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鞍背鸦
释义

鞍背鸦(学名:Creadion carunculatus或Philesturnus carunculatus)是雀形目、垂耳鸦科一种稀有的鸣禽,仅存于新西兰附近小岛。体长25厘米,全身黑色,背红褐色,似鞍状。嘴角有黄色或橙色肉垂。栖息生活在阴凉隐蔽的密集树林里,周围布满腐烂的树木和潮湿的苔藓。雌雄鸟的食物不同,以昆虫为主要食物。也吃树叶,浆果和种子等。

中文学名:鞍背鸦

拉丁学名:Creadion carunculatus

二名法:Philesturnus carunculatus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雀形目

科:鞍背鸦科

种:鞍背鸦

命名时间:Gmelin, 1789

英文名称:Saddleback

外形特征

鞍背鸦是新西兰的特产,是一种稀有的中型鸣禽。身长25厘米,雄鸟体重80克,雌鸟体重70 。全身黑色,头部和身体乌亮光亮,整个背部似鞍状,呈红褐色。嘴有不同程度的弯曲,嘴角有黄色或橙色肉垂,大而鲜艳。体羽多暗色而有光泽,臀部和尾巴覆羽橙红色。没有强有力的翅膀,短距离飞行但速度很快。

分布范围

分布于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

生活习性

它们栖息于森林中,生活在阴凉隐蔽的密集树林里,周围布满腐烂的树木和潮湿的苔藓。雌雄鸟的食物不同,以昆虫为主要食物。也吃树叶,浆果和种子等。鸣叫声刺耳。在准备飞行时头部和尾部保持一致高度,尾部的羽毛轻轻地卷成曲线。常在树干的表皮上和苔藓上攀登,或采摘吊金钟树枝悬挂的花叶。

生长繁殖

通常是选定空心的树杆或朽树筑巢,有时首选顶端的树蕨。卵白色撒上了淡紫色的斑点。双亲对雏鸟备加呵护,共同育雏。由于环境的恶化,这种鸟也面临生存威胁。对鞍背鸦的威胁主要来自外来动物。来自欧亚大陆的鼬类以鞍背鸦为食,来自澳大利亚的狐袋貂则破坏鞍背鸦的生存环境。

保护等级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8年鸟类红色名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0:0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