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厦门理工学院创新创业园 |
释义 | 校情概览厦门理工学院创立于1981年的鹭江职业大学,是市属公立本科大学,在本二、本三招生。占地1500亩,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现有26个系(院),76个本科专业(方向),全日制在校生21000余人,教职工1480人,其中,客座教授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省级教学名师21人,高级职称占17%,硕博士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0%。学校根植厦门,服务海西,面向全国,正逐步成长为一所区位优势突出、专业特色鲜明、师资结构优化、学生素质、办学效益有点提升的大学。 本科第650名2010年1月6日,中国校友会网、《大学》杂志和21世纪人才报等机构发布《2010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我校位列中国大陆公办本科高校第650位。无缘中国大学600强。排名实力在莆田学院596名之后。据悉,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已连续8年开展的大学评价研究工作,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已成为考生及家长高考填报志愿的重要参考,是我国民间最具影响力的大学排行榜之一。课题组首席专家、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介绍说,我们的评价是以“衡量高校对科学与人才的贡献能力”为标准,是对高校的历史和现时结合的“选优排序”,体现的是高校的历史成就、现时能力和办学特色等状况,指标数据基本采用截至2009年各高校的最新数据。 厦门理工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简介 一.愿景与定位 根植于以自主创业为核心的厦门经济模式,联合海峡两岸各类高校、企业以及高新科技火炬园区,着力构建独具特色并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创业教育与科技育成平台,旨在通过培养具备创新创业精神与职业素养的中高级人才,有力助推厦门经济建设与发展。 二.功能规划 厦门理工学院着力构建以“创业教育”为基础,“项目孵化”为体验,“创新研究”为支撑的3级联动平台,紧紧围绕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提高,提供 “一站式”服务。服务内容: (1)创业与职业发展教育培训 面向大学生及教师,以企业家师资队伍为主导,全面开展以创新能力、创业精神、职业发展为主教育培训,并将此充分融合到学生的专业培养过程。 (2)创业体验与孵化 创业体验 面向在校大学生创业项目,建立“虚拟注册,真实经营”的体验型创业公司。 创业孵化 面向毕业后3年内的毕业生自主创业企业,经过一定程序批准, “落户”园区。 针对体验与孵化型创业项目,学院与共建单位将为其提供场地、设施、咨询、培训的支持与服务,并邀请政府机关、企业界人士给予投入与支持,帮助入园企业尽早成功走向市场。 创业合作交流 通过创建一个开放性、国际化的平台,吸引本省或外地高校毕业生企业、台湾地区以及国外大学生企业“入住”, 借助这个平台,不同的大学生企业之间、大学生企业与社会上其他企业之间,均可以“互通有无”、互相合作、互做贸易。 (3)创新创业研究与发展 汇集校内外研究资源,承接政府企业创新创业研究课题,研究国内国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工作思路、举措及经验,并形成成果。 三、合作与支持 1. 欢迎企业界精英加入园区创业与职业发展教育师资队伍,充分发挥企业精英在行业生涯规划、职场能力、行业前沿、创业素养等方面的经验与才华,为在校学生提供一个充分了解社会,直接对接市场的教育平台. 2.期望企业积极参与指导、托管、投资创业项目。通过企业化的方式,全面管理创业项目及学生团队。 3.期待与企业联合成立“大学生创业基金会”,构建项目运作管理机构(创投管理公司)。 我们也真诚的希望,通过全方位、多层次校企合作的开展,增强企业与企业家社会影响力,提升企业品牌力;加快发掘潜力项目与市场信息,便利汇集与整合政、产、学、研的广泛资源。同时,合作企业将优先优惠获得学院强而有力的人才资源与研究资源支持。 四、成功案例 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厦门理工创新创业园也注意培养创新设计型人才,目前艺术设计系为鼓励大学生创业已经在学生团队中成立了104艺术工作室、《创奇》杂志工作室、创奇品牌策略公司等多个创业团队,以更优质的服务为学生和社会服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