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细川护熙 |
释义 | 细川护熙,日本首相(1993~1994)。生于日本东京。近卫文麿之外孙。1963年上智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就职于日本第一大报枣朝日新闻社,任社会部记者。1993年6月,自民党的小泽一郎、羽田孜等人的倒戈导致宫泽喜一政府垮台。重新大选后,由细川护熙组成了非自民·非共产连立政权。细川是日本1955年后第一位非自民党首相,上台后以毫不含糊的语言承认日本帝国时代所犯战争罪行。细川和另一位非自民党首相村山富市对日本侵略历史向受害国的道歉,此次道歉是为村山谈话,改善了日本政界的形象。 中文名:细川护熙 国籍:日本 出生地:东京都千代田区 出生日期:1938年1月14日 职业:政治家,记者 主要成就:第79任日本首相 细川护熙-简介细川护熙,日本首相(1993~1994)。生于日本东京。近卫文麿之外孙。1963年上智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就职于日本第一大报枣朝日新闻社,任社会部记者。4年后从事政治活动,1971年当选参议院议员。历任大藏省政务次官、自民党对策委员会副委员长、自民党副干事长、信息产业调查会长、能源对策特别委员长、熊本县知事等职 。1992年5月,建立日本新党。1993年6月在东京都议员选举中,新党获20个席位。7月议会选举中,新党获35席。1993年8月6日当选为首相。1994年卸任。细川对内政治上实行民主主义,经济上实行市场主义。对外支持联合国的活动,重视亚洲,发展日美关系,谋求两国经济一体化。 细川护熙-基本资料细川护熙( 细川 护煕、ほそかわ もりひろ、1938年1月14日 ~ ) 日本首相(1993~1994)。日本政治家、陶艺家,第七十九任内阁总理大臣,籍贯熊本县熊本市。生于日本东京都千代田区。近卫文麿之外孙。选区为熊本县第1选区,政党为日本新党。之前职业为记者。是战国名将细川藤孝之后,前首相近卫文麿之外孙。熊本藩肥后细川家第18代当主。 细川护熙-履历1963年上智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就职于日本第一大报朝日新闻社,任社会部记者。4年后从事政治活动,1971年当选参议院议员。历任大藏省政务次官、自民党对策委员会副委员长、自民党副干事长、信息产业调查会长、能源对策特别委员长、熊本县知事等职 。1992年5月,建立日本新党。1993年6月,自民党的小泽一郎、羽田孜等人的倒戈导致宫泽喜一政府垮台,由细川护熙组成了八党联合政府。1993年6月在东京都议员选举中,新党获20个席位。7月议会选举中,新党获35席。1993年8月6日当选为首相。1994年卸任。细川对内政治上实行民主主义,经济上实行市场主义。对外支持联合国的活动,重视亚洲,发展日美关系,谋求两国经济一体化。著有《掌权勿超10年》、《寄语明天》、《日本新党的责任变革》、《雏鸡的逻辑》。 细川护熙-评价细川是日本二战后第一位非自民党首相。因为自民党的保守背景,以及不少二战战犯曾是自民党高层,自民党首相从未对二战期间的侵略历史作过反思和道歉。细川首相没有这样的政党背景包袱,上台后以毫不含糊的语言承认日本帝国时代所犯战争罪行。 细川和另一位非自民党首相村山富市对日本侵略历史向受害国的道歉,削弱了以往日本政府绝不道歉的死硬立场,改善了日本政界的形象(自民党从未道歉,表示歉意的是联合政府的两位非自民党籍首相)。 细川护熙-相关人物前任 :宫泽喜一 Miyazaki Kiichi(第78任644天,72岁就任) 继任 :羽田孜 Hata Tsutomu(第80任64天,58岁就任) 细川护熙-生平经历1947年后从事政治活动,1971年当选参议院议员。历任大藏省政务次官、自民党对策委员会副委员长、自民党副干事长、信息产业调查会长、能源对策特别委员长、熊本县知事等职 。 1963年上智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就职于日本第一大报枣朝日新闻社,任社会部记者。 1971年首次当选参议院议员,从此步入政界。 1971年至1992年三次当选参议员。1993年7月辞去参议员职务,并第一次当选众议员。 1975年后历任大藏政务次官、地方行政委员、选举特别委员、自民党国会对策副委员长、副干事长、情报产业调查会长、行政改革审议部会长等职。 1983年成为全日本最年轻的县知事(熊本县),并连任两届。 1992年5月,建立日本新党。 1993年6月在东京都议员选举中,新党获20个席位。7月议会选举中,新党获35席。 1993年8月6日当选为首相。 1993年8月任日本第79任首相。他主张摧毁政界与产业界之间的腐败政治结构,改革政治制度,尊重日本宪法。因涉嫌购买股票, 1994年卸任。1994年12月日本新党解散,加入新进党,于1997年6月宣布退出。1994年4月8日宣布辞去首相职务。 曾多次访华。1994年3月作为日本首相访问中国。 细川护熙-家庭情况1938年出生于日本一个官宦世家,熊本县人。他是原熊本藩主细川家的直系第十八代传人。其祖父护立系明治时期的侯爵,贵族院议员,外祖父近卫文(麻+吕)曾任首相。父亲护贞是第二届近卫内阁的首相秘书,母亲早逝。妻子细川佳代子,懂英语、德语和法语;除打高尔夫球外,还喜欢滑雪、游泳。她于1942年生于中国东北,1963年考进上智大学文学系英国文学专业,后留学英国。大学时代,在学校的高尔夫俱乐部,细川护熙与爱打高尔夫球的佳代子相识。1971年,他们在日本驻罗马的大使馆重逢,同年9月结婚,生有一男二女。 细川护熙-爱好爱好体育运动,他任熊本县知事时曾作为运动员参加日本全运会。其座右铭是:从容不迫,堂堂正正。 细川护熙-政治生涯1993年8月6日,日本召开了第127届特别国会众参两院全体会议。会上日本新党领袖细川护熙被选为日本历史上第79任,第50位首相。新首相细川护照通过同执政的各党派领袖进行协商,8月9日在首相宫邸组成了日本38年来第一个非自民党的七党联合内阁,结束了自民党一党专政的历史。这是二战后日本政治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1994年4月8日,日本首相细川护熙正式宣布辞职。 连日来,由于细川十几年前向佐川快件公司借款和买卖NTT股票问题在国会上被自民党等在野党追究,致使国会陷于停顿状态,政局趋于紧张。内阁大臣同意细川辞职。22日,联合执政党就基本政策达成协议,正式推举羽田孜为下届内阁首相候选人。25日,细川内阁总辞职。27日,以羽田孜为首相的少数党内阁组成。 细川先生站到辘轳前,温和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如同一位老练陶艺师。随着电动辘轳飞速旋转,陶泥在他手中变形。当辘轳停止转动,一只茶碗出现在辘轳台上。雨越下越大,只听到窗外沙、沙的雨声。当他用一根丝线切割底座,完成定形,又回到座位上与我交谈。细川护熙,一位改革派的前首相,上世纪90年代叱咤风云的人物。1998年,他在60岁时退出政坛,过起晴耕雨读的生活,归隐后又迷上陶艺,雨读外又加上了“雨陶"。 细川护熙-个人影响胡锦涛对细川护熙再次访华表示欢迎,并赞赏细川护熙多年来始终不渝致力于中日友好事业。他说,中日民间友好交往有着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在新世纪里,继续加强两国民间友好往来,发展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对促进两国关系健康发展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胡锦涛指出,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问题和台湾问题,恪守《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和《中日联合宣言》确立的原则精神,始终是两国关系顺利发展的政治基础。展望新世纪的中日关系,我们要登高望远,把握大局,排除干扰,克服障碍,坚持不懈地共同推进造福于两国人民的中日友好事业。 细川护熙感谢胡锦涛副主席的会见,表示他本人将继续为发展日中关系作出自己的努力。他说,日中关系是日本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但令人遗憾的是不时出现一些影响日中关系正常发展的问题。相信只要本着胡副主席讲的“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正视历史,就一定能克服困难,发展长期稳定的日中友好合作关系。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梅兆荣、外交部副部长李肇星、日本驻华大使阿南惟茂等会见时在座。 细川护熙-著作著有《掌权勿超10年》、《寄语明天》、《日本新党的责任变革》、《雏鸡的逻辑》。 细川护熙-枪击事件日本新党代表、前首相细川护熙1994年5月30日晚7时许在东京新宿京王广场饭店出席一个记者招待会时,突然遭到枪击。 据报道,细川前首相安然无恙。凶手野副正胜当场被警方逮捕。据初步调查,野副正胜现年52岁,曾是暴力团成员,袭击细川的动机是反对他去年关于战争问题的发言。 细川护熙-博鳌亚洲论坛博鳌亚洲论坛是一个非政府、非营利的国际组织,目前已成为亚洲以及其他大洲有关国家政府、工商界和学术界领袖就亚洲以及全球重要事务进行对话的高层次平台。博鳌亚洲论坛致力于通过区域经济的进一步整合,推进亚洲国家实现发展目标。 博鳌亚洲论坛由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及日本前首相细川护熙于1998年发起。 2001年2月,博鳌亚洲论坛正式宣告成立,它是第一个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会议组织。论坛的成立获得了亚洲各国的普遍支持,并赢得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从2002年开始,论坛每年定期在中国海南博鳌召开年会。 博鳌亚洲论坛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亚洲区域经济合作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成立的。1998年,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和日本前首相细川护熙提出建立“亚洲论坛”的构想。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6个发起国的代表于2001年2月27日聚会博鳌,宣告成立博鳌亚洲论坛并通过《博鳌亚洲论坛宣言》。江泽民主席出席成立大会,向世界庄严承诺:作为东道国,中国政府将继续为论坛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持。 作为一个非官方、非盈利、定期、定址、开放性的国际会议组织,博鳌亚洲论坛以平等、互惠、合作和共赢为主旨,立足亚洲,推动亚洲各国间的经济交流、协调与合作;同时又面向世界,增强亚洲与世界其它地区的对话与经济联系。 2004年4月,博鳌亚洲论坛理事会成员达成一致意见,今后,论坛年会将于每年4月的第三个周末定期举行。 作为对本地区政府间合作组织的有益补充,博鳌亚洲论坛将为建设一个更加繁荣、稳定、和谐自处且与世界其它地区和平共处的新亚洲做出重要的贡献。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