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下肢静脉炎
释义

下肢静脉炎-简要介绍

下肢静脉炎是临床上的多发病,常见病。男女均可发病,以青壮年多见。血栓性浅下肢静脉炎可以发生于身体的各个部位,通常多发于四肢,其次是胸腹壁,少数呈游走性发作。临床特点为:沿浅静脉走行突然发生红肿、灼热、疼痛或压痛,出现条索状物或硬结。急性期后,索条状物变硬,局部皮肤色素沉着。

由于血管内壁的刺激,造成血管壁发炎。下肢静脉炎属于中医脉痹、血痹、恶脉、肿胀、筋痹、瘀血流注等症范畴,多见于中、老年人。其临床特点为患部肿胀、疼痛,站立或劳累加重,患部皮色加深、皮温升高。其病机为湿热下注,气血瘀阻和气血失和而致。单侧发病时、左侧多于右侧。发病时,浅静脉为一硬索条,可有自发痛。触痛或牵拉痛,一般称为“脉痹”;沿浅静脉走行及其周围组织突发色红、肿胀、灼热、疼痛,待红肿疼痛渐消后,局部可触及硬条索状物,且伴有色素沉着,或有微热和轻痛,属静脉曲张并发者,多称为“恶脉”;无静脉曲张病史者,可称为“血瘀”。《肘后备急方》:“恶脉病,身中忽有赤络脉如蚓状”。“皮肉卒肿起,狭长赤痛名”。

下肢静脉炎-发病机理

静脉输入各种抗生素或高渗葡萄糖溶液或因机械直接损伤静脉壁,还有长期静脉曲张引起的血淤滞等,而导致静脉血管内膜损害,形成血栓,迅速导致整条浅静脉壁的炎症反应, 甚至累及静脉周围组织,并有渗出液,局部表现有疼痛,肿胀和压痛的索条柱,往往伴有全身反应,但多不严重。

下肢静脉炎-临床表现

病人主诉注射部位有烧痛、紧绷发胀,随着注射部位的血管会产生索状的红线,触诊有时会有发硬、发热的感觉。输液流速可能不变、减慢、或停止,其取决于血栓形成与否,与造成阻塞的状况。

1、血栓性深下肢静脉炎早期表现患肢肿胀,局部皮肤红、肿、热、痛,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随病情发展,出现患肢营养障碍,皮肤瘙痒、脱屑、色素沉着呈黑色,湿疹样皮炎, 可伴有静脉曲张。后期出现经久不愈的皮肤溃疡。长期溃疡可导致皮肤癌变。

2、游走性浅下肢静脉炎初期表现局部皮肤红、肿、热、痛,可触及皮下硬结或条索状物,压痛。炎症消退后皮肤色素沉着呈黑色。可反复多次发作,位置不定,呈游走性。

下肢静脉炎-基本分类

1、机械性下肢静脉炎:

1)不正当的固定方法:穿刺部位未固定牢靠,造成针管的滑动。

2)选用的导管管径太粗,刺激血管壁。

3)穿刺部位太靠近关节处,由于关节活动造成针管与血管壁不断地摩擦而产生发炎反应。

2、化学性下肢静脉炎:药物稀释不足、输液酸、碱度过高、溶质的浓度过高、留置针材质的差异性皆是造成化学性下肢静脉炎的原因。

3、细菌性下肢静脉炎:通常与消毒方法不正确、穿刺技术不良、输液套管无菌状态的破坏、导管留置时间过长有关。

4、由于病因和病理以及临床特点的不同,又把肢体、胸腹壁血栓性浅下肢静脉炎称为良性血栓性浅下肢静脉炎。把间歇性、复发性的血栓性浅下肢静脉炎称为游走性血栓性浅下肢静脉炎。

下肢静脉炎-危险因子

1、导管针的材质、长度与管径大小

2、操作技术不良

3、不适当的穿刺部位

4、导管针留置的时间太长

5、固定方法不当

6、输液的浓度的酸、硷性太强,或不兼容造成沉淀。

7、病患本身的病理生理状况,如年龄或疾病造成血管壁脆弱,发炎。

无创血流动力学介入疗法;

治疗原理;

无创血流动力学介入疗法充分运用超声介入学科的无创性与定点介入的准确性,针对腿部病变部位,根据血流动力学原理进行一次介入治疗,同时选用特色血管营养药物,配合腿部血管恢复静脉瓣膜功能,恢复深层静脉的血流畅通,从而改善表层的血液循环,达到彻底治愈的效果。

6大优势

一、无创技术无疼痛:不开刀、不手术,无痛苦,告别手术刀的时代,打破传统高位结扎、剥脱术之苦。

二、自然美观不留疤痕:恢复如初、不留疤痕,治疗一周后,曲张部位可恢复到平滑肌肤的状态,且不会留下任何疤痕。

三、一次性治疗不复发:至今已为10000多例解除了痛苦,无一复发案例。

四、随治随走不住院:治疗迅速、随做随走、无需住院,做完即可离开。

五、杜绝并发症:中医自然疗法,非手术,无需切口,无创治疗恢复更快,治疗后不会出现任何并发症。

六、治疗范围广:完全做到了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分行业,无论病情急缓、病程长短,均可治疗。

下肢静脉炎-护理措施

1、发生下肢静脉炎,如属一般留置针应拔除,更换穿刺部位,发炎部位可给予热敷,症状应在3天内改善,若无改善迹象应通知医师评估是否细菌感染。

2、若PICC(外周静脉穿刺导入中央导管)发生下肢静脉炎,可先热敷,若属于机械或化学性下肢静脉炎,症状应可缓解,若症状持续,并无改善迹象,才需拔除。

3、若进行湿热敷、可利用湿热毛巾进行热敷,每次20分钟,一天4次。

4、若疑是细菌性下肢静脉炎,需通知医生进行导管针与血液培养,抽血培养需从其它静脉及导管内各抽取一支进行血液培养,以作为诊断的依据。

5、若有脓液,应培养脓性液体,需利用无菌棉棒进行;取样前,避免消毒皮肤以免影响细菌的培养。

6、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循环,进行修复。

7、若疑似化学反应,需记录。应依据静脉输液协会制订的记录方式进行记录,以达到护理人员判断标准的一致性。

8、避免再度穿刺已发炎的血管,发炎血管须等到症状完全复原,恢复弹性方可使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1:1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