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西岩晚眺 |
释义 | 简介西岩,即城西南的西山,位于城厢区的田尾地段,左为太平社区,右为下磨居委会,背靠梅峰,前朝南山,站在山前,放眼四望,城乡景色,尽收眼底。黄昏时分,夕阳一抹,城中楼厦栉比鳞次,炊烟袅袅四起;城郊四野碧绿一片,染满了晚照的余晖;新建的高楼大厦巍然屹立,沉浸在晚烟暮霭里。西山上,夕阳返照,千里流丹,万里生辉,风光如画,令人陶醉,故有“西岩晚眺”之称,为莆田廿四景之一。 景点山上有建于明代的西岩广福寺,坐东朝西,寺分前、中、后三座。前座为张琴书的“西岩广福寺”石匾的山门、金刚殿、钟鼓楼;中座为正中祀释迦牟尼佛,两旁为侍者,左边为韦陀,右边为伽蓝,两侧为十八罗汉的大雄宝殿;后座中为观音殿,左为地藏王菩萨殿,右为极乐清凉,左室为祀无了和月中、体玄禅师的祖师堂,右室为祀国师、礼部尚书陈经邦(1537-1616)的功德堂。两厢以走廊相连,有祖师堂和极恩堂以及僧舍斋房等,其规模不大,然结构严谨,布局匀称,又错落有致,主次分明。 人文历史它原是陈经邦的别墅,其孙陈钟岱,万历间以荫授户部郎中,居此“西岩别墅”。明亡清立,清兵入关,南驱直抵福建,莆田沦陷,他与莆田诸名卿公子响应朱继祚,举兵复明,收复了莆田城。不久,清兵大举反攻,起义失败,朱继祚被捕殉国,钟岱毅然削发出家为僧,法号体玄。他先以别墅供奉清修,迎僧驻锡同参,并以祖父陈经邦与月中禅师的特殊关系,常与龟山福清寺僧人切磋问道,往来频繁,又令其妻妾与婢女,欲改嫁不留,愿修行者尽居于岩下另建一座西隐尼寺。他的妻妾及婢女均不肯离去,在西隐寺事佛终身。他一进沙门,自守清规,昼夜精勤,梵修无漏。他九十余岁时,把别墅改建为寺,立名“西岩广福寺”,为龟山福清寺城中廨院,供奉无了祖师和月中祖师的塑像,体玄禅师为本寺的开山祖师。 改寺名后,这里不仅犹存奇石、清籁、林壑、峰峦等自然胜景,而且有花圃、竹院、瓜棚、菜园等人造景物。清初住岩诗僧赵嵩有《偶成》诗曰:“客来何物可调羹,豆熟园中瓜满棚,剪取归厨营一饱,同过竹院听啼莺。” 如今寺宇已修葺一新,庄严恢宏,胜于往昔。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各殿堂计有数十对的石刻楹联,如“东来白马传经藏,西眺灵龟认祖山”,“明月清风无画意,名山胜地有深缘”、“曼陀天雨呈奇彩,般若灵源是妙诠”、“晚眺西天施法雨,早闻南海涌潮音”、“今日方知心是佛,前身安见我非僧”、“负廓禅关尘外净,衔山西照晚来红”、“往昔造祗园一乘宗风曾丕振,今兹修法宇六眸廨院又增光”、“就家宅作绘孤园认取龟山看祖刹,挹河流为功德水冯从鹫岭继宗风”等。这些楹联点缀其间,道出其寺的溯源和宗旨。 今日的“西岩晚眺”,将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继往开来,发扬光大。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