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氨酚伪麻那敏咀嚼片 |
释义 | 氨酚伪麻那敏咀嚼片抗感冒药类非处方药药品。西药→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解热镇痛、抗炎药。名称:凡诺。通用名:氨酚伪麻那敏咀嚼片。 简介氨酚伪麻那敏咀嚼片.凡诺.88mg*36片.北京康蒂尼药业有限公司规格 88mg*3 6片生产企业 北京康蒂尼药业有限公司单位 盒重量(单位:克) 26.0批准文号/注册证号 国药准字H19990250 成份本品每片含主要成分对乙酰氨基酚80毫克,盐酸伪麻黄碱7.5毫克,马来酸氯 苯那敏0.5毫克,辅料为微晶纤维素,甘露醇,乳糖,蔗糖,柠檬酸,柠檬黄色素,甜叶菊甙,鲜橙浊,香精,硬脂酸镁,二氧化硅。 性状本品为黄色或桔黄色片,有芳香气,味微甜。 制剂/规格片剂(咀嚼)/88mg*36片 类别本品为抗感冒药类非处方药药品。西药→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解热镇痛、抗炎药 药理毒理本品中对乙酰氨基酚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产生解热镇痛作用 。盐酸伪 麻黄碱可收缩上呼吸道毛细血管、消除鼻咽部粘膜充血,减轻鼻塞症状。马来酸氯苯那敏 为抗组胺药,能减轻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打喷嚏等过敏症状。 药物相互作用1.与其他解热镇痛药同用,可增加肾毒性的危险。 2.本品不宜与氯霉素、巴比妥类(如苯巴比妥)、解痉药(如颠茄)、酚妥拉明、洋地黄苷类并用。 3.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功能主治适应症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全身酸痛、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 \\ 不良反应有时有轻度头晕、嗜睡、乏力、恶心、上腹不适、口干、食欲缺乏和皮疹等,可自行恢复。 剂量/用法用量口服,成人一次5~6片,每4~6小时一次,咀嚼服或加以溶化后口服。 12岁以下儿童用量见下表: 年龄(岁) 体重(公斤) 一次用量(片) 一日次数 2~3 12~14 1~1.5 每4~6小时服一次,咀嚼或加 4~6 16~20 2 水溶化后服。 7~9 22~26 3 10~12 28~32 4 禁忌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注意事项1.用药3-7天,症状未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2.8岁以下儿童用量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3.服用本品期间不得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 4.不能同时服用与本品成份相似的其他抗感冒药。 5.心脏病、高血压、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等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患有慢性肺病引起的呼吸困难患者不宜服用本品。 6.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鉴别(1)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对乙酰氨基酚50mg),加水10ml,振摇使对乙酰氨基酚溶解,滤过,取滤液1ml,加三氯化铁试液2滴,即显蓝紫色。 (2)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盐酸伪麻黄碱60mg),加水5ml,振摇使盐酸伪麻黄碱溶解,滤过,取滤液1ml,加硫酸铜试液2滴与20%氢氧化钠溶液1ml,即显蓝紫色,加乙醚1ml振摇后,放置,乙醚层即显紫红色。 (3)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马来酸氯苯那敏2mg),加水5ml,振摇使马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发布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药品检验所 审核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委员会 审订 沈阳华泰药物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二三零医院、北京市康蒂尼制药厂 提出 本标准自1999年9月17日起试行,试行期2年。 保护期8年,保护期内,其它单位不得仿制。 酸氯苯那敏溶解,滤过,取滤液1ml,加稀碘化铋钾试液1滴,即生成橙黄色沉淀。 检查含量均匀度 取本品1片,研细,置50ml量瓶中,加0.5%醋酸溶液至刻度,振摇使盐酸伪麻黄碱和马来酸氯苯那敏溶解,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照含量测定项下测定盐酸伪麻黄碱和马来酸氯苯那敏的方法,测定每片中盐酸伪麻黄碱及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应符合规定(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附录X E)。 其它 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附录I A)。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附录V D)测定。 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腈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正庚烷磺酸钠溶液[取正庚烷磺酸钠液2.5ml(0.05mol/L)和三乙胺0.8ml于800ml水中,用醋酸调pH为3.3±0.1,加水稀释至1000ml]-甲醇-乙腈(25:57:1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6nm,理论板数按盐酸伪麻黄碱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对乙酰氨基酚峰和盐酸伪麻黄碱峰、盐酸伪麻黄碱峰和马来酸氯苯那敏峰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测定法 对乙酰氨基酚 取本品2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对乙酰氨基酚10mg),置50ml量瓶中,加流动相适量,振摇使对乙酰氨基酚溶解,加流动相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ml,置25ml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105℃干燥至恒重的对乙酰氨基酚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用流动相制成每1ml约含8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及对照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峰面积,按外标法计算,即得。 盐酸伪麻黄碱和马来酸氯苯那敏 精密称取上述细粉适量(约相当于盐酸伪麻黄碱3.75mg),置25ml量瓶中,加0.5%的醋酸溶液15ml,振摇使盐酸伪麻黄碱和马来酸氯苯那敏溶解,加0.5%醋酸至刻度,摇匀,滤过,弃去初滤液,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分别取105℃干燥至恒重的盐酸伪麻黄碱对照品及马来酸氯苯那敏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0.5%醋酸溶液制成每1ml中约含盐酸伪麻黄碱0.15mg、马来酸氯苯那敏0.0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峰面积,按外标法计算,即得 关联资讯疾病概述感冒,总体上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感冒,在这里先讨论普通感冒。普通感冒,祖国医学称"伤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常见病,其中30%-50%是由某种血清型的鼻病毒引起。普通感冒虽多发于初冬,但任何季节,如春天、夏天也可发生,不同季节的感冒的致病病毒并非完全一样。感冒病例分布是散发性的,不引起流行,常易合并细菌感染。普通感冒起病较急,早期症状有咽部干痒或灼热感、喷嚏、鼻塞、流涕,开始为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可伴有咽痛;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头痛。一般经5~7天痊愈。感冒也是一种急性传染性鼻炎,俗称“伤风”。是由呼吸道病毒引起的,其中以冠状病毒和鼻病毒为主要致病病毒。病毒从呼吸道分泌物中排出并传播,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如受凉、营养不良、过度疲劳、烟酒过度、全身性疾病及鼻部本身的慢性疾病影响呼吸道畅通等,容易诱发感染。感冒发作后继发细菌感染。感冒起病时鼻内有干燥感及痒感、打喷嚏、全身不适或有低热,以后渐有鼻塞、嗅觉减退、流大量清水鼻涕、鼻粘膜充血、水肿、有大量清水样或脓性分泌物等。若无并发症,病程约为7~10天。 应为病毒生存在人体细胞内,世界上没有药物可以直接杀死感冒病毒,有效方法就是依靠人体免疫系统。所以感冒应以支持疗法为主,特别注意休息、大量饮水、饮食清淡。这可给免疫系统充分的体力支持。 感冒可能会引发细菌感染,但是千万不可随便使用药物治疗。在人体免疫系统杀死病毒后,绝大部分感染会自动痊愈。盲目药物治疗会增强细菌抗药性,从而损害人体免疫系统。 “感冒”一词源出官场 翻遍中医经典,均无“感冒”一词。说来别致,该病名的直接源头不在医家,却在官场。南宋年间,馆阁(中央级学术机构)设有轮流值班制度,每晚安排一名阁员值宿。当时值班阁员开溜成风,开溜的名堂,代代阁员约定俗成,在值班登记簿上均写为“肠肚不安”。 一位名叫陈鹄的大学生,硬被拉去馆阁值宿。他开溜时,偏不循例照写“肠肚不安”,却标新立异大书“感风”二字。 陈鹄之所以发明出“感风”这个新奇用语,自有客观原因。在很长时期内,中医对病因的表述都不规范明晰。南宋医学理论家陈无择首次把引致百病的病因区分为外因、内因、不内外因三大类;就外因而论,又区分为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等六种反常气候变化。陈鹄对他的同时代人陈无择尚未获得张扬的新学说显然已有了解,故而在开溜时能够卖弄小聪明,随手借来六淫之首“风”,并前缀以“感”——感者,受也。 陈鹄所创先例,为其后数世官场不时因袭,迨至清代,却发生突破性形变。 却说清代官员办毕公事请假休息,例称请“感冒假”。“冒”——透出也。“感冒假”作为一个意义总体,可作如是阐释:本官在为该公务操劳之际,已感外淫,隐病而坚持至今,症状终于爆发出面!故而不得不请假将养。 基本概念感冒(common cold)又称伤风、冒风,是风邪侵袭人体所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其特征。全年均可发病,尤以春季多见。由于感邪之不同、体质强弱不一,证候可表现为风寒、风热两大类,并有夹湿、夹暑的兼证,以及体虚感冒的差别。如果病情较重,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称为“时行感冒”。 西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属中医的感冒范畴。西医学认为当人体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则原已存在于呼吸道的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本病,以鼻咽部炎症为主要表现。引起普通感冒的主要为鼻病毒。 发病机理感冒的发生主要由于体虚,抗病能力减弱,当气候剧变时,人体卫外功能不能适应,邪气乘虚由皮毛、口鼻而人,引起一系列肺卫症状。偏寒者,则致寒邪束表,肺气不宣,阳气:郁阻,毛窍闭塞;偏热者,则热邪灼肺,腠理疏泄,肺失清肃。感冒虽以风邪多见,但随季节不同,多夹时气或非时之气,如夹湿、夹暑等。 【辨证】主症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涕,脉浮。 兼见恶寒重,发热轻或不发热,无汗,鼻痒喷嚏,鼻塞声重,咯痰液清稀,肢体酸楚,苔薄白,脉浮紧,为风寒感冒;微恶风寒,发热重,有汗,鼻塞浊涕,咯痰稠或黄,咽喉肿痛,口渴,苔薄黄,脉浮数,为风热感冒;夹湿则头痛如裹,胸闷纳呆;夹暑则汗出不解,心烦口渴。 疾病分类感冒是一种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用于治疗感冒的药物有许多种。由于中成药具有副作用小、疗效好的特点,故很受人们青睐。但临床实践证明,如果中成药选用不当,也可延误病情。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型感冒、风热型感冒、暑湿型感冒和时行感冒(流行性感冒)四种类型。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不同类型的感冒应选用不同的中成药治疗。 一、风寒型感冒:病人除了有鼻塞、喷嚏、咳嗽、头痛等一般症状外,还有畏寒、低热、无汗、流清涕、吐稀薄白色痰等特点。这种感冒与病人感受风寒有关。治疗应以辛温解表为原则。病人可选用伤风感冒冲剂、感冒清热冲剂、九味羌活丸、通宣理肺丸、午时茶颗粒等药物治疗。若病人兼有内热便秘的症状,可服用防风通圣丸治疗。风寒型感冒病人忌用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片、复方感冒片等药物。 二、风热型感冒:病人除了有鼻塞、流涕、咳嗽、头痛等感冒的一般症状外,还有发热重、痰液粘稠呈黄色等特点。治疗应以辛凉解表为原则。病人可选用感冒退热冲剂、板蓝根冲剂、银翘解毒丸、羚羊解毒丸等药物治疗。风热型感冒病人忌用九味羌活丸、理肺丸等药物。 三、暑湿型感冒:病人表现为畏寒、发热、口淡无味、头痛、头胀、腹痛、腹泻等症状。此类型感冒多发生在夏季。治疗应以清暑、祛湿、解表为主。病人可选用藿香正气水、银翘解毒丸等药物治疗。如果病人胃肠道症状较重,不宜选用保和丸、山楂丸、香砂养胃丸等药物。 四、时行感冒:病人的症状与风热感冒的症状相似。但时行感冒病人较风热感冒病人的症状重。病人可表现为高热、怕冷、寒战、头痛剧烈、肢体酸痛、疲乏无力等症状。治疗应以清热解毒、疏风透表为主。病人可选用防风通圣丸、重感灵片、重感片等药物治疗。如果时行感冒的病人单用银翘解毒片、强力银翘片、桑菊感冒片或牛黄解毒片等药物治疗,则疗效较差。 总之,感冒病人应根据自身的病情特点选用不同的中成药治疗,否则会影响疗效,延误病情。 治疗方法1.基本治疗 治法祛风解表。以手太阴、手阳明经及督脉穴为主。 主穴列缺合谷大椎太阳风池 配穴风寒感冒撸?臃缑拧⒎斡幔环缛雀忻罢?加曲池、尺泽、鱼际;鼻塞者,加迎香;体虚感冒者,加足三里;咽喉疼痛者,加少商;全身酸楚者,加身柱;夹湿者,加阴陵泉;夹暑者,加委中。 操作主穴用毫针泻法。风寒感冒,大椎行灸法;风热感冒,大椎行刺络拔罐。配穴中足三里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少商、委中用点刺出血法,余穴用泻法。 方义感冒为外邪侵犯肺卫所致,太阴、阳明互为表里,故取手太阴、手阳明经列缺、合谷以祛邪解表。督脉主一身之阳气.温灸大椎可通阳散寒.刺络出血可清泻热邪。风池为足少阳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阳维为病苦寒热”,故风池既可疏散风邪,又与太阳穴相配可清利头目。 2.其他治疗 (1)拔火罐法选大椎、身柱、大杼、肺俞,拔罐后留罐15分钟起罐,或用闪罐法。本法适用于风寒感冒。 (2)刺络拔罐法选大椎、风门、身柱、肺俞,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使其自然出血,待出血颜色转淡后,加火罐于穴位上,留罐10分钟后起罐,清洁局部并再次消毒针眼。本法适用于风热感冒。 (3)耳针法选肺、内鼻、下屏尖、额,用中、强刺激。咽痛加咽喉、扁桃体,毫针刺。3。感冒的其他疗法 1.敷贴疗法 取大蒜2枚捣汁拌面粉做成圆锥状,塞人鼻孔(两侧交替),每次留塞15—20分钟,每日4.5次。具有祛风散寒、宣肺通窍的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 2.外治法 取葱白、生姜各30克,食盐5克,共捣成糊状,加入适量白酒调匀,用纱布包好,涂擦胸背、肘胭窝及手足心。一般有解表散邪的功效,涂擦后15分钟左右会有汗出,感冒诸症可以解除。 3.饮食疗法 取苏叶3-6克,生姜3克,洗净切碎,放人茶杯内,冲人沸水200~300毫升,加盖泡10分钟,再放人红糖15克搅匀,趁热饮用。具有解表散邪的功效,适用于感冒初起,恶寒、无汗、头痛者。 4。如何巧选中成药治疗感冒 随着气温的降低,感冒的人越来越多,选用口服治疗感冒的中成药,毒副作用小且简便不影响工作,符合阶梯用药原则。但是,面对市场上品种繁多的药品,我们切忌盲目选用,必须对症用药,否则,不仅无效,延误病情,甚至加重病情。在此,介绍几种简单的选用方法。 1、风寒性感冒。症状为恶寒重,发热轻或不发热、头痛、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这时应该选用发散风寒的辛温解表药,如九味羌活丸、参苏理肺丸、通宣理肺丸,不能选用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丸、羚羊感冒片,误用会加重病情或者迁延不愈。 2、风热性感冒。症状为发热重,恶寒轻,头痛宜胀,咽喉红作痛或者胀痛,或口干欲饮,咳嗽,咯痰黄稠。这时应该选用清热宣肺的辛凉解表药,如桑菊感冒片或银翘解毒丸、羚羊感冒片、羚翘解毒丸等,不能选用九味羌活丸、参苏理肺丸、通宣理肺丸,误用会引起体温升高,咽疼加重。 3、感寒湿滞性感冒。外用风寒表症,发热严守恶寒,体温不高,头痛,内有痰湿中阻,胃脘满闷,恶心呕吐,腹痛泻下。可选用解表化湿的药物如藿香正气水液或藿香正气水,不可服用保和丸、山楂丸。 4、表里双感性感冒。症状为壮热憎寒,头痛目眩,口苦口干,咽喉肿痛,大便秘结,小便赤涩。这时应该选用表里双解的药物,如防风通圣丸。 5、气虚性感冒。症状为身体素虚,抵抗力低,平时易出汗,不耐风寒,身倦乏力,食欲不振,轻度发烧,鼻流清涕,常缠绵日久不愈,或者反复感冒。这时用一般感冒药疗效不好,应该选用补中益气丸。 5。中医药方 (一) 【辨证】血虚外感。 【治法】辛凉解表。 【方名】桑枝茅根汤。 【组成】嫩桑枝30克,白茅根30克,霜桑叶9克,净连翘9克,苦桔梗9克,生甘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冷方南方。 (二) 【辨证】外感时疫邪毒。 【治法】发汗解表,清热解毒。 【方名】青银汤。 【组成】青蒿6克(后下),银柴胡12克,桔梗12克,黄芩12克,连翘12克,银花12克,板蓝根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陈炯抗方。 (三) 【辨证】外感风热。 【治法】辛凉解表,清热肃肺。 【方名】银栀汤。 【组成】银花12克,连翘12克,栀子10克,薄荷5克,牛蒡子10克,桔梗6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朱广华方。 (四) 【辨证】阴虚外感。 【治法】养阴清热,宣肺解毒。 【方名】蓝地汤。 【组成】板蓝根50克,生地50克,寸冬20克,知母20克,桑叶20克,桔梗15克,蝉退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程光正方。 (五) 【辨证】湿邪犯表,内阻脾胃。 【治法】芳香化湿,发汗解表,理气健脾,调整胃肠。。 【方名】藿朴三仁汤。 【组成】藿香8克,厚朴6克,法夏6克,茯苓9克,杏仁6克,苡仁12克,白蔻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次,日服2次。 【出处】孙克勤方。 (六) 【辨证】外感风寒。 【治法】辛温解表。 【方名】荆防排毒汤加减。 【组成】荆芥10克,防风10克,桑叶9克,豆豉12克,羌独活各10克,前胡6克,陈皮6克,薄荷6克(后下),鲜姜2片,杏仁10克,苏叶9克,焦枳壳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施闻鸡方。 (七)“寒包火”内热外寒型感冒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周国平先生独创“感冒合剂”。具体方药如下: 炙麻黄6g 杏仁10g 生石膏30g 生甘草5g 柴胡10g 黄芩10g 板蓝根15g 银花20g 羌活10g 苏叶10g 薄荷6g 病名。指外感风寒等外邪或因时令不正而致病。见《丹溪心法·中寒》。《医理真传》卷一:“夫病而曰外感者,病邪由外而入内也。外者何?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气也。”临床上当分轻重、寒热。《证治要诀》卷二:“感冒为病,亦有风寒二证,即是伤寒外证初起之轻者,故以感冒名之。”临床以恶风寒、喷嚏、鼻塞、流涕、头痛、全身酸楚等症为多见,或有发热,或有咳嗽,或见咽痒、咽痛。风寒感冒,宜辛温解表,用葱豉汤、荆防败毒散等方;风热感冒者,宜辛凉解表,用银翘散、桑菊饮等方;虚人感冒,宜参苏饮。感冒呈流行趋势者,又名时行感冒,病情一般重于普通感冒,《七松岩集》:“凡感冒之病,以为轻浅,忽略不治,又兼饮食不节,荤酒不戒,以致轻病变重……”提示医生和患者对此病不容轻视。参见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时行感冒等条。又:感冒又有俗名伤风。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伤风》中提出用消风散、神术散、川芎茶调散等方治疗四时感冒、伤风、症见头痛,鼻塞声重,发热恶寒等症;如兼见咳嗽涕唾稠粘,可选用桑菊饮、银翘散、杏苏散等方。如见恶寒甚而口渴、心烦、便秘、脉洪数者,可用清凉饮加减。 食疗方法1、多喝水:可以加快病毒的排出,最好是白开水,如果喝不下去,可以加果汁或茶调口味。 2、白菜萝卜汤:白菜心500克,切成碎末,白萝卜120克,切成薄片,加水800毫升,煮至400毫升后,加红糖适量。每次200毫升,一天2次,连服三四天即可治愈。 3、苹果蜂蜜水:苹果5个去皮,切成小块,加水1升,煮沸5分钟,自然冷却到40摄氏度,加少许柠檬汁和适量蜂蜜搅拌均匀,每天多次少量饮用。 4、姜丝萝卜汤:姜丝25克,萝卜50克切片,加水500毫升,煮15分钟,加红糖适量。每次200毫升,每天1-2次。 5、葱蒜粥:取干净的葱白10根,切碎,大蒜3瓣,大米50克,加水煮成粥。每次150毫升,每日2次。 6、葱头饮料:洋葱头1个,切碎,加鲜牛奶250毫升,煮开,自然冷却,加适量蜂蜜,睡前服用100毫升。 7、姜丝可乐:鲜姜丝50克,加1000毫升可乐,煮沸,热饮,每次100毫升,每天数次。 8、桔皮冰糖饮料:鲜桔皮50克,加冰糖适量,用开水冲泡代茶饮用。 【按语】 1.感冒与某些传染病早期症状相似,临床应加以鉴别。 2.在感冒流行期,针灸足三里(双),每日1次,连续3天,有预防作用。 相关医学资料药物过量:服用过量无拮抗剂,应去医院就医。 相关生产企业1.氨酚伪麻那敏片 (国药准字H20059558 西安崇威制药有限公司) 2.氨酚伪麻那敏片 (Ⅱ) (国药准字H10950299 重庆通和制药有限公司) 3.氨酚伪麻那敏片 (国药准字H19991152 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4.氨酚伪麻那敏片 (国药准字H10970276 西安康华制药厂) 5.氨酚伪麻那敏片(III) (国药准字H20045939 西安交大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6.氨酚伪麻那敏片(II) (国药准字H20045938 西安交大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7.氨酚伪麻那敏泡腾颗粒 (国药准字H20040221 新疆华世丹药业有限公司) 8.氨酚伪麻那敏溶液 (国药准字H20030731 东北制药集团公司沈阳第一制药厂) 9.氨酚伪麻那敏片(II) (国药准字H19991427 新疆华康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10.氨酚伪麻那敏胶囊 (国药准字H10980284 湖北华中制药有限公司) 11.氨酚伪麻那敏咀嚼片 (国药准字H20030228 北京康蒂尼药业有限公司) 12.氨酚伪麻那敏咀嚼片 (国药准字H19990250 北京康蒂尼药业有限公司)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