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西营 |
释义 | 一。西营---湛江市霞山区旧称西营(霞山区)的历史清末,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仅是个小渔站。海边只有一个海头小港,供民船停靠。渔民赶潮在此兜售水产鱼货,邻近乡民小贩则挑来柴米等日用品与渔民交易。潮涨成圩,潮落收市,海滩仅有一字排开的茅棚数间遮日避雨。渔民在海边建有砖木结构的“海生宫”庙(今海富酒店旁),意指渔民都是海的儿女,祈求保佑平安,这也是霞山最早建筑之一。早期的霞山没有确切的地名,周围稀稀落落分布有谢屋、霞山、炮台仔、郑屋、海头港、洪屋等村落,曾统称海头汛,属雷州府遂溪县二十二都管辖。 1899年法帝强迫清政府,把包括今霞山在内的518平方公里陆地和1912平方公里的海域,总称广州湾(湛江市旧称)划为法国租界。法帝入侵后,驻军在麻斜和海头港,根据兵营的位置称为东营和西营。为巩固和发展其殖民统治,法人在西营进行市政建设,初成商埠,便将兵营的所在地易名为“西营”和“东营”。当时,广州湾设东营、西营两个市及赤坎、坡头、淡水三个区(后增设赤坎市,今为赤坎区),西营是广州湾法国当局最高行政首府所在地,这是霞山原称西营的来由。法国侵略者,为纪念其战舰“白雅特号”最早登陆广州湾,又把西营称为“白雅特城”,但民间一直沿用西营地名。抗日战争胜利后,广州湾光复,1946年湛江建市,西营作为市辖一个区,地名保留。解放后至1956年,湛江市仍沿袭使用西营地名,市委、市人委行政机关设在西营。 解放后,当家作主的湛江人民,纷纷要求更改带有殖民地烙印的地名东营、西营。 经广东省人委批准,1957年1月1日,取消西营和东营名称。取消后,西营以“湛江市”名称包括,不另命名,东营改称麻斜。 西营以“市”来包括,造成混乱,给人民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变。湛江市人委根据市区中心有个大村庄霞山村,位置刚好又落在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旁,经请示省批准,1958年6月30日,把西营改称为霞山。 从此,霞山地名一直沿用至今。霞山地名几经更迭,几度易名,见证了霞山的发展历程。 二。西营镇西营镇,是一个历史文化久远、物产丰富、人口密集(约)的中原古镇(当地名志《西营村志》细数了西营的千年盛衰,并为人传诵)。她位于山西省交城县东南部,背倚吕梁山麓,属汾河谷地边缘地带,该地农业以小麦、玉米、粟米等传统作物为主,养殖业远近闻名,近年来也发展了以大葱、白菜、茄子等为主要经济作物的新农局面,另有大面积的果树栽培园地,为当地的第一产业发展提供了原动力。同时,乡镇企业也较为发达,主要以造纸、印染、纸袋类加工、炼铁、炼焦等工业轻工业并重,整个西营呈现一片工农业生机勃发的繁荣景象。文化上,她几乎完完整整地将中国传统习俗中北方文化特色的韵味全盘体现了出来,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以下为各所辖各村的名称渊源: 西营:(镇所在地)春秋战国时为大陵县兵营,故名营儿村,清代亦称小营村。抗日战争时期定名西营。流传古今的经 典传说“交城山”据传源于此地。 寨子:宋代为兵寨,故名。清代名石堠寨,与文水共属。 城头:因位于平陵城之东首,故名。 大营:春秋战国时为大陵县兵营,故名。 大陵:春秋时为平陵县址,战国至北魏为大陵县址。明代为大陵卫,因其地古代高而平故名。 东营:位于西营之东,故名。 西石侯:古代为汾河南岸墩堠之处,故名。 三、济南市历城区西营镇西营镇位于济南市历城区,是济南市相邻地市最多的乡镇,南依泰安市、北连彩石、港沟两镇,东邻章丘、莱鞭两市,西接柳埠、锦绣川两乡镇。总面积126.7平方公里,人口3.3万。西营是济南市海拔最高的乡镇,海拔高度在300-970多米之间。西营镇南端的梯子山是济南市最高的山,海拔975.8米。西营是济南市生产野生中药材种类最多的乡镇,有何首乌、泰山赤灵芝、元志、柴胡等千余种。其中,有天花、山蝎等名贵中药材数十种。西营镇是济南市林木覆盖率最高的乡镇。济南市平均17%,西营镇高达65%。西营镇的树木种类多达200余种是全市树木种类最多的乡镇。西营是济南市水源最丰富、水质最好的乡镇。境内几乎沟沟有泉。水质纯净、无污染,富含各种矿物质。西营的旅游名胜有很多,如:九如山、凉米台、济南野生动物世界、七星台、齐长城等。西营属济南市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是名副其实的省城后花园! 西营的济南之最 1、西营是济南市海拔最高的乡镇,海拔高度在300-970多米之间。 2、西营是济南市相邻地市最多的乡镇,南依泰安市、北连彩石、港沟两镇,东邻章丘、莱芜两市,西接柳埠、锦绣川两乡镇。 3、西营镇南端的梯子山是济南市最高的山,海拔975.8米。 4、西营镇的拔槊泉村是济南市海拔最高的行政村,该村所处的位置在海拔760米左右,全村有72户,230口人,号称济南的“小关东”。 5、西营是济南市生产野生中药材种类最多的乡镇,有何首乌、泰山赤灵芝、元志、柴胡等千余种。其中,有天花、山蝎等名贵中药材数十种。 6、西营镇野生动物种类多达百余种,其中穿山甲、青妖、野狸、獾等珍稀动物有30余种,列济南市首位。西营镇鸟类种类最多,包括候鸟在内,多达100余种。 7、西营镇是济南市林木覆盖率最高的乡镇。济南市平均17%,西营镇则高达65%。 8、西营镇的树木种类多达200余种,是全市树木种类最多的乡镇。 9、西营镇是人均果树最多的乡镇,现人均实现2亩果。 10、西营是济南市水源最丰富、水质最好的乡镇。境内几乎沟沟有泉。水质纯净、无污染,富含各种矿物质。 西营镇是济南市最大的优质干鲜果品生产基地,盛产板栗、核桃、花椒、苹果等30多种果品,年产量达1000万公斤。 由于西营镇地理条件优越,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宜板栗生长,此地所产栗仁糖分高,色泽好,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备受青睐。世世代代的西营人从未间断过板栗的栽培,在长期的种植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建成的万亩板栗园已成为济南市最大的板栗生产基地。 板栗是我国栽培最早的经济树种之一。在西安半坡村遗址的发掘中,发现有大量的板栗栗实,说明在6000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利用野生栗作为食物。《史记 · 货殖列传》提到“燕、秦千树栗……此其人皆与千户候等”,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已有大量栗树栽培,并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济南南部山区的西营镇是济南地区板栗主产地区,此地板栗树生长历史悠久,唐朝就有种植。 相传唐王李世民东征时在西营安营扎寨 ,将士们的随身行囊中装有板栗,以栗仁为粮,他们在行军中遗漏或丢掉的板栗核,以后便在西营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西营镇交通、通讯便利,省道327线贯穿全镇东西,港九公路、港西公路、彩西公路三条高等级公路连接济南经十东路,与泰安、莱芜、章丘彩石、港沟、柳埠等相邻地区的公路均已通畅。 镇内各村全部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通程控电话、通有线电视、户户通自来水。随着济南东部新区的迅速崛起,西营镇的后发优势凸显,一步跃到了城市的前沿。西营镇春季百花争艳夏季清泉漫山、秋季层林尽染、冬季雪景绵延,一年四季,风光无限。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