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西中市
释义

西中市东自皋桥 ,西至阊门城门口,全长453米。宋元时名皋桥西巷,明清则称阊门大街,隐然已成为阊门的代表。从《姑苏繁华图》中可以看出这条古城内最繁华的大街,两侧都是店铺,纱罗绸缎、名贵药材、古玩珠宝、皮货行、鞋庄、响器等店招依稀可见,街上行人轿子川流不息。民国时期又名西中市大街,解放后称西中市。

详细介绍

西中市作为苏州唯一一条保存完整的民国老街,从明年起,将尽量恢复其原貌。

12月9日上午,从人民路拐进东中市,道路宽敞,两边仿古建筑中不时传出厚重的金属撞击声音。这里已经称为苏州最有名的五金机电一条街。再往前走,通过一座小桥,这便到了东西中市的交界——皋桥。一路往西,破落的商铺夹杂着嘈杂的民居,民国风格的建筑下是万丰杂品店、是以前的当铺、是药房。透过老人的身影,可以看见庙桥农贸市场的牌子。许多人都知道,那里隐藏着苏州吴文化的中庭——泰伯庙。

修缮一新的阊门城楼遥站着,阊门外,山塘街历史街区隐现,曾经,阊门,是苏州建城时建造最为宽阔高大的城门。阊门内外,自古商铺林立,市肆繁华,河道纵横,街坊成片,曹雪芹喻此地为“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而东西中市近代商业街又记录了西风东渐的经济发展史,东西中市的沧桑是苏州历史的见证。

1927年,为了适应汽车进城和近代工商业的发展,苏州拓宽了第一条现代意义上的新马路——景德路。随后的几年间,养育巷、凤凰街、东西中市、平门大道等市区主要交通干道相继拓宽。那时候拓宽的马路两侧均采用了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为苏州留下了十多条民国老街。

在工业化、城市化高歌猛进的时候,苏州的民国老街,如夜空里的一束烟火,绚烂而短暂。很快,这些民国风格的马路变成了四车道的大马路,两边的建筑也一个不留的换成了要么现代要么仿古的风格。对于大部分苏州人来,要寻访旧时老街的踪影,或许只有去上海。

殊不知,西中市却像一个历史老人,坚守地保持着民国老街的原貌。但这份坚守同样来之不易,1999年,东中市改造的时候,西中市打算同步改造。在当时苏州文化学者等许多人的努力下,才保下这条苏州唯一仅剩的民国老街,并且在八年后,终于等到焕然一新的一天。

2008,告别马桶的日子

在位于大马箓巷的办公室里,桃花坞街道城市管理科李枫德主任正在和建筑单位商量,在11月中正式开始污水管道建设。11月初,西中市以北的老百姓都获得了一个消息:他们终于可以有污水管道了,即将告别没有抽水马桶的日子。沿街一家水果店的老板兴奋地描述着那张告居民书的内容,还把记者带到了告居民书前。

桃花坞街道的李枫德主任并没有拿到确定的西(东)中市保护整治规划,他向记者表达了老百姓对于改造的迫切之心:“9月份开始,我们进入每一户居民家里做调查,几乎所有人都非常欢迎改造。”

作为苏州最晚列入改造的几个地方之一,西中市的老百姓常年忍受着没有污水管道,生活设施不配套的环境。李主任给记者粗略算了一笔,这次的污水管道建设将惠及到13000多户居民。开挖污水管道需要挖开路面,而西中市也在开挖范围内,东中市的污水管道早在1999年就已经铺设完成。在一张明年平江区街巷整治范围的平面图上,西中市,为了避免路面的一再开挖,有人提出把西中市的保护整治规划提前,与污水管道铺设同步。西(东)中市的保护整治因此而起。

西中市长约453米,宽约14米,道路两侧以清代建筑为主,其中有民国建筑18处,五代建筑一处(泰伯庙),文物古迹及传统风物众多。规划中的西(东)中市保护整治,西至阊门,东至人民路,东、西中市沿街两侧、阊门内下塘、泰伯庙、五峰园、专诸巷等都将纳入规划范围。

留住民国老街的“皮壳”

规划的总体功能定位为,以商业街及民居街为主线,以历史文物、旅游景点为亮点的商业旅游综合街区,并成为阊门历史街区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阊门景观的延续和配套。从而形成“一环、两片、多点”的景区结构和“环闹、片静、点亮”的态势。以景德路、南新街、西中市、吴趋坊等城市次干道及城市支路形成热闹的传统商业环;以商业环围合区域形成以特色民居为主的传统街坊片,适合观光、游憩、写生、茶饮、旅社、棋牌及拍摄外景等静态旅游项目;以阊门、艺圃、泰伯庙、五峰园等名胜古迹为重点旅游景点。

西(东)中市的改造首先关心的是要保留一张“皮”,一张民国老街的皮。对一些建筑质量较好的民国建筑和苏州传统形式的建筑,予以原样保留。对一些建筑质量差的、违章搭建的建筑,拆除后翻建,以民国建筑为风貌特色。在此基础上,这次提出了建筑在修缮和改造的时候,不一定完全修旧如旧,可以适当新一点,甚至可以参考上海“新天地”的改造模式。

文化学者徐刚毅从八年就开始关注西(东)中市的改造问题,他对不一定完全修旧如旧做出了一番解释:“我们保留民国建筑的一张皮,把建筑修得更艺术化,更适合现代人的居住,不完全像原样还原。而参考上海‘新天地’模式,也只是针对西中市中间几座保存特别好特别集中的民国建筑,也许以后可以变成酒吧之类休闲场所的集中地。”

在规划中,庙桥农贸市场即将迁往平四路,泰伯庙将重现风采,阊门历史街区无疑将以泰伯作为灵魂。

东中市由于1999年已经过改造,不会对建筑有大的改动。它的主要改变在商业业态上。现在的东中市聚集了数百家五金小店,这种商业业态甚至在向中街路一带蔓延,这种情况将逐步得到调整。

一条线,逛姑苏繁华图

这次的改造从近期来看:改善了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和环境。作为苏州居住密度最高的地区,西(东)中市改造的时候尽量尊重现状,不大修大建,减少拆迁,但不排除少数居民的动迁可能。从远的来看,可能打破苏州的园林旅游模式,从此迈入古城旅游。正如徐刚毅所言:西中市改造和泰伯庙的重建可以说是苏州古城旅游的一个里程碑。

他还向记者描绘了改造后的中西中市新景象:西(东)中市保护整治以后,将打通动物园、东园,一直到山塘历史街区,从东中市的古色古香,西中市的民国老街,再到山塘的秀美水色。一路西行,有市井人家,水巷古井、城门城墙,恢复阊门内外“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的美誉。

以前的苏州旅游局限在一处处园林里,游客看过几个园林便匆匆离去,留不下人过夜。在西中市改造完成后,我们将看到从东到西的整条旅游带的连动,现代新天地模式与仿古建筑的辉映。

在苏州规划局公布的规划中,西(东)中市的远期目标是发展成步行商业街,通行具有历史气息的电车,但是在一段时期内,由于交通问题无法解决,步行街的梦想尚缺乏可行性。从苏州市规划局了解到,西(东)中市改造即将从明年开始,但是觉得设计还没有确定。

一条民国老街的修复从最初的想法到最后的实现,需要走过多少时间和历程,惟有等待梦想的一步步实现。

西中市改革

如果说阊门城门还只是阊门形象的话,那么位于阊门内外的西中市与石路就是阊门的骨架和躯体,失去了两者的支撑和滋养,阊门也就徒有了虚名。而由于地理位置不同,石路与西中市也有不同的分工。凭借着运河,金阊十里三关六码头的商业主要是面向全国各地的商人,而西中市隐于城内,面对的主要是本地的老百姓和为各地商人提供金融上的服务,因此西中市商业的特点是贴近大众,这种情况延至清末和民国依然如此。

当时西中市店铺商号和钱庄共有近百家之多,著名的商号有同仁和绸缎,辛昌布店,西恒孚金业,雷诵芬药业,陆稿荐熟食,六宜楼菜馆,四海春面店,陆长兴、五福来糕团,大观楼茶馆,老瑞源鞋庄等。特别是钱庄,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苏州共有24家,其中除观前3家、阊门外1家外,其余20处便都集中在西中市一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西中市的商业繁荣曾经远远超过观前,而其金 融的地位也远远超过石路。

西中市在明清时街是比较宽的,太平天国战争中从阊门到崇真宫桥被烧成一片白地。同治、光绪年重建后的西中市只有2米多宽,不适宜商业开拓,于是在1935年又对西中市进行了拓建,路幅增至12米左右。由于当时欧风东来,故重建的房子都是海式、洋式建筑,由此而使西中市成为一条带有民国风格的独特老街。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 随着金门、平门的开通和护龙街、景德路的拓宽,观前开始兴盛,西中市的地位日渐降低。但其商业氛围依旧浓厚,即便是在解放后,西中市的商业还是十分兴旺。无须人们刻意营造,西中市天生就是一个富饶之地,它那永不枯竭的动力,来源于千百年来人们浓烈的阊门情结!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6:5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