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下红岩村 |
释义 | 村情概况下红岩村隶属于光华乡水井行政村,属于山区。位于光华乡东边,距离水井村委会1公里,距离光华乡4公里。国土面积有950亩,海拔1700 米,年平均气温24℃,年降水量 毫米,适宜种植玉米、水稻等农作物。有耕地140 亩,其中人均耕地 0.83亩;有林地 700亩。全村有农户36 户,有乡村人口168 人,其中农业人口167 人,劳动力105 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07 人。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7.7264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90 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40 亩(其中:田60 亩,地80 亩),人均耕地0.83 亩,主要种植 玉米、水稻等作物;拥有林地700 亩,其中经济林果地 15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89 亩,主要种植青椒 等经济林果。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通电 、通电视 、通电话,无路灯。全村有36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有34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28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94%和78%);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0户(分别占总数的56%和28%)。 该村到乡道路为山 路;进村道路为土路 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25 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4公里。 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80 亩,有效灌溉率为 57%,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8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48亩。 该村到2006年底,农户住房以 土木结构住房为主,有 36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7.73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0.64万元,占总收入的60%;畜牧业收入5.36万元,占总收入的30%(其中,年内出栏肉猪65头,肉牛4头,肉羊44头);林业收入1.20万元,占总收入的7%;第二、三产业收入0.53万元,占总收入的 %;工资性收入3.00万元,占总收入的20%。农民人均纯收入890.0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3.0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4人(占劳动力的4%),在省内务工1人。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售往县内。2006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0.8863 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 5%。该村目前正在发展青椒 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 青椒产业。拥有专业合作组织 1个,其中,已登记注册1个。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36 户,共乡村人口 168人,其中男性92 人,女性 76人。其中农业人口 167人,劳动力110 人。该村以傈傈族为主,其中傈傈 族 167人,汉 族1 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62 人(人员名单附后),参合率97 %。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 乡(镇)卫生院,距离村委会卫生所1 公里,距离乡卫生院 4公里。该村无垃圾集中堆放场地,无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人畜混居的农户36 户,占农户总数的100%。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水井小学,中学生就读到光华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4 公里,距离中学 4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5 人,其中小学生2 人,中学生13 人。 村务公开该村设党小组1个,党员总数7人,党员中男党员7 人。该村设有团支部1个设在村委会,团员1人。 该村到2006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36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40.00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等方式公开。 发展重点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道路交通不便,人们出行困难,水利灌溉设施不足,人畜饮水困难。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加大青椒种植面积,计划再增加200亩;加强畜种改良,准备引进良种种猪10头。 云南省华坪县船房傈僳族傣族乡下红岩村村情概况下红岩隶属于船房傈僳族傣族乡船房村委会,属于山区。距离村委会6.00 公里,距离乡政府6.00公里。国土面积0.64平方公里,海拔1,600.00米,年平均气温18.00 ℃,适宜种植花椒、蚕桑、山药等农作物。有耕地75.00亩,其中人均耕地1.00亩;有林地380.00亩。全村有农户16户,有乡村人口75人,其中农业人口75人,劳动力4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38人。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8.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00.00元。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务工为主。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75.00亩,人均耕地1.00亩;拥有林地380.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7.5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10亩,主要种植花椒等经济林果;荒山荒地200.00亩,其他面积300.00亩。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水、电、电视、电话四通。全村有13户通自来水,有6户饮用井水,有16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有16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13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7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7户。 该村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6.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6.00公里。 该村到2006年底,有16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8.5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4.50万元,占总收入的34.8%;畜牧业收入2.00万元,占总收入的17.3%;第二、三产业收入2.00万元,占总收入的17.3%;工资性收入3.00万元,占总收入的26%。农民人均纯收入600.0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务工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3.0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6人,在省内务工6人。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16户,有乡村人口75人,其中男性40人,女性35人。其中农业人口75人,劳动力43人。该村以汉族为主。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 距离村卫生所6公里,距离乡卫生院6公里。该村人畜混居的农户16户。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船房中心校,中学生就读到船房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6.00公里,距离中学6.00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5 人,其中小学生3人,中学生2人。村务公开 该村到2006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16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75.00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 发展重点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人居环境差,宅基拥挤;公益事业基础建设薄弱,人畜饮水水源不足,饮水管网严重老化,急需改造;农村电网没有进行农网改造,用电安全难以保证;乡村道路晴通雨阻;村内道路硬化程度较低,需要完善;村内排水沟渠、垃圾池、公厕、文化娱乐场所等急需建设,村容村貌差,须待整治,群众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发展畜牧业及二三产业。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目标,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群众思想文化整体素质的提高,大力推广农村实用科学技术,积极发展农村蚕桑、种植产业,努力提高牲畜养殖科学技术含量,提高养殖效益。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