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下涝坝乡 |
释义 | 概况下涝坝乡位于巴里坤县城134公里处,以牧业为主,自然条件恶劣,一年中冬季长达8个月,夏季4个月降雨量少,约为10-15毫米,受自然条件及地理位置的约束,主要靠传统的放牧方式和定居、半定居生活为生。 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下涝坝乡于1984年初建乡,乡政府设在下涝坝村,因峡谷小溪下游筑有一蓄水塘坝而得名。下涝坝乡位于巴里坤县城偏西北128公里处,东连萨尔乔克乡,南接哈密市,西毗木垒县,北邻大红柳峡乡。省道303线哈—巴—木—乌公路贯穿全境。该乡地处北纬43.5°,东经92°,行政区划面积2474平方公里。乡辖2个村委会:下涝坝村、小红柳峡村,6个自然村,总人口1061户5968人(其中哈萨克99.9%)、(少数民族3150人)。境内有效草场面积370万亩,完成总播面积5340亩,其中:套播小麦3000亩,饲草料5242亩,以土豆为主的经济作物98亩。位于中纬高寒地区,四季不分明,只有冷暖之分,无霜期110天,年降水量150毫米,气温日变化大,年平均气温3℃,年均日照时数3100—3400小时,年均大风天数15天,年均风速4.5—5.1米/秒。重要的动物资源有雪豹、鹅喉羚等。 辖区下涝坝乡辖2个行政村,5个生产点,一所重点寄宿制中小学,共有1164户,6848人,其中学生占984人。 总耕地面积为5430亩,人均耕地面积约为0.8亩,年终牲畜存栏数为82000头(只),人均13头(只),农牧民经济收入非常低,县及有关部门根据我乡实际情况将我乡例为贫困乡之一。 巴里坤县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位于天山东段北麓。东与伊吾县毗邻,西与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相连,南与哈密市相接,北与蒙古国交界(边境线长305公里)。东西长276.4公里,南北宽180.6公里,总面积3.84万平方公里。辖2镇、10乡,47个村民委员会。境内驻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哈密农场管理局2个农(牧)场。县城距乌鲁木齐市709公里。1995年末总人口为10.08万人,其中哈萨克族占28.43%,汉族占69.78%,其他民族占1.79%。 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西部、南部为天山山脉,中部为北天山及丘陵山区,由西向东倾斜形成起伏不平的波浪式谷地,东部、北部为平原地区。水资源主要来自冰川融水和山间泉水。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气温变化剧烈,南北气候差异明显,降水量分布极不均匀,年均气温3.6℃,年均降水89毫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