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细毛仙菜 |
释义 | 细毛仙菜的藻体高约1.5~2.5 mm;很少双分枝;顶端稍弯曲;皮层仅限于节部。其生于低潮带礁盘内珊瑚体上,或附生于其他藻体上。 中文学名:细毛仙菜 拉丁学名:Ceramium camouii 门:红藻门 Rhodophyta 目:仙菜目 Ceramiales 科:仙菜科 Ceramiaceae 属:仙菜属 Ceramium 种:细毛仙菜 模式标本产地:美国特纳岛(Turners Island) 命名人及时间:E. Y. Dawson 1944 形态特征藻体高约1.5~2.5 mm。很少双分枝,偶尔产生次生侧面分枝。顶端稍弯曲,顶端细胞显明,第一次分裂后的细胞立即向几个方向分裂,皮层仅限于节部,皮层带稍膨大,由2~3行细胞组成,直径66 μm,高25~40 μm;节间下部长、上部短,直径55~60 μm,长150~160 μm;皮层细胞生出细长早落性毛,长约80~85 μm。未见生殖器官。 生活习性生于低潮带礁盘内珊瑚体上,或附生于其他藻体上,如法囊藻(Valonia sp.)、叉珊藻(Jania sp.)。 分布范围太平洋:中国海南西沙群岛。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班达。 分类学史道森(Dawson,1944)在加利福尼亚特纳岛采到的模式种标本,定为新种报道,1950年又在下加利福尼亚采到该种。伯基森(Boergesen,1952)在毛里求斯采到该种标本也作了报道。 分类特征中国学者检查了西沙群岛的海藻标本,只在1975年5月的液浸法囊藻和叉珊藻的藻体上见到该种标本。其后分出二号营养体标本,未见到具有生殖的藻体,但参考和对照了记载的特征,完全相同,标本虽少也能定为该种。该种为稀有种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