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峡口镇 |
释义 | 1 重庆市南岸区峡口镇峡口镇为一地名,在我国重庆市、浙江省和甘肃省等多地都有同名乡镇,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以及当地政策规划不同,在发展建设方面,各个乡镇存在差别。 ◎ 重庆市南岸区峡口镇峡口镇位于南岸区北部,镇驻地大兴场,辖区东与广阳镇接壤,南邻迎龙镇、长生桥镇,西连南山街道,北濒长江,幅员面积23平方公里,距区政府8千米。全镇辖2个城镇社区、9个行政村,户籍人口6166户16987人,其中农业人口14687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镇。盛产柑橘、枇杷、各类花卉苗木和多种长江鱼。 ◎ 沿革1953年建大兴乡,1958年为涂山公社大兴管理区,1961年复乡,1992年撤乡建峡口镇。位于区境东北部,长江南岸,距区府8公里。面积31.6平方公里,人口1.8万。有公路在此交会。水上设有码头,客轮可直达渝中区。辖西流、大兴、五星、大石、大田、柏林、上坝、高峰、胜利9个村委会和广阳坝、大兴正街、大兴一村3个居委会。企业以建材、建筑、运输、机械、化工、加工等行业为主。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蔬菜。 ◎ 代码500108105:~001大兴场社区 ~002广阳坝社区 ~200西流村 ~201大石村 ~202大田村 ~203柏林村 ~204大兴村 ~205五星村 ~206上坝村 ~207高峰村 ~208胜利村 2 浙江省江山市峡口镇峡口镇位于江山市域南部,距市区31公里,距衢州市区71公里,辖区东连石门张村2乡镇,南接保安、廿八都2乡镇,西交江西广丰县,北界凤林、石门2镇,全镇总面积204.7平方公里。 峡口镇历史悠久。新石器时期人类就在峡口周围地区繁衍生息,镇域的肩头垄、古城山有商周时期的文化遗迹。北宋时峡口属须江县江山乡三公里;南宋时属江山乡廿七都;明代和清初,属江山乡三公里一图。清雍正时改为江山乡峡口庄,雍正十三年(1735年)衢州府奉文在此设峡口同知署,俗称衢州府二衙门。宣统二年江山县改为23个自治乡镇,峡口为自治镇之一。民国28年改为峡口署区,峡口镇属峡口区,34年,文溪、清湖、淤头三署区栽撤,保留峡口署区,峡口仍为镇制,属峡口镇。解放初期,改为峡口乡。1953年改为峡口镇。1958年改称为峡口人民公社。1961年改为峡口区。1983年实行政社分设,改为峡口乡。1985年复改峡口镇。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后,峡口镇由原王村乡、三卿口乡、峡口镇扩并而成,2005年10月与原大峦口合并为新的峡口镇。 全镇有12400户人口41927人,下辖47个行政村(348个村民小组)和1个居委会。耕地面积21735亩,山林面积247086亩。有65个党支部,1530名党员。205国道纵贯南北,正在实施的黄衢南高速公路穿镇区东南而过,素有“入闽咽喉”之称。峡口商贸活跃,有峡口、大峦口、王村、广渡等到4个设墟的地方,是浙、闽、赣三省交界处的商贸大镇和文明古镇。镇辖区内有峡口水库,上游有省大二型的白水坑水库,为须江源头。大峦口片素有“杨梅之乡”的称号;广渡片“万亩竹海”。1998年被列为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之后,又于2000年被列为省中心镇,先后被授予“衢州市卫生镇”、“省级绿色小城镇”和“省体育先进乡镇”, 2001年又被衢州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村镇”和“衢州市蜜蜂之乡”等荣誉称号。 2005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92亿元,同比增15.1%;工农业生产总值7.1亿元, 工、农业产值分别达到5.99亿元和1.11亿元,同比分别增9.5%和6%;农民人均收入达到5541元,比上年增9%;计生率达97%;财政收入稳中有升。 ◎ 投资环境好中求优招商引资难中求进。2005年,坚持按照“放眼全国、对接贺村、挖掘本地”的要求,充分发挥本地产业、人才、资源和区位优势,进一步转变作风,增强服务项目工作观念,提高服务质量与水平,使投资主体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针对项目建设存在的规划、征地、资金等问题,主动为业主跑立项、跑审批。相继引进了志康机制炭等12家企业,协议引进资金525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4683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312%。一是抓土地、项目申报。抓牢黄衢南高速公路建设的机遇,做好高速公路峡口互通口规划和白干淤铸造、制锁等规模企业搬迁规划及土地申报工。二是抓项目协调。对已申报的投资6500元的江广公路等项目,主动协调市发改局重点办等有关部门及时包装、上报,力争早日立项,尽快审批。 ◎ 工业经济紧中求升“三产”稳中有升。有工业企业614家,完成工业增加值1.7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9.3%;产品销售收入5.8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8%实现利润总额118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18%;有规模以上企业数10个,工业企业用工人数4350人。峡口镇镇区兴华北路、迎宾路等3条商业街已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辐射保安、凤林等周边乡镇10万人口的区域商贸中心,区位、商贸等优势明显,墟日经济繁荣。 ◎ 农业基础得到夯实生态效益明显提升。一是抓好农田水利建设。投资近700万元,完成姜村弄等3个村的土地整理项目和王村等11个村的350亩建设用地复垦项目的立项报批,完成新周等村500亩造田造地项目的立项;全面完成了前弄尾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配合峡口水库管理局做好东干渠改造工程等。二是发展生态农业。发展以白菇为主的短平快种植项目,抓好粮食生产,大力发展畜牧业,同时,高度重视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三是主抓生态林业。抓好4.9万亩毛竹高产示范基地建设与千亩绿化苗木基地建设。做好“竹”文章,做到山上种竹,山下搞竹制品加工,山外拓展竹市场。完成300亩的竹加工园区已完成规划、报批和土地征用等工作,有几家企业已落户。 ◎ 重点工程、集镇和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一是黄衢南高速公路峡口段自姜村弄村起至三卿口村止,沿线涉及三卿口、元通安、定村、姜村弄等18个行政村,在我市境内线最长(14KM,占全市1/5),征迁面积最大(1080亩,占全市1/8),迁移坟墓最多(1004穴,占全市1/3),拆迁户最多(126户,占全市1/3),安置户最多(103户,占全市1/3),拆迁企业最多(7家,占全市1/2),我们按时完成了征地、青苗补偿和房屋征迁等工作,确保工程无障碍施工。二是集镇框架继续拉大,集镇规模上档次。完成王村大道半幅路面的硬化,信用大楼基本建成,工商大楼正在建设,六中路口等国有土地出让顺利出让。三是抓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建设等生态镇建设。完成建新、子里安、定村、天堂、新周等7个村路面硬化工程,完成柴村、新村等6个村“路灯亮化”工程,完成上西坑、广渡等6个村“卫生洁化”等,完成上埂、天堂2个村的重点村整治工作。 ◎ 社会事业统筹全面发展,各项工作如期完成一是“平安乡镇”建设。重视安全生产和矛盾排查调处工作,配合市司法局、市法院,完成人民调解与诉讼调解良性互动活动在峡口的试点,为打造平安江山,构筑和谐社会,为我市跻身全国两百强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峡口与原大峦口乡行政区划调整顺利完成,镇村工作有序开展,群众生产生活稳定。三是下山启脱贫点启动,11个村的村委办公楼建设、万名农民素质工程、社会保障、新型合作医疗和计划生育等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下山启脱贫点启动;定村的挂牌仪式隆重举行;11个村的村委办公楼建设、社会保障、新型合作医疗、计划生育等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四是民兵预备役和征兵工作连续6年被市评为先进单位,科教、文化、卫生、体育等工作,共青团、妇联、计生协会等群团组织,充分发挥好作用。 ◎ 政府职能和党的建设扎实推进一是扎实做好第二批先进性教育工作。组织5个支部的105名党员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二是全面完成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三是结合行政区调整,加强干部队伍管理,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四是落实组织工作,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峡口镇一处自然景观:峡里湖 位于峡口镇,江山港上游,一个依高山峡谷而建成的人工湖。两岸青山环绕,岸线绵延曲折,波光流影,引人入胜。泛舟垂钓,其乐无穷。湖外的峡口镇,距江山市区41公里,地理条件优越,江山港和205国道傍镇而过。此镇有得天独厚的消暑降温条件,夏临此地,犹入清凉世界。其得天独厚之处有三,其一是令人惊奇的"峡里风",酷暑期间,每到夜晚神奇的峡里风便彻夜劲吹,凉爽宜人;其二是镇旁建有峡口水库,东西两条干渠及众多支渠绕流全镇,库深水冽,沐身浴休,冰肌彻骨,人到渠边,暑消汗止;其三是全镇林木茂盛,拥有林地33513亩,林木总蓄积11651立方米,常年枝繁叶茂,绿荫翠盖,身入其间,凉爽无比。夏季日平均气温仅29℃,是理想的消夏避暑胜地。湖西北的肩头垄和古城山留有商周文化遗址。湖边有三卿口古瓷村,至今还保存着宋代窑作坊,在上海博物馆里用了100平方米展示了古瓷村原始风貌的微缩模型。 3 甘肃省临洮县峡口镇峡口镇位于临洮县城以北,地处闻名省内外的“马衔山”脚下。北与榆中县接壤,东邻站滩乡,南连新添镇,西靠上营乡,整个地势东高西低,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南北长30余公里,东西宽25公里,总面积205.74平方公里,海拔2200_—2600米之间,年降雨量为300—400毫米,年平均气温3.6℃,无霜期为80—120天。 ◎ 历史沿革峡口镇,因境内有“石景峡”,镇政府驻峡口村为名,解放初属上营乡所辖,1951年属(上营)所辖,1958年公社化时属上营公社所辖,1961年成立峡口人民公社。“文革”期间改名红峰公社,1972年仍恢复“峡口公社”。1983年更名峡口乡,2001年撤乡建镇为峡口镇。现辖:峡口、新集、党家墩、马家岔、凡家岭、陆家湾、大咀、学校湾、大山、普济寺、上王家、张郭家、庙湾13个行政村。 峡口镇位于临洮东北部干旱山区,是全县马铃薯种植大镇,年平均气温6℃,海拔2200米,辖13个村,101社,3619户,16496人,耕地面积67550亩,人均耕地4.09亩,2006年年底人均纯收入1750元。 ◎ 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峡口镇镇党委、镇政府立足本镇镇情实际,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经济发展的“切入点”,提出了“洋芋强镇、畜牧富民、市场带动、劳务增收”的经济发展思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以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地方经济,经过几年的努力,全镇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目前已形成了南北二山两个万亩优质洋芋种植基地、马家岔村千亩地膜洋芋种植基地、党家墩、新集村千亩地膜辣椒套圆葱种植基地、大势肉牛育肥基地和正大养猪基地;小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目前完成主街道1000米长、24米宽的油化硬化绿化亮化任务,完成投资1000万元镇区主街道两侧1公里二层以上商铺建设;完成投资35万元、建成占地33亩的大型洋芋交易批发市场,将峡口建设成为峡口镇及附近2万余群众政治经济中心,成为周边地区的销售和购物中心。 近年来,镇党委、镇政府狠抓小城镇建设,在三年时间内里,坚持走“一年拆,二年盖,三年一个大变样”的路子,以创造富有地方特色和浓郁田园气息的现代化小城镇为理念,把峡口镇建成临洮县具有较强辐射效应和带动能力的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镇为目标,小城镇建设已大有成效。完成了镇区主街道1000米长、24米宽的油化硬化绿化亮化任务,完成镇区主街道两侧信用社、供销社、粮站、峡口小学及私人投资二层以上商铺建设,完成投资35万元、占地33亩的大型洋芋购销市场。 ◎ 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峡口镇地处临洮东北部上营、新添、连湾、站滩、沿川子和兰州市榆中县中心,区位优势明显,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省道甘大公路穿境而过,距兰州、甘草、定西火车站铁路运输仅有5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境内有秦长城遗址,内有是始建于大明洪武二年(1369年)的石景峡风景区,是经商、休闲、度假的好地方。 ◎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非公经济发展迅速2004年实现经济总量4000万元,2005年实现经济总量5000万元,2006年实现经济总量8000万元;全镇2004年个体工商户40户,私营企业1家,到2006年个体工商户达100户,私营企业15家,实现非公产值1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500元增到1750元。 ◎ 产业优势突出全镇目前以种植业和畜牧养殖业为主,种植业以洋芋种植为主,已形成了50000亩的优质洋芋种植基地。马家岔村千亩地膜洋芋种植基地和党家墩、新集两村的千亩地膜辣椒套圆葱基地。2007年全镇共完成无公害马铃薯种植50000亩,畜禽养殖达3万头(只)。 ◎ 市场带动能力强近年来,镇政府多方筹措资金和大力吸纳社会资金100多万,建成该占地33亩,年洋芋交易量达35万吨,服务管理人员21人,面积达5000㎡的洋芋交易贮藏棚(库)25座,电子磅秤2座,大门1座,围栏150米,市场办公室200㎡,客商住宿15间,280㎡,的市场一处。目前,已有50名致富带头人进入市场从事管理及洋芋营销,并解决550多名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洋芋中心镇初具雏形。 ◎ 综合发展条件优越全镇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断得到改善和加强,县列峡口村、上王家村的新农村建设进展顺利,社会综合治理和两个文明建设不断得到加强。 4 陕西省西乡县峡口镇◎ 基本概况峡口镇位于陕西西乡县西南部,距离县城23公里,东经107°15′—108°15′,北纬32°32′—33°14′。东邻柳树镇,南界左溪乡,西接骆家坝乡,北连沙河镇,总面积94.5平方公里,总人口1.54万人。海拔在450米—1400米之间,山区丘陵面积占84.2%,平川占13.4%,属亚热带半湿润季风区,年平均气温14.4℃,年平均降水量923.5毫米。2006年,完成农业总产值3031万元,乡企总产值26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78元。 ◎ 区位特色峡口镇驻地属原贯山区公所所在地,镇辖峡口、文贯两个集镇,人口居住集中,金融、公安、工商、法庭、林业、土地、电力等部门均设有驻镇站所,政治文化集中,商贸流通活跃。峡骆路、峡大路、贯沙路三条县级公路横贯境内。通村水泥路7条24公里贯穿8个行政村,程控电话,联通、电信信号稳定,可谓通讯方便,交通便利。全镇没有无电区。 ◎ 自然条件峡口镇处于峡河下游、牧马河上游,气候温和,土质肥沃,水利便利,有丰富的农业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境内盛产水稻、小麦、玉米、茶叶、核桃、板栗、大理石、石膏等农作物和矿产.拥有亚洲最大石膏矿。 ◎ 特产茶叶特别是茶叶已成为全镇的支柱产业,生产历史悠久,目前,茶园面积已发展到18180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420亩,投产园达到1万余亩,建有茶叶加工企业51个,年产茶500余吨,产值1500余万元,是全县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在县上举办的6届茶叶节上先后获奖97个,其中金奖15个,银奖20个,铜奖27个,优质奖18个,质量认证书16个,西部交易会炒青金奖1个,取得了良好成绩。在今后的产业发展中,镇党委、政府明确指出茶叶是主导产业中的重中之重,要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一是在巩固现有茶园面积的基础上,千方百计争取项目,筹措资金,力争每年新发展200—300亩良种茶园,进一步壮大基地规模。到2012年,力争新建茶园累计2000亩以上。二是进一步加大茶园管理力度,加快低产茶园改造步伐,提高茶叶质量和效益。到2012年,力争低改茶园累计达到5000亩以上。三是大力提高科技兴茶水平,学习先进技术,引进先进设备,引导茶农科学施肥、除草、杀虫,禁用不符合要求的农药,确保茶叶生产“绿色、环保、无公害”。四是扩大招商引资,加快茶园产权制度改革,力争在2012年前建成投资1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累计达到五户以上,用3—5年时间,将有条件的集体茶园采取“拍卖、转让、股份制”等形式,进行产权改革,明晰责、权、利关系。五是加快新品开发,塑造自主品牌。以江榜村列入全省“一村一品”茶叶示范村为契机,抓住政策机遇,联合县内外企业开发青茶、红茶、黑茶、茶粉、茶食品等新品,丰富茶叶品目,力争用2—3年时间,打造出峡口自己的“品牌”,形成优势,提高效益。六是依托项目带动,对规模较大的茶园实施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扩大生态旅游观光茶园面积,提高综合效益。同时境内还有甘甜可口的温水泉、惊险奇异的白龙洞、闻名省内外的拱北清真寺、风光宜人的杉树林,满目春翠、暗香袭人的生态茶园等旅游资源亟待开发。 ◎ 领导班子吴义林:党委书记,主持党委全面工作。 张永长:党委副书记、镇长,主持政府全面工作,负责财政、审计工作。 王克强:人大工作主要负责人,主持镇人大工作、交通工作。 李涛:党委副书记,分管党群、组织人事工作、宣传工作、纪检监察、负责信访、公共安全、负责机关效能工作。 张祥莲:副镇长,分管乡镇企业、招商引资和环保、安全生产、劳动就业与保障工作、广播电视、文化、旅游工作。 岳玉庆:副镇长,分管计生工作,负责人口计生、工作。 5 湖北省兴山县峡口镇峡口镇地处兴山南大门,位于香溪河流域中下游,毗邻长江,是三峡库区兴山县淹没之首,其地理东邻水月寺镇,西接高桥乡,北抵高阳镇,南通秭归县,南北长 17公里,东西宽20公里,距古夫新县城31公里,南距长江34公里。 全镇国土面积 217平方公里,辖1个居委会15个行政村,92个村民小组,共10507户27923人。现有耕地面积27040亩,其中水田8220亩,旱田18820亩,人均耕地1.1亩。 峡口属三峡库区移民镇,涉及 11个行政村30个村民小组,人口800户3201人,淹没房屋面积12.371万平方米。全镇淹没土地3131亩,其中水田694.7亩,旱地475.7亩,园地1960.6亩,镇直机关38个,房屋86118.14平方米,干部职工659人,镇属企业10家688人,房屋面积16570平方米。 全镇自然资源丰富,有煤炭、硅石、萤石、红色花岗岩等丰富的矿产资源。煤炭年开采能力 20万吨左右,其它矿产及水能资源都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 近几年来,全镇确立了建设沿线民营经济走廊、发展名优特色农业区、开发十里黄金水道、建成开放型经济名镇的发展思路。 2005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9971万元,比上年增7%,其中工业产值7600万元,农业产值12371万元;财政收入560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2627元,比上年增8.2%;粮食产量12884吨;油料产量1475吨;柑桔产量10500吨;生猪出栏54783头。2006年,全镇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牢牢把握发展机遇,紧紧围绕移民搬迁、结构调整、项目建设三大重点,不断开拓创新,确保全镇“三个文明”同步发展。充分利用区位优势,突出发展交通运输业、饮食服务业和商品流通业,把峡口建成兴山的农副产品集散中心、货物中转中心、水陆客运中心。 三峡库区湖北兴山县峡口镇离高阳老城13公里,距长江西陵峡香溪入江处(秭归县香溪镇)21公里,解放前是通往兴山、房县、保康和神农架的南大门。 峡口古镇依香溪河而建,天井屋、石板街、吊脚楼,属清代建筑群落。溪水清澈见底、游鱼可数,哗哗的流水伴随着纤夫高亢、古朴的船工号子,另有一番情趣。峡口盛产一种名叫“马尾松”的优质煤,长江水道出入川汉的大小客货轮到了香溪口必须用木船到峡口运此煤作燃料,所以每天晚上,有近百只木船停靠峡口。百余户人家的小镇当时商业店铺达28家,经济十分繁荣。 峡口镇位于三峡水库淹没线下,峡口人搬离了世代居住的老家,那些吊脚楼古居早已荡然无存了。新的峡口镇靠山而建,今年大坝要下闸蓄水,兴山县在峡口修建的两座客货运码头也即将落成,新镇修起了四通八达的公路。峡口将成为兴山县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港口,一座更加繁荣、更具现代化的南大门,一座建在通往神农架、昭君林的黄金旅游线路上的旅游新镇。 6 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峡口镇峡口镇位于青铜峡市东南部,距市政府20千米。辖1个居委会、12个行政村。秦渠、汉伯渠从境内穿过。青(铜峡)吴(忠)、余(桥)候(桥)公路纵贯过境。有始建于1902年的清末名将董福祥住宅——董府又名宫保府。鸿乐府是中国伊斯兰教哲赫忍耶门宦教主聚居地。 [代码]640381105:~001团结新村居委会 ~200西滩村 ~202谭桥村 ~203汉渠村 ~204赵渠村 ~205闫渠村 ~206巴闸村 ~207任桥村 ~208沈闸村 ~209郝渠村 ~210草台子村 ~211跃进村 ~212新田村 [沿革]1960年前属原金积双闸公社,1960年划入青铜峡市,置峡口公社,1984年析峡口乡,1994年建镇。1997年,面积80平方千米,人口2.4万,回族约占61%,辖谭桥、西滩、汉渠、赵渠、闫渠、巴闸、任桥、沈闸、郝渠、草台子10个行政村。2006年辖团结新村居委会,西滩、东滩、谭桥、汉渠、赵渠、闫渠、巴闸、任桥、沈闸、郝渠、草台子11个行政村。 2006年10月27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将青铜峡水库湿地保护区延伸至中宁县境内的部分及中宁县白马乡新田、跃进两村的80.2平方千米左右的土地划给青铜峡市,撤销原自治区环保局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保护区工作由青铜峡市人民政府担负。12月30日,青铜峡水库湿地自然保护区行政区划调整交接仪式在青铜峡举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