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细裂耳蕨 |
释义 | 基本内容种中文名:细裂耳蕨 种拉丁名:Polystichum wattii (Bedd.) C. Chr. 科中文名:鳞毛蕨科 科拉丁名:Dryopteridaceae 属中文名:耳蕨属 属拉丁名:Polystichum 国内分布:产云南西北部怒山、高黎贡山及其西侧的独龙江河谷、西藏东南部(墨脱)。 国外分布:缅甸北部和印度东北部也有。 中国植物志:5(2):176 产地分布产云南西北部怒山、高黎贡山及其西侧的独龙江河谷、西藏东南部(墨脱)。缅甸北部和印度东北部也有。 形态特征植株高30-85厘米。根状茎短而斜升至直立,顶部及叶柄密被开展的大鳞片;鳞片深棕色,卵形或长卵形,长达1厘米,宽达5毫米,顶端渐尖,边缘浅啮蚀状。叶簇生;叶柄禾秆色,上面有阔沟槽,长3-25厘米,基部直径1-4毫米;叶片椭圆披针形,长20-60厘米,中部宽3-20厘米,基部宽2-7厘米,顶端渐尖,三至四回羽状细裂;羽片25-40对,大多互生,略向上斜展,无柄,披针形,常略向上弯弓呈镰刀形,中部的长1.5-13厘米,宽0.5-2厘米,顶端渐尖至尾状长渐尖;小羽片斜卵形,互生,略向上斜展,有短柄,顶端急尖,基部上侧的1片稍大,与叶轴平行或覆盖叶轴,基部下侧的与叶轴成钝角斜展,中部羽片有5-15对;二回小羽片斜方形或倒卵形,顶端急尖或略钝,无芒刺状锐尖头,基部有短柄或狭楔形下延,基部上侧的1片较大,顶端叉状浅裂或羽状全裂形成1-2对几完全分离的倒卵形裂片,其余的全缘或有2-3个浅裂片;叶脉不明显,每裂片1条,达顶尖。叶薄草质,干后绿色或深绿色,上面色较深;叶轴禾秆色,疏被棕色的线形小鳞片,上面有沟槽;羽轴绿色,上面有沟槽,下面也疏被棕色的线形小鳞片。孢子囊群小,生于小脉背部,位于二回小羽片或裂片中部;圆盾形的囊群盖小,棕色、全缘,宽度约为裂片的1/2。孢子极面观椭圆形,赤道面观半圆形,周壁褶皱形成网状纹饰,有的网脊不连续。 生长习性生海拔1400-2000米的山地常绿阔叶林下岩石上及岩隙。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