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下脘
释义

下脘

①人体部位名。指胃腔下口幽门部。《灵枢·四时气》:“饮食不下,……在下脘,则散而去之。”《素问·调经论》:“下焦不行,下脘不通。”

②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脉经》名下管。别名幽门。属任脉。足太阴、任脉之会。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布有第八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腹壁下动、静脉。主治胃痛,腹胀,呕吐,反胃,肠鸣,泄泻,以及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等。直刺1-1.5寸。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

取穴方法

该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

〖解剖〗在腹白线上,深部为横结肠;有腹壁上、下动、静脉交界处的分支;布有第八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主治疾病〗脘痛,腹胀,呕吐,呃逆,食谷不化,肠鸣,泄泻,痞块,虚肿。

〖人体穴位配伍〗配天枢穴、气海穴、关元穴、足三里穴(针灸并用)治急性菌痢。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足太阴、任脉之会。

下脘穴 足太阴任脉之会。

〖别名〗下管穴。

〖穴义〗任脉的上部经水在此向下而行。

名解

1)下脘。下,下部也。脘,空腔,空管也。该穴名意指任脉的上部经水在此向下而行。本穴物质为任脉上部经脉下行而至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则继续循脉而下行,如同流向下部的巨大空腔,故名。下管名意与下脘同。

2)足太阴任脉之会。本穴物质为胸腹上部下行而至的地部经水,它包括任脉的冷降之液,包括脾经的冷降之液,故为足太阴任脉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循任脉下行。

〖功能作用〗疏导水湿。

〖治法〗寒则通之或灸之或循经向下推按,热则水针或泻针出气。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7 13:1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