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息壤在彼
释义

战国时,秦国的秦武王和甘茂在息壤缔结了一个盟约,出兵合力攻打韩国。可是,他们把韩国的宜阳城围困了五个月的时间,仍无法把宜阳城占领。秦王见久攻不下,于是抗议收兵回国,待时机成熟时再兴兵来战,但甘茂却不同意休战,他认为已经花了五个月时间,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果不继续攻城,岂非前功尽弃。他知道秦王灰心了,将会背约罢兵,便指着息壤的方向对秦王说:“息壤在彼。”秦王知道甘茂这话的意思,是提醒他不要忘了在息壤所签订的盟约。

简介

息壤在彼( xī rǎng zài bǐ)

释 义 息壤:地名,秦邑名。在息壤订立的誓约还算数。多用作信誓的代称,意在教人遵守信约,不要违背誓言。

出处

《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武王召甘茂,欲罢兵。甘茂曰:‘息壤在彼。’王曰:‘有之。’因大悉起兵,使甘茂击之。"

典故

战国时,秦国的秦武王和甘茂在息壤缔结了一个盟约,出兵合力攻打韩国。可是,他们把韩国的宜阳城围困了五个月的时间,仍无法把宜阳城占领。秦王见久攻不下,于是抗议收兵回国,待时机成熟时再兴兵来战,但甘茂却不同意休战,他认为已经花了五个月时间,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果不继续攻城,岂非前功尽弃。他知道秦王灰心了,将会背约罢兵,便指着息壤的方向对秦王说:“息壤在彼。”秦王知道甘茂这话的意思,是提醒他不要忘了在息壤所签订的盟约。于是,他便再次鼓起勇气,把国内的兵将都调到宜阳来作战,继续和甘茂合力猛烈攻城,不久终于把宜阳攻陷。

近来读史,史迹斑斑,千年史事,历历在目。在俯掌之间观金戈铁血,风云变化,大小诸侯,逐鹿中原,纷争之势可谓亦精亦彩,亦惨亦烈。

公元前五至三世纪是中国历史上极其动荡的世纪,太多的争战,太多的流血。中国大地上群雄割据,大小国家林立,今日立国,明日便可能消亡。张仪、苏秦各一介书生,靠着自己的智慧和三寸之舌,“安中国者、各十余年”。柏杨先生认为这足以够人民顶礼。可见当时纷争之烈,国家的命运尚且如此,个人的命运其动荡难测可想而知。

甘茂,官拜秦国大将。

公元前308年,秦武王派甘茂与魏国联合攻击韩国。甘茂在征得魏同意后,却向秦王报告说不可以进行攻击。秦王奇怪,于是召甘茂到息壤问明缘由。甘茂就讲了一个故事:

从前鲁国有一名叫曹参的男子杀了人,别人告诉他母亲,母亲不相信,安心织布。等到第三个人奔来相告时,他母亲不得不开始怀疑,扔下织布梭,急忙逃亡。甘茂接着陈言:我的贤能比不上曹参,大王对我的信任,比不上曹参的母亲,而打小报告的人,又不止三个,我恐怕大王最后会扔掉织布梭。

甘茂所以如此,正是他为人臣子的聪明。他看清了自己目前所面临的困境:

其一,攻击面以垢地势极为险恶,有函谷关和崤山之险,千里行军,深入敌国,决非一日可克之;其二,朝内面对的是当权派赢疾,公孙的攻击,战事稍有不利,就会在背后大进谗言,从而令其撤兵;其三,敌国(韩)宰相公孙仲是甘茂的故友,在久攻不克的情况下,这意味着将受到“里通外国”的陷害,那在当时绝对是一顶置人于死地的铁帽;其四,他也看清了秦王绝非贤明之辈,而自己的命运又操与他手,稍有不慎就会糊里糊涂丧命。所以,以退为进,来此一激。秦王果然指天盟誓,决不听言谗言,发誓支持他到底,这就是“息壤誓言”。

事情的发展果真就是如此,甘茂包围宜阳,攻五个月而不克,背后谣言四起,秦王果然听信谗言,认为宜阳是一个陷阱,而甘茂也必是别人用心之辈,于是召回甘茂,打算撤军,甘茂不作任何辩解,只回报一句:息壤在彼,秦王大悟,遂增派援军,甘茂发动猛烈攻势,余六万人占领宜阳。

事情的进展证明了甘茂的忧虑绝非杞人忧天,事情的结果证明了甘茂的才能绝非俗庸之辈,“息壤誓言”自然成了君臣间的一种默契。

事过两年,再派甘茂攻魏,甘茂因战事与朝内大臣公孙 向 发生分歧,两人深恨甘茂,甘茂恐惧,军抵薄阪,他就逃亡奔齐。

读至此,不仅感慨,以甘茂的功勋和对国家的贡献,都担当不住谗言,足见谗言是一把怎样的杀人利剑。

谗言,小人,图一己之利而忘家国大义,于此不反感慨谦颇、蔺相如之肝胆相照和坦荡襟怀,其高风亮节时至今日亦令我辈心折。

息壤誓言是一种警示,揭示了权力场中危机四伏,处处陷阱的真貌,也揭示了人性中许多可怕的弱点,怀疑,猜忌,以己之心度人之腹,这在寻常百姓之间不过是彼此隔阂,不会有多大影响,但在政治场中,在国家兴亡危急关头,却会带来致命的危害,长平之战,四十万人惨遭坑杀不同样源于谣言惑耳吗?“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在中国历史上似科永远是一个神话,诺如此类的事件几千年来不绝如缕,而甘茂和结局相比较而言还不能说是最坏的。

吴起是战国时代的名将和杰出的政治家。在鲁国任大将时击败齐国进攻,应该说是大功一件,反曹国君疑忌,吴起害怕被杀,于是投奔魏国。在魏被任为大将,整 朝纲,功勋卓著,最后遭章相公叔忌炉,公叔遂用一仆人之计,逼走吴起,吴起再奔楚。在楚被拜为宰相,吴起就职后,雷厉风行,推行革新,数据年间,楚国陡然强大,各国对此至为忧虑,在国内,那些因改革而失势的贵族对吴起却十分仇视,吴起最终不能逃脱厄运,死于那些衔恨的皇亲国戚之手。

至此,不仅为吴起悲愤,忠心耿耿,大才磐磐,竟不容于当世。正象柏杨先生感叹的:吴起何负于鲁国,被疑逃亡;何负于魏国,被疑逃亡;何负于楚国,更遭杀峰之祸。吴起的悲剧,正是一个心直口快,胸无城府,有能力而又正直的知识分子的悲剧。

这时我不仅要问,真正该悲哀的是吴起呢?还是那些失去吴起如此大才的国家?亦或是当时那种绞杀人才的不合理的、非正常的体制?如此大才,百年难遇,却被疑言逼得奔走终生,如果得遇贤主,对他始终重用,历史有可能在他手下重写。但历史就是如此无情,留给我们的总是数不尽的唏嘘感怀和一厢情愿的假定,不知是历史的机缘亦或是定数如此?

吴起并没有与君王定立什么“息壤誓言”,因为他很明白“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口头协议并不能解决实质性问题,所以在被疑之后不做任何辩解,只是逃亡,甘茂虽有“誓言”在耳,不也同样恐惧而逃吗?

中国几千年,人治立国,人才的命运操之于当权者,更操于君王一人之手。历史上昏庸之君车载斗量,真正知人善任的贤明之君寥若晨星,因其少,更显得弥足珍贵。

魏国国君魏斯在历代君王中可算卓而不群的一位。前403年魏斯指派乐羊攻击中山国,围攻了三年攻克,乐羊回国后炫耀他的功劳,魏斯不语,只是把一个小箱子交给他,箱子里面全是诬陷和诽谤他的小报告。乐羊感激地说:“这不是我的功劳,而是君王的功劳”。读至此,我们可以说,乐羊的话并不是夸张,也不是奉承。而魏斯的襟怀见识,那此庸碌之君,恐怕不能望其顶背。

纵观历史,得人才者昌,失人才者亡。秦国得白起而亡六国;越王藉范蠡而雪国耻;汉王刘邦更是倚重韩信横夺天下,但是他们三人的结局却令人感伤,白起、韩信均遭诬杀,只有范蠡激流勇退,才得以明哲保身。

文章写到这里,竞不知如何下结论。我相信每人都会有不同的感触。不过我想开明、自由、文明的环境是人才生长的沃土,它只会培育人才,而决不会滋养宵小之徒,不是吗?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10: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