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溪柄枇杷 |
释义 | 福建省福安市溪柄镇出产的枇杷,以果皮橙红色,鲜艳美观,果皮中厚,易剥离,甜多酸少,香气浓而远近闻名,是当地一大特产。早钟6号枇杷是福建省农科院果树所采用日本的“森尾早生”为父本,本省超大果型品种“解放钟”为母本,杂交选育出来,该品种早熟、大果、优质的优良性状突出,深受果农和消费者的喜爱。早钟6号枇杷果实倒卵至洋梨形,平均单果重52.7克,最大者可超过100克。果肉橙红色,平均肉厚089cm,质细、化渣、含可溶性固行物11.9%,含酸量0.26%,每100克果肉含维生素C6.0mg,品质优良。每果平均有种子4.6粒,果实可食率占70.2%,鲜食和罐藏均宜。主要性状明显优于我国现有的早熟枇杷品种。该镇从1996年开始引进该品种,进行试种、示范、推广。现已推广1600多亩,其中仅镇办示范场面积就达150多亩,我镇在引进该品种同时,注重推广配套栽培技术,特别是普及套袋和疏花疏果技术,使镇出产的早钟6号枇杷具有果大、整齐、绿色无污染。 基本简介:枇杷(学名:Eriobotrya japonica;英文名:Loquat),中文古名芦橘,又名金丸、芦枝,是蔷薇科中的苹果亚科的一个属,为常绿小乔木。 蔷薇科 Rosaceae、枇杷属。 常绿小乔木,高可达10米;小枝密生锈色或灰棕色绒毛。叶片革质,披针形、长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10—30厘米,宽3—10厘米,顶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渐狭成叶柄,边缘有琉锯齿,表面皱,背面及叶柄密生锈色绒毛。圆锥花序花多而紧密;花序梗、花柄、尊筒密生锈色绒毛;花白色,芳香,直径1.2—2厘米,花瓣内面有绒毛,基部有爪。梨果近球形或长圆形,黄色或桔黄色,外有锈色柔毛,后脱落,果实大小、形状因品种不同而异。花期10一12月,果期第二年5—6月。因形似琵琶而得名 特点 枇杷原产亚热带,要求较高的温度,年平均气温12℃以上即能正常生长,但进行经济栽培的年平均气温应在15~17℃,且无严寒天气。枇杷花期在冬末春初,冬春低温将影响其开花结果。气温-6℃时对开花、-3℃时对幼果即产生冻害;10℃以上花粉开始发芽,20℃左右花粉萌发最合适。但气温或地温达30℃以上时,枝叶和根生长滞缓而不良,果实在采摘前7~15天遇上35℃的高温,很容易产生日灼伤害,甚至失去食用价值。枇杷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较广,一般土壤均能生长结果,但以含砂或石砾较多疏松土壤生长较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