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下山脱贫
释义

下山脱贫,是中央、省、市、县对于欠发达乡镇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的重要内容,也是上级政府在新时期扶贫开发、实现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重大举措和有效途径,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

简介

对于欠发达山区居住在高山、深山、远山的农户,缺乏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资源禀赋不足,交通十分不便,信息相对闭塞,生存环境恶劣,能否搬迁下山,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发展能力,实现异地脱贫奔小康?

尽管近年来,作为欠发达山区县下山脱贫奔小康工作成效明显,但由于多方原因,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

(一)农民搬迁下山的难度增大,成本增加。从调查的情况来看,能搬迁下山的,大多数是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户,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农户一时难以搬迁下山,再加上山下中心集镇村土地升值、土地指标严控等原因,搬迁成本逐年增加,生活在山上的农户更难以搬迁下山建房,落户移民点。

(二)农户思想观念相对落后,文化素质有待提高。农户大多世代生活在高偏远山中,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经济落后,受教育程度低,思想观念陈旧,生活方式守旧,习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方式,过着自给自足、量入为出的生活,下山后适应和融合过程慢。

(三)缺少技能,就业能力差。由于生活在山上的农户过着单一的耕种生活,受教育程度低,文化素质差,缺少培训,无论是发展效益农业,还是外出务工经商,没有一技之长,难以寻找一条致富路。

(四)下山脱贫点多,相对分散。从调查情况看,全县有230多个下山移民点,其中规模较大的,仅有120多个。部分移民点规模偏小,相对分散。

(五)下山脱贫资金有限、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由于下山脱贫点多,省市县扶持资金有限,但各类移民点的基础设施却必须一应俱全,因此下山脱贫点的资金相对分散,部分移民点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康居条件差。

对策和建议

对于欠发达山区县生存条件较为恶劣的高山、深山、远山(以下简称“三山”)的农户,如何搬迁下山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从近年来泰顺县的实践情况来看,采取优惠政策和多项措施,鼓励“三山”上的农户搬迁下山,进行异地脱贫是一个深受农户欢迎、投入成本小,成效显著的办法。但从实践上看,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如何正视并加以解决,下一步作为欠发达山区县的泰顺县应围绕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结合欠发达山区的实际,根据“小县大城关,小乡大集镇”的山区城镇化发展战略,深入推进下山移民工程,促进人口产业的集聚,加快实施欠发达山区县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具体的对策是:

(一)立足于“搬得下”,强化两项优化。

1、优化政策,加大对下山农户的扶持。通过制定完善落实政策,帮助农户在搬迁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把搬迁所需的成本降到最低限度,搭建好农户自觉迁移下山的台阶。凡是符合下山脱贫条件的农户,政府优先安排土地指标。

2、优化服务,为下山农户提供更多便利。进一步宣传和引导,削除农户的思想顾虑,激发他们搬迁下山艰苦创业的斗志,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创新工作机制,在项目立项、新村规划、子女入学、户口迁移、土地和建房审批等方面,提供“一条龙”、“一站式”服务,提高办事效率。

(二)着眼于“安得下”,转变三种方式。

1、搬迁方式由零星搬迁为主向整乡整村搬迁为主转变。坚持“政府引导、农户自愿、科学规划、整体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制定完善搬迁规划,对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的高山村、远山村、深山村,对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和村庄,对重点库区、自然保护区、重点水源保护区和村庄,要按照县里的行政区域调整和撤村并乡扩镇的要求,在基本完成零星搬迁的基础上,向整乡整村搬迁转变,有计划地分步实施,逐步进行“萎缩性”管理,让条件成熟的整村、整乡搬迁或跨乡镇区域搬迁。

2、安置地点由分散安置向集中安置转变。要改变以住脱贫安置点多、分散不集中的现状,引导支持下山农户向中心村、中心城镇迁移,做到“一步到位”,真正避免二次三次搬迁,使下山农户很快能共享城镇各项基础设施,提高生活质量。

3、资金投向由分散扶持为主向统分结合转变。在科学规划、合理调整确定下山移民点的基础上,要集中有限财力,加大对上规模、有发展空间、有发展潜力的脱贫小区基础设施投入,重点搞好小区内的水、电、路、通信等设施,完善配套功能,为集中安置搬迁的群体创造优美环境。

(三)着力于“富得快”,注重七个结合。

1、下山脱贫与推进城镇化相结合。要通过“整体规划、整体建设、整体迁移”,实现了整村整乡农户的下山脱贫与山下中心城镇化的互促互动、共进共赢。

2、下山脱贫与农民知识化培训相结合。通过政府买单、定点培训等方式,进行文化素质教育培训、单项技能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来料加工培训、“订单式、定向型”培训和择业技能培训,培养传统技术型、新兴产业型和现代服务型的农民,使下山农民掌握先进适用技术,成为工农业生产的技术骨干引路人和外出务工经商创业、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3、下山脱贫与劳务输出相结合。劳务输出已成为当地群众转移劳动力,快速致富的重要途径。

4、下山脱贫与发展来料加工业相结合。来料加工业是“两只手”的工业,是没有围墙的工厂,不需要大的资本投入,可以不离乡土而有效解决山区农民的就业问题。要充分利用温州平原发达地区工业经济兴旺、劳动密集型产业多,闲置劳力少、成本高,而泰顺是山区县,闲置劳力多、成本低。因此,要充分利用这一反差优势,发挥山海协作,大力从山外工业经济发达地区引进和发展来料加工业,出台政策、减免规费、优化服务,对来料加工项目的加工场所建设要优先安排用地指标、减免规费;对来料加工的负责人和经纪人要进行培训、扶持和表彰、奖励。

5、下山脱贫与发展加种养业相结合。农民搬迁下山后,要结合种养业,做好“山上”和“山下”两篇文章。要完善政策,鼓励下山的农户以租赁、承包、股份制经营等方式,整合迁出地的各类资源,对迁出地的农田、山林进行股份制、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引导农田、林木果业承包关系向大户流转,兴建山上的“绿色银行”,真正改变迁出地无人管理和资源闲置浪费现象;下了山的农户可以在山上发展竹林果木基地,在山下建加工厂,走“农户+基地+工厂”的农业产业化之路,带动农户发家致富。

6、下山脱贫与帮扶相结合。帮扶是推进欠发达地区低收入农户发展的一项有效举措,要结合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以提高低收入农户致富能力和收入水平为中心,以搬迁下山农户为重点,开展帮扶活动,加强与泰顺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的联系,积极引导他们反哺、回报家乡,与家乡的贫困村和下山的低收入农户挂钩结对,落实帮扶资金。

7、下山脱贫与救助保障相结合。对下山农户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把开发性扶贫与救济性扶贫结合起来,对那些没有劳动能力、生活最困难的农户,要采取低保、救济的办法,使他们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对下山的五保户则集中在当地城镇敬老院供养;下山农户要纳入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住房保险、农业保险,实现了应保尽保,从而提高农户抗风险能力,使农户生病、房子倒塌、农业受灾有救助、有保险、有理赔。对一时迁不下山的低收入农户,要结合县里实施的贫困户危房改造工程,鼓励农户下山建房,予以优先照顾、安排土地指标、落实危改补助资金。此外,对迁下了山却一时建不起房的特困农户,当地政府可集中建廉租房和民工公寓,低价租给农户居住。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8 10:1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