组织联络工作。并教育鼓励自己的亲人,全力参加武装斗争。秋收起义发动后,仍然在湖南省委坚持地下斗争,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从事革命工作,并于1927年11月与李六如冒险到平江,与罗纳川等领导发动了平江秋收起义,到浏阳发动武装暴动。夏明翰在平浏指导武装暴动后,被调往湖北省委工作,不久即因叛徒告密,在汉口被捕,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夏明翰大义凛然地说,“为了劳苦工农的解放,为了使我们的后代能过上美满幸福的生活,我们随时准备牺牲自己的生命。”当敌人强迫他悔过自新时,他却面对一大群记者,用尽全身力气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当刽子手问他还有什么话要讲时,他用带着铁铐的手,挥毫写下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首流传千古的就义诗。这诗不仅是夏明翰伟大人格的体现,也是他崇高信念的最好表达。 著名诗人萧三回忆说:“夏明翰同志党性很纯洁,没有一点花招,扎扎实实,不说假话。要说他的性格、脾气,四句诗完全可以代表,是真心话,没有做作,很难得的就是他这言行一致。”夏明翰这种救国救民对党赤胆忠心的精神,将永垂不朽。 奉良劝,夏明翰娶走郑家均1920年秋,在五四运动中走出位于衡阳的湖南省立第三甲种工业学校大门、投身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夏明翰来到长沙,面见仰慕已久的毛泽东。第二年冬,经毛泽东、何叔衡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夏明翰,在长沙从事工人运动。他领导的人力车工人罢工,迫使长沙县知事宣布削减车租。湘绣女工郑家钧在掩护领导罢工斗争的夏明翰时右臂中弹受伤,夏明翰经常来看望她,赞扬郑家钧勇敢、坚强。两人在接触过程中畅谈理想,交流革命体会,不知不觉中,产生了纯洁的情感。 1924年4月的一天,毛泽东来到夏明翰房间,见他在洗衣服,颇有感触地说:“明翰,该找个伴侣啦!郑家钧对你不是很好吗?”夏明翰回答:“家钧好!家钧好!”毛泽东高兴地说:“你们俩有共同的理想和情操,情投意合,道同志合,早点成家吧!” 经毛泽东挑明,1926年秋,郑家钧和夏明翰在长沙清水塘一间简陋的民房里举行了婚礼。中共湖南省委的李维汉、何叔衡、谢觉哉送上的对联云:世上惟有家钧好,天下只有明翰强。婚后,两人搬来长沙望麓园1号,与毛泽东、杨开慧同住一个院子。女儿降生不久,夏明翰遭到国民党反动派通缉。在险恶形势中依然牵挂妻子安危的夏明翰买来玉石红珠送妻子,在包裹红珠的纸上写着:赠君红珠如赠心,但愿君心似我心,善托幼女继吾志,严峻考验不变心。 1928年初,夏明翰告别爱妻和幼女赴武汉就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由于叛徒宋若林的出卖,3月18日夏明翰在汉口东方旅社被捕。在狱中,他用半截铅笔给母亲、妻子、大姐写信。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红珠留着相思念,赤云(夏明翰之女名)孤苦望成全;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20日,年仅28岁的夏明翰高声朗诵着自己创作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赴刑场,英勇就义。夏明翰牺牲后,郑家钧于1930年到了上海,一边做佣工,一边为党传递秘密文件。解放后,郑家钧在长沙的街道工作,1975年病逝。 追思夏明翰:一门五英烈,代代“主义真”惊蛰过后,湖南省衡阳县洪市镇礼梓村春意盎然,田野已成为油菜花的海洋。花海一隅,静静坐落着革命先驱夏明翰的故居。“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广为传颂,每年都有不少游客前来这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 故居的工作人员介绍:“了解到这座不起眼的老房子,竟先后诞生了五位革命烈士,这让许多参观者感到震惊。”如今,夏家的后人继承了祖辈的精神遗产,或在农村,或在城市,勤恳做事,谦虚做人,坚守着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理想的信仰。 衡阳县文物局局长李桂芝介绍,从1919年在衡阳组织罢课配合“五四”运动,到后来在湖南组织开展工人、农民运动、武装斗争,夏明翰始终走在队伍前列,发动家人参与革命。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夏明翰参与发动秋收起义,经组织同意,派弟弟夏明霹到衡阳,弟弟夏明震到郴州,妹妹夏明衡到衡山,组织武装起义。 1928年初,夏明翰被党调到湖北工作,后被叛徒出卖遭敌人逮捕。同年3月20日,在汉口余记里刑场慷慨就义,年仅28岁。临刑前大义凛然写下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就在夏明翰牺牲后的第二天,领导了湘南起义的夏明震在郴州反革命暴乱中英勇牺牲,年仅21岁。 在夏明翰、夏明震牺牲前一个月,衡阳游击斗争领导人夏明霹被反革命武装逮捕,英勇牺牲,时年不足20岁。 1928年6月,作为湘南妇女运动领袖的夏明衡遭遇反革命武装的搜捕,从容就义,年仅26岁。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的亲外甥邬依庄继承了先辈遗志。1930年参加红军,在红军某部任指导员,在执行任务中牺牲,年仅19岁。 “一门五烈士”,夏家的后人为之自豪,也以此自勉。夏忠荣的爷爷和夏明翰是堂兄弟。夏忠荣回忆道,家里长辈常常教导后辈,“明翰他们都是为穷人办好事牺牲的,夏家的后人要听共产党的话,要为建设共产主义社会奋斗。” 如今,夏家的后人生活在大江南北,有的在礼梓村做农民,守护着夏明翰故居,有的在城市做建筑工人,辛勤工作付出汗水,有的在政府机关,兢兢业业为人民服务。 夏明翰的直系后代只有女儿夏芸,夏芸今年已经85岁,她一生严格要求自己,13岁就学会做所有的家务活,后来一直都是在矿产类企业做普通职员,现有三子一女,有在政府机关工作的,有在企业工作的。 夏芸的次子张小谦告诉记者,母亲要求所有子女勤恳做事,谦虚做人。他很小就从外祖母和母亲口里知道了外祖父的事情,一直以先烈后代而自豪,“外祖父他们当年为了推动历史车轮前进付出了生命,我们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夏明翰直系家属祖父夏时济中过进士,历任户部主事、江南候补道员、江西和江苏督销局及两江营务处总办,被夏明翰把宝树砍了。 父亲夏绍范,字孝琪,18岁中选人,少年得志,才气横溢,1899年以知县分发湖北候补,1901年(31岁)由光绪皇帝钦加三品职衔署理秭归知州,诰授资政大夫,赏戴花翎,进入最高统治阶层。 母亲陈云凤,1870年出生,追求真理,博学多才,正直刚毅,且教子有方,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潇湘女杰。1901年也被赐封为诰命夫人。诰命夫人,这在封建社会中是只有极少数女性才能得到的“最高荣誉”。受到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党人反清革命思潮的深刻影响,夫妻都投入了实际的革命斗争,成为辛亥革命运动的先行者之一。伟人毛泽东十分钦佩夏明翰烈士这种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并高度赞扬“夏明翰有一个好母亲”。一生吟咏不辍,晚年自编诗集2册,一为《严余吟》,一为《衡岳吟咏》。此外还著有文集一册。 满门忠烈——五烈士四妹夏明衡著名烈士,湘南妇女运动领袖,1902年出生,1928年6月光荣牺牲。年仅26岁。 五弟夏明震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之一,领导了著名的湘南起义。组建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七师,建立了郴县(今郴州市)苏维埃政府。大革命时期先后担任中共湘南区(特)委组织部长、中共衡阳县委委员、衡阳县农民协会委员长、衡阳农民运动讲习所教务长、郴州特委书记、中共郴县中心县委书记(夏明震牺牲后,陈毅代理郴县县委书记)、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师党代表(朱德时任第一师师长、陈毅为十二师师长)等职。1928年3月22日(即夏明翰壮烈牺牲的第二天),在郴州反革命暴乱中(又称“反白事件”)英勇牺牲,年仅21岁。为衡阳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为郴州红色政权的建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为党立下了丰功伟业,用青春和鲜血谱写了一曲共产主义的壮歌。 七弟夏明霹著名烈士,湘南学联的骨干成员,衡阳游击斗争领导人。1928年2月28日英勇就义,时年不足20岁。 外甥邬依庄著名烈士,夏明翰大姐夏明玮的儿子,1911年出生。1930年,红军攻打长沙时,在母亲夏明玮的鼓励支持下,他毅然投奔红军。在红军某部任指导员,有一天,他带人活捉了伪湖南省反省院院长袁筑东,在押回红军总部的途中与国民党军队遭遇,在激战中,不幸中弹牺牲。年仅19岁。 夏明翰故居夏明翰,一个大义凛然、永远高昂不屈头颅的伟大革命先驱,是毛泽东同志亲自发展的中共第一批党员。 一首惊天动地激励后人前仆后继的壮丽诗——《就义诗》。28岁慷慨捐躯,四位亲人——弟弟夏明震、夏明霹、妹妹夏明衡、外甥邬依庄相继殉国,情昭日月,义薄云天,夏门一家情注革命。明翰精神,是一面高扬的旗帜。 夏明翰故居位于衡阳县洪市镇礼梓村余家组夏家大院,又称“合家堂”。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70余年,属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2年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前临水塘,背倚卫冲山,隔田垅与对门岭相望,岭左与狮子山毗连,出入便利,离衡阳县城约38公里、衡阳市区52公里。 夏明翰故居为典型的清代湘南民居建筑,大院坐北朝南,土砖木结构,除北边外外墙青砖砌筑,北边为土砖墙。大院二进六厢,共有房屋45间,面积2316平方米。夏明翰曾经生活过的3间房屋在东南第二进厢房,约为150平方米。 为了加强夏明翰故居的保护和利用,充分发挥其宣传教育作用,2005年中央、省、市、县筹集专项经费对夏明翰故居进行了整体维修。维修后的夏明翰故居分为四个部分:一是故居管理所,占用房屋7间,为陈列馆式建筑风格;二是夏明翰生平事迹陈列展览部分,占用房屋12间;三是明翰精神书法陈列展览部分,占用房屋5间(其中堂屋1间);四是夏明翰旧居复原陈列展览部分,占用房屋19间。 同时,修通硬化了故居公路,修建了共占地15亩的故居生态停车场和故居广场,在第三级广场的南端新建了浮雕墙。浮雕墙高5.8米,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风起云涌的农民运动为背景,凸显夏明翰烈士就义的感人场景。广场内广植龙柏、雪松、樟树、杜英等乔木。夏明翰故居已被批准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正在申报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成为广大人民缅怀一代先驱夏明翰烈士的红色旅游胜地。 在4500余平方米的陈列馆内,有夏明翰烈士的铜像,有近400件文 物,部分来自夏明翰曾经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还收集了郭沫若、何叔衡等知名人士为夏明翰题写的挽联和诗词。陈列馆内的图片展重现了夏明翰烈士光辉、革命的一生。 苍松掩映下的明翰公园位于衡阳市区内,公园深处,夏明翰烈士的铜像静静地矗立在这里。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先烈,1990年,衡阳市在公园内构筑了夏明翰铜像,并将西湖公园改名为明翰公园,以供人们缅怀、瞻仰和永远纪念。 2000年,在纪念夏明翰诞辰100周年时,衡阳县人民在县城修建了夏明翰广场、夏明翰文化宫,并在广场上树立了高大的夏明翰铜像。 在衡阳,有以夏明翰的名字命名的夏明翰中学,有以夏明翰的名字命名的明翰街道等。 在长沙,建有陈列包括夏明翰烈士革命事迹在内的湖南革命烈士纪念馆,每天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青少年。 在汉口(武汉),在毛泽东、夏明翰当年举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里,仅2005年的参观者就突破了40万人。 夏明翰诗四首就义诗 砍头不要紧, 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 还有后来人。 金鱼 鱼且能自由, 人却为囚徒。 童谣 民家黑森森, 官家一片灯。 民家锅朝天, 官家吃汤丸。 越杀胆越大, 杀绝也不怕。 不斩蒋贼头, 何以谢天下!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2009年授予)欥獑镙形踥化虎小叶丹氥本斋氥立训方志敏毛泽民毛泽覃謥尔琢謥尽美謥克勤謥若飞錥萍錥中夏錥搌铭韦拔群冯平戥德铭叶挺叶成焕左权紥求恩任常伦猥向应刘老庄连刘伯坚刘志丹刘胡兰吉鸿昌向警予寻淮洲戎冠秀ㄥ幧弥上青弥竹筠许继慎阮啸仙唥叔衡弥齏阁吴运铎吴焕先‥太雷‥自忠‥晟潜‥思德旷继勋严絧严靧严大钊严汧朴严兆麟严啧勋栥殷栥偧捛栥g束栥乧城栥噧螗栥闇公萧楚女苏兆征邹韬奋陈延年陈树湘陈嘉庚陈潭秋冼星海栥蝔雍和陈铁军夫妇栥逸群明德英霥敧谦圥亦农圥忠毅圥炳辉郑律成紥代英段德昌贺英甥一曼甥世炎甥尚志甥媍生甥箍禹闻一多埃德加·斯诺夏明翰格里戈里·库里申科狼牙山五壮士聂耳郭俊卿钱壮飞黄公略津湃津雪枫挥墄幛挥振堂∥傌罛脥迅蔡和森戴安澜瞿秋白不同电视剧中的夏明翰版本 名人名言可以牺牲我的生命,决不放弃我的信仰。 2009年9月14日,夏明翰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以下是电视剧中 扮演过夏明翰的演员一览: 《夏明翰》中的夏明翰:巫刚饰 《青春作伴》中的夏明翰:李炜饰 《铁血男儿》中的夏明翰:严宽饰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