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下蒋村 |
释义 | 1、湖南省永州市道县祥霖铺镇下蒋村下蒋村5个村民小组,205户,771人,党员28人,耕地面积1210亩,其中水田816亩,旱地394亩,山林2500亩,其中育林1680亩。2005年人均纯收入达4112元。 一是农村经济发展加快。规划脐橙面积2500亩,现已开发1800亩,已挂果面积596亩,2005年脐橙产量40万斤,产值达51万元,仅此一项人均增收600元。发展养猪大户26户。2005年全村出栏生猪1800头,纯收入18万元,仅此一项人均比2004年增收215元。该村还大力发展家禽养殖业,实施养鱼养牛综合开发。 二是基础设施得到完善。多方筹集资金136.5万元,硬化村道6公里,新修机耕道12公里,修水渠10.5公里,建河坝1处,水渠清淤4500立方米。通电、通讯设施完善。全村新建房48栋,建沼气池36口,脏、乱、差问题得到解决,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 三是精神文明同步发展。该村切实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村务民主公开,两年来无违反计划生育,无治安刑事案件,无集体上访事件。 2、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万田乡下蒋村万田乡下蒋村共有235户农户,672人,其中中共党员8人。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其中以务农为主279人,91人外出务工。农民人均收入5235元,其中人均收入在1500元--2500元的有44户,98人;人均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有2户。 村民主要以种植柑橘为主要经济收入,规模生产250亩,很多村民还发展蔬菜种植,共285亩,部分农户还种植雷笋。村里有来料加工经济人一名,主要加工生产串手项链,年发加工费总额13万元,本村来料加工从业人员共40人。村里共有低保家庭16户,28人。 3、湖南省永州市江华县桥头铺镇下蒋村下蒋村位于江华瑶族自治县桥头铺镇的西北端铜山岭脚下,地处千里瑶山北大门。与江永和道县交界。距县城沱江仅二十余里。现辖3个自然村和20个村民小组,共610户2658人,党员47名。全村总面积12179亩,其中水田1570亩,旱地406亩。下蒋村资源丰富,交通十分便捷。 2006年被确定为江华瑶族自治县新农村建设的重点示范村和湖南省扶贫开发重点村。市委宣传部和省国税局建整扶贫工作队进驻该村以来,在省国税局、市委宣传部等扶贫后盾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重大成效,2007、2008连续两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新农村建设考核中获得一等奖。 一是产业发展来势喜人。该村2009种植烤烟200亩,发展纽荷尔脐橙种植500亩,在果园中套种黑美人西瓜200亩;现已规划1000亩瑶山雪梨基地,年底开工建设。二是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近几年来,在新建村级组织活动中心、硬化道路、安装自来水以及果园灌溉设施等方面共投入资金165万元。三是村民新居建设进展顺利。占地231亩的农民新村,规划建房182户,现已完成或正在开工建房 80户。村民们充分利用废弃茶园地等荒山扩改开发果园基地,使之成为新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的亮点。近年来,下蒋村在省、市、县惠农、扶贫政策引导下,依托207国道、洛湛铁路和道贺高速通过的天然优势,下蒋村新农村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已成为全县新农村建设典范。村民的民主意识强烈,关心村务,敢于维护自己的权益,对村支部村干部的工作有较高期待和要求,对当前新农村建设有较高期望,对党和中央的富民政策非常拥护和支持,如取消农业税,实行种田补贴,对农民的医疗保障、最低生活保障等较为满意,总的来说,对当前农民的生产生活状态比较满意。 2009年10月,永州市委宣传部和省国税局建整扶贫工作队对下蒋村进行了细致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发展特色产业的重要规划,并借助江华县大路铺镇琅下村开发“六月香”瑶山雪梨基地的成功经验,在下蒋村新建一个1000亩的瑶山雪梨基地。这一项目规划出台后,该村村支两委即积极行动起来,选地点、测土壤、筹资金、出劳力,主动配合工作队进行项目实施工作。最后该村选择土壤质地较好,临近铜矿道路边的老茶山为果园扩改基地。近5个多月来,通过各级政府及建整扶贫工作队和村民的共同努力,投入近100万元的梨园基地开垦、苗木栽植已基本完成。如今,梨园基地水利基础设施、道路设施、梨园管理等各项设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果树栽培技术专家说,相信过两年,在这里就会看到“花山花海花世界,玉天玉地玉乾坤,满村梨花扑鼻香,六月香梨枝满头”的亮丽风景。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