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溪北村 |
释义 | 1、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才溪镇溪北村村情简介溪北村位于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才溪镇西北部,是全镇畲族人口最集中的少数民族村,也是著名的革命基点村。全村分为雷屋和梁倒坑两个片区,共9个村民小组,402户,1844人口,现耕地面积1094亩,山林面积6667亩。2006年溪北村被龙岩市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2008年被定为全市23个新农村建设村庄整理试点村之一。脐橙种植、生猪养殖和劳务输出是我村的三大主导产业,2007年村财收入13.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855元。 特色经济近年来,该村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在产业发展、村居环境、道路建设、绿化美化等方面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规划。先后多渠道筹集资金,完成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创建“农民之家”;完成了梁倒自然村河道的清理;建设了洋田水渠、坑源至厂子下标准水渠;搞好人饮工程,建成200立方清水过滤池两个,铺设饮水管道11KM;抓好环境整治,建造沼气池28座、栽种樟树、桂花树1200多株,基础设施建设日渐完善,配套功能逐步提升,村民生产和生活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同时,着眼于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增收方式的转变,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通农过推行“基地+户”的发展模式,使脐橙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全村现规模种植脐橙1400多亩,脐橙个大、色鲜、味香等独有的特色,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脐橙已远销至广东、上海、澳门等地。积极发展劳务产业,利用外出乡贤创办的建筑企业,积极引导劳动力转移,使建筑业成为村民最直接的富民产业。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积极鼓励村民发展生猪养殖,到目前全村已发展瘦肉型养猪场12家,出存栏数3600头。 2、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溪潭镇溪北村地理位置溪北村位福安市三大平洋之一的溪北洋中心,与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廉村对面,距市区32公里,也未来溪北洋城区的中心,打通廉岭隧道与老城区连接仅3公里。本村农作物总播种面积967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633亩),有林地面积890亩,茶园面积85亩,果园面积95亩,村民小组3个,现有户数138户(其中少数民族81户),人口578人(其中少数民族401人),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占68%。 溪北村原称福安县二十都水北境,因位于廉溪北岸故名溪北,现村内有唐开闽进士薛令之的墓道碑,有历代久存、雄伟壮观的溪北庵(保兴寺)三座大殿。 上世纪九十年代建的郭氏宗祠,占地面积14800平方,特显回族特色。 特色经济溪北村盛产生姜、马铃薯、苦瓜、蘑菇、茶叶、蛋鸭、母猪等,产品远销国内外。村2008年年人均收入3800元,电、路、电信基础设施基本完善。但村内道路水泥硬化、自来水还未得到全面解决,广播电视尚未开通。村小学现已停办,未建有文化站和老年活动中心。 3、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马甲镇溪北村洛江区马甲镇溪北村委会概况 [地名含义]:因本村位于大小蔗溪流的北面,故名溪北。[历史沿革]:解放初期属和平乡,公社化时属莲田大队,1983年分开建政成立溪北村委会。村委会驻地巷前。[人口、土地面积]:全村现有总人口2015人,507户,10个生产小组。村落面积约4平方公里。 [概况]:1、行政辖域:本村位于镇驻地东北方向约5公里处,北至大蔗山,西至双溪口,南至西头村,北至内湖山,大小蔗溪水流于本自然村的境内,系洛江区马甲镇溪北村行政村,位于洛江区北部山清水秀的旅游区仙公山下朝村北部,与仙游县接壤,东与本镇梧峰交界,西与中学相邻距镇区5公里。2、村风村貌:本村的民居住宅大多以石建筑十间张大厝及现代建筑楼房为主,村容村貌有序,充满现代化新农村气息,有着构建精神文明氛围,走进本村有着朝气蓬勃的感慨。3、建筑景观:本村现有清代古建筑庙宇一座,香火旺盛,本村现有古建筑大厝、祖厝十几座,具有古风古气息,实为壮观。4、历史人文:清代年间曾有一位莲田西公(法师)道法高起,为民消灾群难,口碑很好。5、物产经济:本村有少量石英石及白土矿,现主要经济收入是农作物及药材、办厂、开店、做工收入。[下级政区]:辽项、仁堵、大墩、樟井力、七斗、莲田、土炉、后仁、其美、苍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