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夏洞奇 |
释义 | 个人简介夏洞奇,男,1977年生,浙江余杭人。于2000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2006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导师为彭小瑜教授。于2006年任复旦大学历史系讲师,于2009年晋升副教授。主要学术兴趣为奥古斯丁研究、西方基督教史与古代晚期(Late Antiquity)。 研究方向研究方向:奥古斯丁研究、西方基督教史、古代晚期 主要著作专著《尘世的权威:奥古斯丁的社会政治思想》,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6月 论文《西方是如何“着魔”的:从“古代晚期”说起》,《知识分子论丛》第八辑《世俗时代与超越精神》,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第26-36页 《奥古斯丁:历史神学与国家》,载高全喜主编:《从古典思想到现代政制:关于哲学、政治与法律的讲演》,法律出版社2008年4月,第185-210页 《“地上之国总是无常”:奥古斯丁论“罗马帝国”》,《历史研究》2007年第6期,第132-147页,转载于台北《历史月刊》2008年第245期6月号,第83-91页 《何谓“共和国”——两种罗马的回答》,《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第89-95页 《“两座城”学说与奥古斯丁的国家观》,《江海学刊》2007年第5期,第156-160页 《奥古斯丁论奴隶制》,《复旦学报》2007年第3期,第61-68页,转载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07年第8期,第3-9页 《在“惩恶”与“扬善”之间:奥古斯丁论国家的双重作用》,《史林》2007年第2期,第150-156页 《政治与人的自然本性:奥古斯丁论政治权威的起源》,《思想与社会》第六辑《托克维尔:民主的政治科学》,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第281-305页,其修订版以《政治权威与自然本性:奥古斯丁〈上帝之城〉第19卷第14-15章析微》为题,转载于刘擎编:《权威的理由:中西政治思想与正当性观念》,新星出版社2008年12月,第240-269页 《圣奥古斯丁与基督教的进步观念:〈上帝之城〉的背景》(译文,原作者特奥多尔·蒙森),《西学研究》第二辑,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218-245页,转载于彭小瑜、高岱编:《外国史读本》,上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7-192页 《奥古斯丁与多纳特派:宗教强制理论的形成》,《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四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0-68页 《在政治与伦理之间:奥古斯丁的国家概念》,《中国学术》第二十一辑,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29-59页 《“上帝之城”与“地上之城”:奥古斯丁思想中的两分倾向》,《现代哲学》2005年第3期,第125-135页,转载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外国哲学》2005年第10期,第25-35页 《穿越时代:奥古斯丁百科全书》(书评),《中国学术》第十九/二十辑,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414-418页 《现代西方史家对奥古斯丁政治思想的解读》,《史学史研究》2004年第1期,第74-80页 《在婚姻与守贞之间:对奥古斯丁婚姻观的一种解释》,《西学研究》第一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22-153页 荣获成果于2008年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二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