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西厢记
释义
1 元代王实甫著古典戏剧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它的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可以说每支曲子都是一首美妙的抒情诗。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

作品简介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共5本21折。作者王实甫,元代著名杂剧作家,今保定定兴县人。他一生写作了14部剧本,《西厢记》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是他的代表作。这个剧一上舞台就惊倒四座,博得男女青年的喜爱,被誉为“西厢记天下夺魁”。

历史上,“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这一美好的愿望,不知成为多少文学作品的主题,《西厢记》便是描绘这一主题的最成功的戏剧。

西厢记目录:

第一本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

第二本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

第三本 张君瑞害相思杂剧

第四本 草桥店梦莺莺杂剧

第五本 张君瑞庆团圆杂剧

故事起源

沁园⑴景区的东北角,原是沁水公主的烟粉作坊,前边有一片班竹林,当地人叫做竹马林。

据说唐朝晚期,大诗人元稹,出生在河内县清化镇的赵后村,赵后村的邻村是崔庄村,崔庄里有一女崔小迎,两人从小一起玩耍,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元稹八岁时父亲逝世,小迎一家更把他当亲人看待。小迎十岁那年,父亲去烟粉作坊做工,举家搬迁。于是便跟随小迎的父亲一起前往。两人经常在斑竹林里逗耍,过家家,拜天地,称公道婆,并在沁园内结识了很多文人过客,如著名的文学家令狐楚,韩愈,白居易,李绛等。受其熏陶,学习诗文,15岁就以明两经擢第。小迎也长得如出水芙蓉,美丽超群,两人私定终生。

元贞十七年春,元稹赴考从政,后深受当时太子少保韦夏卿赏识,权势之下与韦夏卿之女韦丛婚配。从此一生再也未见小迎一面,其妻早逝后,曾多次回家寻找,却杳无音讯。

小迎的聪慧美丽,清纯质朴的音容笑貌,缠绕了他一生的梦魂,于是写《会真记》以表衷情,在文中将自己化做张生,把小迎化为莺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元稹把对小迎的感情升华到了最高点。

《会真记》传到了元代,由著名杂剧作家王实甫改编成剧本《西厢记》,张生与莺莺的爱情一直传唱至今。

为了纪念元稹与小迎的爱情故事,当地人以青梅竹马之意,将这片斑竹林叫做竹马林,同时也给“西厢记”保留了一块故事的原形地。

注:⑴ 沁园:东汉汉明帝刘庄为其五女刘致建造的园林,现在河南省博爱县太行博竹苑内。

故事梗概

前朝崔相国死了,夫人郑氏携小女崔莺莺,送丈夫灵柩回河北安平安葬,途中因故受阻,暂住河中府普救寺。这崔莺莺年方十九岁,针织女红,诗词书算,无所不能。她父亲在世时,就已将她许配给郑氏的侄儿郑尚书之长子郑恒。

小姐与红娘到殿外玩耍,碰巧遇到书生张生。张生本是西洛人,是礼部尚书之子,父母双亡,家境贫寒。他只身一人赴京城赶考,路过此地,忽然想起他的八拜之交杜确就在蒲关,于是住了下来。听状元店里的小二哥说,这里有座普救寺,是则天皇后香火院,景致很美,三教九流,过者无不瞻仰。

本是欣赏普救寺美景的张生,无意中见到了容貌俊俏的崔莺莺,赞叹道:“十年不识君王面,始信婵娟解误人。”为能多见上几面,便与寺中方丈借宿,他便住进西厢房。

一日,崔老夫人为亡夫做道场,这崔老夫人治家很严,道场内外没有一个男子出入,张生硬着头皮溜进去。这时斋供道场都完备好了,该夫人和小姐进香了,以报答父亲的养育之恩。张生想:“小姐是一女子,尚有报父母之心;小生湖海飘零数年,自父母下世之后,并不曾有一陌纸钱相报。”

张生从和尚那知道莺莺小姐每夜都到花园内烧香。夜深人静,月朗风清,僧众都睡着了,张生来到后花园内,偷看小姐烧香。随即吟诗一首:“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莺莺也随即和了一首:“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张生夜夜苦读,感动了小姐崔莺莺,她对张生即生爱慕之情。

叛将孙飞虎听说崔莺莺有“倾国倾城之容,西子太真之颜”。便率领五千人马,将普救寺层层围住,限老夫人三日之内交出莺莺做他的“压寨夫人”,大家束手无策。这崔莺莺倒是位刚烈女子,她宁可死了,也不愿被那贼人抢了去。危急之中夫人声言:“不管是什么人,只要能杀退贼军,扫荡妖氛,就将小姐许配给他。”张生的八拜之交杜确,乃武状元,任征西大元帅,统领十万大军,镇守蒲关。张生先用缓兵之计,稳住孙飞虎,然后写了一封书信给杜确,让他派兵前来,打退孙飞虎。惠明和尚下山去送信,三日后,杜确的救兵到了,打退孙飞虎。

崔老夫人在酬谢席上以莺莺已许配郑恒为由,让张生与崔莺莺结拜为兄妹,并厚赠金帛,让张生另择佳偶,这使张生和莺莺都很痛苦。看到这些,丫鬟红娘安排他们相会。夜晚张生弹琴向莺莺表白自己的相思之苦,莺莺也向张生倾吐爱慕之情。

自那日听琴之后,多日不见莺莺,张生害了相思病,趁红娘探病之机,托她捎信给莺莺,莺莺回信约张生月下相会。夜晚,小姐莺莺在后花园弹琴,张生听到琴声,攀上墙头一看,是莺莺在弹琴。急欲与小姐相见,便翻墙而入,莺莺见他翻墙而入,反怪他行为下流,发誓再不见他,致使张生病情愈发严重。莺莺借探病为名,到张生房中与他幽会。

老夫人看莺莺这些日子神情恍惚,言语不清,行为古怪,便怀疑他与张生有越轨行为。于是叫来红娘逼问,红娘无奈,只得如实说来。红娘向老夫人替小姐和张生求情,并说这不是张生、小姐和红娘的罪过,而是老夫人的过错,老夫人不该言而不信,让张生与小姐兄妹相称。

老夫人无奈,告诉张生如果想娶莺莺小姐,必须进京赶考取得功名方可。莺莺小姐在十里长亭摆下筵席为张生送行,她再三叮嘱张生休要“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长亭送别后,张生行至草桥店,梦中与莺莺相会,醒来不胜惆怅。

张生考得状元,写信向莺莺报喜。这时郑恒又一次来到普救寺,捏造谎言说张生已被卫尚书招为东床佳婿。于是崔夫人再次将小姐许给郑恒,并决定择吉日完婚。恰巧成亲之日,张生以河中府尹的身份归来,征西大元帅杜确也来祝贺。真相大白,郑恒羞愧难言,含恨自尽,张生与莺莺终成眷属。

历史沿革

唐代以后,这个爱情故事的结局,令许多人感到遗憾和不满,斥责张生为“薄情年少如飞絮”。于是这个爱情故事的结局就在流传的过程中发生的改变。

宋代以后,由于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入侵和汉族同化,封建礼法观念在普通人民中间逐渐淡化,金代出现了董良(一说为董琅)所写的诸宫词《西厢记》,诸宫词是当时的一种说唱艺术,类似现代的评弹,用琵琶和筝伴奏,边说边唱。这本《西厢记》将内容大为增加,加入许多人物和场景,最后结局改为张生和莺莺不顾老夫人之命,双双出走投奔白马将军,由其做主完婚。

元代时王实甫基本根据这部诸宫调将《西厢记》改编成多人演出的戏剧剧本,使故事情节更加紧凑,融合了古典诗词,文学性大大提高,但将结尾改成老夫人妥协,答应其婚事,大团圆结局。这部剧本作者说法不一,有人说是关汉卿所作,也有人说是关作王续,或王作关续,但认为是王实甫所作的说法比较公认。

清朝金圣叹将王实甫的《西厢记》评为第六才子书, 中国灯谜常将王西厢里的句子作为底来猜射,谜目就叫六才。

中山大学教授王季思对《西厢记》有较为深入的研究。

思想内容

《西厢记》和《西厢记诸宫调》相比,在思想上更趋深刻。它正面提出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主张,具有更鲜明的反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主题。

首先,《西厢记》歌颂了以爱情为基础的结合,否定封建社会传统的联姻方式。作为相国小姐的莺莺和书剑飘零的书生相爱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以门第、财产和权势为条件的择偶标准的违忤。莺莺和张生始终追求真挚的感情。他们最初是彼此对才貌的倾心,经过联吟、寺警、听琴、赖婚、逼试等一系列事件,他们的感情内容也随之更加丰富,这里占主导的正是一种真挚的心灵上的相契合的感情。

其次,莺莺和张生实际上已把爱情置于功名利禄之上。张生为莺莺而“滞留蒲东”,不去赶考;为了爱情,他几次险些丢了性命,直至被迫进京应试,得中之后,他也还是“梦魂儿不离了蒲东路”。莺莺在长亭送别时叮嘱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她并不看重功名,认为“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即使张生高中的消息传来,她也不以为喜而反添症候。《西厢记》虽然也是以功成名就和有情人终成眷属作为团圆结局,但全剧贯穿了重爱情、轻功名的思想,显示出王实甫思想的进步性。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

版本历史

明弘治十一年(1498)金台岳家刻本、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起凤馆刻本(李贽、王世贞评)、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香雪居刻本(王骥德、徐渭注,沈景评)、明万历间萧腾鸿刻本(陈继儒评)、明天启间乌程凌氏朱墨套印本(凌蒙初校注)、民国五年(1916)贵池刘氏《暖江室汇刻传剧第二种》重刻凌氏本、明崇祯十三年(1640)西陵天章阁刻本(李贽评)、明崇祯间汇锦堂刻本(汤显祖、李贽、徐渭评)、民国二十四年(1935)上海开明书店排印汲古阁《六十种曲》本。以及董解元的《西厢记》等。以文藻而论,当以王实甫为最。但是王版西厢显然有很多董解元版本的影子,可以说一脉相承。

成就创新

主要成就

《西厢记》最突出的成就是从根本上改变了《莺莺传》的主题思想和莺莺的悲剧结局,把男女主人公塑造成在爱情上坚贞不渝,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并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得到美满结果的一对青年。这一改动,使剧本反封建倾向更鲜明,突出了“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主题思想。在艺术上,剧本通过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来完成莺莺、张珙、红娘等艺术形象的塑造,使人物的性格特征生动鲜明,加强了作品的戏剧性。

创新之处

1、元杂剧一般是以一本四折来表现一个完整的故事,而《西厢记》有五本二十折;

2、《西厢记》突破了元杂剧一人主场的通例,如第一本第四折,张生唱了许多首词后,[锦上花]一曲由莺莺唱,[幺篇]由红娘唱;

3、对故事的题旨做了新的改造。强调“情”的自主,提出“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相关评价

《西厢记》的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可以说每支曲子都是一首美妙的抒情诗。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通过林黛玉的口,称赞它“曲词警人,余香满口”。

《西厢记》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牡丹亭》、《红楼梦》都从它那里不同程度地吸取了反封建的民主精神。

《西厢记》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古典戏剧名著,它叙述了书生张君瑞和相国小姐崔莺莺邂逅相遇、一见钟情,经红娘的帮助,为争取婚姻自主,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禁锢而私下结合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满和反抗,以及对美好爱情理想的憧憬和追求。几百年来,它曾深深地激励过无数青年男女的心。即使在今天,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艺术形象,仍然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封建礼教罪恶本质的认识。

说起《西厢记》,人们一般会想到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殊不知,在王实甫之前,金代的董解元也有一部《西厢记》,这两部“西厢”一般被人们称为“王西厢”和“董西厢”。要说到王西厢的成就,就不能不提到董西厢。

崔张故事,源远流长,最早见于唐代著名诗人元稹所写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莺莺传》写的是元稹自己婚前的恋爱生活,结果是张生遗弃了莺莺,是个悲剧的结局。这篇小说不过数千字,却情节曲折,叙述婉转,文辞华艳,是唐代传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它写出了封建时代少女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也反映了爱情理想被社会无情摧残的人生悲剧,宣传了男尊女卑的封建糟粕。此后,故事广泛流传,产生了不少歌咏其事的诗词。到了宋代,一些文人直接以《莺莺传》为题材进行再创作,现在能看到的有秦观、毛滂的《调笑转踏》和赵令畦的《商调蝶恋花》鼓子词。这些诗词,对莺莺的命运给予了同情,对张生始乱终弃的薄情行为进行了批评,但故事情节并没有新的发展。

当《莺莺传》故事流传了400年左右的时候,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问世了,这就是所谓的“董西厢”。董解元,金代诸宫调作家,名不详,“解元”是金元时代对读书人的敬称。他性格狂放不羁,蔑视礼教,具备比较深厚的文化修养,并对当时的民间文学形式如诸宫调非常熟悉,喜欢写诗作曲。其长篇巨制《西厢记诸官调》,是今存诸宫调中惟一的完整作品。 “董西厢”是在《莺莺传》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以第三人称叙事的说唱文学。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远远超过前人。它对《莺莺传》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作了根本性的改造,矛盾冲突的性质衍变成了争取恋爱自由婚姻的青年男女同封建家长之间的斗争;张生成了多情才子,莺莺富有反抗性;故事以莺莺偕张生私奔作结,使旧故事开了新生面。董西厢随着情节的增加,人物的感情更为复杂、细腻,性格也更为丰满。在文字的运用上,作者既善于写景,也善于写情,并善于以口语入曲,使作品更为生动和富于生活气息,艺术性较前有较大提高,为王西厢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董西厢”在艺术上尚嫌粗糙,对爱情的描写也尚欠纯至,还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到了元代,随着都市经济的繁荣,戏剧更加发达起来,这时,大戏剧家王实甫在“董西厢”的基础上把崔张故事改为了杂剧,这就是我们今天普遍看到的《西厢记》。

“王西厢”直接继承了“董西厢”,并在此基础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男主人公形象的塑造上,王实甫不仅写出了张生的痴情与风度,更写出了张生的才华,以及张生的软弱,使他成为封建社会中多情软弱的才子的代表。剧中聪明、伶俐、热心、正直的丫鬟红娘,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在后来的剧作中一再出现,取得了远较莺莺为重要的地位。同时,《西厢记》在中国戏剧史上首度成功刻画了爱情心理,是戏剧史上一部直接描写爱情心理的作品。其对矛盾冲突的设计也足以示范后人。全剧以莺莺、张生、红娘与老夫人的矛盾为基本矛盾,表现崔张与家长的冲突;以莺莺、张生、红娘间的矛盾为次要矛盾,由性格冲突推进剧情,刻画人物。这样一种对冲突的组织,对古代戏曲中是很值得称道的。

“王西厢”与“董西厢”的故事情节大略相同,但题材更集中,反封建的思想倾向更鲜明,又改写了曲文,增加了宾白,剔除了一些不合理的情节,艺术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作为我国古典戏剧中的一部典范性作品,其规模之宏伟、结构之严密、情节之曲折、点缀之富有情趣、刻画人物之生动细腻等,不仅前无古人,而且超过了元代的其他剧作家,正因为如此,元代贾仲明在《凌波仙》称:“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

经典语句

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雪浪拍长空,天际秋云卷。

东风摇曳垂杨线,游丝牵惹桃花片,珠帘掩映芙蓉面。

娇羞花解语,温柔玉有香。

(空撇下)碧澄澄苍苔露冷,明皎皎花筛月影。

[拙鲁速] (对着盏)碧荧荧短檠灯,(倚着扇)冷清清、旧帷屏。灯儿(又)不明,梦儿(又)不成;(窗外淅零零的)风(儿)透疏棂,(忒楞楞的)纸条儿鸣;枕头(儿上)孤另,被窝(儿里)寂静。(你便是)铁石人(铁石人)也动情。

[幺篇] 怨不能,恨不成,坐不安,睡不宁。(有一日)柳遮花映,雾障云屏,夜阑人静,海誓山盟,(恁时节)风流嘉庆,锦片(也似)前程,美满恩情,(咱两个)画堂春自生。

有心争似无心好,多情却被无情恼。

好句有情怜夜月,落花无语怨东风。

[仙吕·八声甘州] 恹恹瘦损,早是伤神,那值残春。罗衣宽褪,能消几度黄昏?风袅篆烟不卷帘,雨打梨花深闭门。无语凭阑干,目断行云。

[混江龙] 落红成阵,风飘万点正愁人。池塘梦晓,阑槛辞春。蝶粉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尘。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香消了)六朝金粉,(清减了)三楚精神。

莫负月华明,且怜花影重。

罗衣不奈五更寒,愁无限,寂寞泪阑干。

碧天万里无云,空劳倦客身心

花影重叠香风细,庭院深沉淡月明。

[圣药王] (果若)你有心,他有心,(昨日)秋千院宇夜深沉;花有阴,月有阴,春宵一刻抵千金,(何须)诗对会家吟?

情思昏昏眼倦开,单枕侧,梦魂飞入楚阳台。

(当日个)月明才上柳梢头,(却早)人约黄昏后。

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

[正宫·端正好]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耍孩儿] 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雁儿落] (绿依依)墙高柳半遮,(静悄悄)门掩清秋夜,(疏剌剌)林梢落叶风,(昏惨惨)云际穿窗月。

(旧愁似)太行山隐隐,(新愁似)天堑水悠悠。

[挂金索] 裙染榴花,睡损胭脂皱;纽结丁香,掩过芙蓉扣;线脱珍珠,泪湿香罗袖;杨柳眉颦,人比黄花瘦。

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2 越剧剧目

古装喜剧。

剧目简介

写唐贞元间书生张生,在普救寺邂逅已故崔相国之女莺莺,发生爱情。时河桥守将孙飞虎兵围普救寺,强索莺莺为妻,崔夫人当众许愿:有退得贼兵者以莺莺许之,张生驰函好友白马将军杜确发兵解围。然崔夫人嫌张贫寒而赖婚,张生相思成疾,莺莺在侍婢红娘撮合下,夜奔西厢探慰张生,事为崔夫人发觉,拷问红娘,红娘据实以告。夫人不得已而将莺莺许配张生,但又借口不招白衣女婿,迫张上京赶考,莺莺与张生满怀离愁而别。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在1991年排演过《西厢记》,何英饰崔莺莺。

演出历史

本剧原是周恩来总理为了庆祝中朝协定的签订招待金日成首相,于1953年10月,下达给华东越剧实验剧团的排演任务。剧本由华东戏曲研究院编审室根据元王实甫的杂剧,并参考何人改编本改编,苏雪安执笔。导演黄沙、韩义、陈鹏,作曲刘如曾、陈捷、倪秋萍,舞美设计苏石风、幸熙,袁雪芬饰莺莺、范瑞娟饰张珙、傅全香饰红娘、张桂凤饰崔夫人。本剧在10月下旬赶排后赴京。11月23日晚,该剧在怀仁堂招待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首相金日成,周总理陪同观看。12月1日,中国文联和中国剧协联合召开了该剧座谈会,田汉、阳翰笙、光未然、张庚等出席。1954年3月,在上海长江剧场公演该剧时,对剧本进行了修改,红娘一角改由吕瑞英扮演。

1954年10月,该剧作为国庆5周年观礼剧目晋京演出,周总理陪同印度总理尼赫鲁及其女儿英迪拉甘地夫人,在怀仁堂观看了该剧。11月,该剧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剧本一等奖、导演奖、优秀演出奖。主演范瑞娟、傅全香、张桂凤均获表演一等奖。1955年夏,上海越剧院携该剧出访民主德国和苏联,对该剧再次修改加工,删去了"佳期"一场戏,又在"赖简"一场戏前、后增加了"传书"和"寄方"两场戏。由吴琛、黄沙导演,刘如曾音乐整理,苏石风、幸熙舞美设计。袁雪芬饰莺莺,徐玉兰饰张珙,吕瑞英饰红娘,张桂凤饰崔夫人。该剧改编忠实于原著,以歌颂莺莺和张珙的纯真爱情,和挣脱封建礼教桎梏的反抗精神为主,一改以往舞台上常见的以红娘为主角的艺术处理。台词保持原著的文学特色,典雅清丽,被剧评家赞"戏曲舞台上出现过的许多改编本中最好的一个。"唱词颇多存留原曲牌体的格律,唱腔上有较多的出新。演员表演细腻传神,莺莺的热情、矜持,张珙的诚挚、潇洒,红娘的热心、机灵,老夫人的古板、顽固,都刻划得很生动,是袁雪芬、徐玉兰、吕瑞英的代表作之一,受到国内外观众的好评,成为上海越剧院优秀的保留剧目,被誉为剧种的代表作。

1960年12月,上海越剧院携该剧赴香港演出。剧本收入1955年出版的《华东地方戏曲丛刊》第二集,1959年,又被收入《中国地方戏曲集成·上海卷》。1959年5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该剧的单行本,并编入该社1962年出版的《越剧丛刊》第一集。剧中主要唱段已由中国唱片社和音像出版单位,制成唱片和录音带,发行国内外。1987年7月至10月,该剧由上海电视台摄制成4集电视连续剧,由许诺导演,分中、青年两套演员拍摄。中年组由金采风饰莺莺、吕瑞英饰红娘、刘觉饰张珙、张桂凤饰崔夫人;青年组由华怡青饰莺莺、陈颖饰红娘、裴燕饰张珙、郁利群饰崔夫人。1952年8月,芳华越剧团曾演出该剧于丽都大戏院,由陈曼编剧、黄祖模导演,尹桂芳饰张珙、许金彩饰莺莺、戴忠桂饰红娘、徐天红饰老夫人。卖座甚佳,连演100多场。民国32年(1943年)底,大来剧场演出南薇编导的《西厢记》,演员皆反串行当,袁雪芬扮张珙、张桂莲扮莺莺、陆锦花扮红娘、吴小楼扮老夫人。民国28年(1939年),百代唱片公司灌制了由筱丹桂、贾灵凤演唱的《拷红》唱片。40年代后期,大中华唱片公司灌制了由王文娟、竺素芳演唱的《拷红》和《红娘叫门》的唱片。

3 京剧剧目

剧情简介

一名《红娘》。荀慧生编演,以红娘为主,至《拷红》止。张君秋等改编演出,以莺莺为主,名《西厢记》。 唐代时,洛阳青年张珙赴试,途中宿普救寺,遇故相崔珏之女莺莺,一见钟情。驻军孙飞虎兵变,围住寺院,欲夺莺莺。崔夫人情急,声称将莺莺许婚给能退贼兵者。张珙请来友人白马将军杜确。打退了孙飞虎。崔夫人却悔约,使张与莺莺兄妹相称。张通过崔婢女红娘传递诗简,跳墙夜会莺莺,莺莺责张非礼。张忧愤成疾,红娘引莺莺来问候,两人订情。崔夫人闻知,怒打红娘,红娘反责其失信。崔夫人无奈,只好约张中试后成婚。

全本唱词

崔夫人————————————李金泉

崔莺莺————————————张君秋

红 娘————————————杜近芳

惠 明————————————娄振奎

张 珙(张君瑞)———————叶盛兰

张珙:【西皮导板】扬鞭催马长安往,【原板】春愁压得碧蹄忙。风云未遂平生望,书剑飘零走四方。行来不觉黄河上,怎不喜坏少年郎!拍长空逐浪高百丈,归舟几点露帆樯。真乃是黄河之水从天降,你看他隘幽雁,分秦晋,带齐梁。浩然之气从何养,尽收这江淮河汉入文章。琴童带马把船上,【摇板】艰难险阻只寻常。

崔莺莺:【西皮摇板】乱愁多怎禁得水流花放?闲将这《木兰词》教与欢郎。那木兰当户织停梭惆怅,也只为居乱世身是红妆。

崔莺莺:【西皮流水】满目烽烟迷关塞,扭乾坤要等待天下英才。我表兄他本是纨绔之辈,可叹我女儿家有口难开!

崔莺莺:【西皮摇板】锁深闺每日里蛾眉蹙损,鸣不高飞不远枉字莺莺!小红娘搀扶我大佛殿进,问如来你叫我怎度芳春?已经是锁重门百无聊赖,谁愿意捧杨枝常傍莲台?步匆匆走出了大佛殿外,看飞花一阵阵乱落苍苔。

张珙:【西皮摇板】无限春愁横翠黛,一抹娇羞上粉腮。行一步似杨柳风前摆,说话儿似莺声从花外来。似这等俏佳人世间难再,真愿学龙女善才同傍莲台。庸脂俗粉多如海,好一朵幽兰在空谷开。俺张珙今日把相思害,再对长老说开怀。

红娘:【西皮流水】老夫人治家多严谨,非召唤谁敢辄入中门?你既读圣贤书应知分寸,岂不闻男女间授受不亲!幸而是红娘我不来责问,老夫人知道了其罪非轻哪!

崔莺莺:【西皮原板】凄凉萧寺春将晚,罗袂轻飘月影寒。红儿扶我芳径转,宝香三瓣祝平安。一炷香愿亡故的爹爹早升天界;二炷香愿老母康宁永无灾;三、三炷香——

红娘:【西皮原板】三炷香愿姐夫与姐姐天生一对,人物又风流,性情又和蔼,他、他、他是个盖世的英才!

崔莺莺:【西皮摇板】焚罢了宝香深深拜,女儿家心热口难开。兰闺虚度十八载,空对团圞玉镜台。

张珙:【琴歌】月色溶溶夜,花荫寂寂春。如何临皓魂?不见月中人。

崔莺莺:【琴歌】兰闺深寂寞,无计度芳春。料得高吟者,应怜长叹人。

张珙:【西皮摇板】语句清新音律准,小名儿真不枉唤做莺莺。倒不如进花园把佳人亲近,只剩下花有清香月有荫。且喜得一天好事今宵定,这两首新诗做证凭。

张珙:【西皮快原板】但见她泪湿了淡白梨花面,但见他愁损了轻盈的杨柳腰。难得他泣血曹娥孝,提什么捧心西子娇?我也是严亲下世早,断肠人相慰这可怜宵。

崔莺莺:【西皮散板】第一来母亲免受惊;第二来保护了蒲州旧禅林;第三来三百僧人得安稳;【滚板】第四来老爹爹旅榇安然返博林;【流水】第五来欢郎弟弟年纪小,也留下崔家后代根。倘若是莺莺惜性命,眼见得伽蓝火内焚、诸僧血污痕、先灵化灰尘、可怜爱弟亲、痛哉慈母恩,我一家大小就活不成哪!

崔夫人:【西皮小导板】娇儿她把伤心话讲,【散板】快想良策退贼兵!

张珙:【西皮小导板】耳听得金鼓连天震,【散板】来了扶危解困的人!

张珙:【西皮散板】小弟张珙顿首拜,【快板】书奉君实老兄台。应试路过河中界,天外飞来大祸灾。孙飞虎兵困萧寺外,他要夺崔家女裙钗。三日后救兵不到贼不退,玉石皆焚事可哀。小弟与全庙僧俗翘首待,专望将军白马来!

崔莺莺:【西皮摇板】他胸中似海洋岂可斗量?笔尖儿横扫那半万儿郎!

惠明:【西皮小导板】咱惠明不念梁王忏,【摇板】大踏步定要去虎穴龙潭。你那里休问咱敢也不敢,你问那张君瑞用不用咱?

惠明:【西皮流水】咱本是粗鲁庄稼汉,也曾射虎在南山。只因税钱过十万,逼得俺普救寺内把禅参。金钟响陡起俺英雄胆,法鼓声好似战斗酣。袖手旁观几曾惯?杀贼除凶只等闲!先生若肯使用咱,我管保书信到蒲关。【散板】三通战鼓一声喊,万马军中自往还。

红娘:【西皮原板】一来是为压惊,二来是谢大恩。不请邻居不会亲,不受人情避众僧。高卷红帘焚宝鼎,单请张郎配莺莺。落花满地胭脂冷,良辰美景洞房春。正中是鸳鸯夜月销金帐,两旁是孔雀春风软玉屏。下边是室中乐奏合欢令,一对对凤箫象板雁瑟鸾笙。花红彩礼何足论,你自有灭寇功勋举将能。俺小姐心下也千般肯,都只为君瑞胸中百万兵。

崔莺莺:【南梆子】听红娘一声请梦儿惊觉,恰才向碧纱窗下画了双蛾。你道我俊脸儿吹弹得破,知道他读书人福命如何?

崔莺莺:【反西皮散板】只见他软瘫瘫颓然就座,只见他闷恹恹懒把身挪。恰好似水淹了蓝桥一座,恰好似弹打开鱼儿比目。【二六】休看他筵前笑呵呵,他珠泪行行肚里搁。不是他一封书信把贼破,我一家性命怎得活!倒赔妆奁也曾说过,他不想姻缘想什么?当时仰望如饥渴,今日把同心结儿狠狠地割。如今烦恼犹自可,这久后相思可奈何?若不是母亲旁边坐,我待把知心话儿对你说。【摇板】兄妹虚名误了我,月底西厢变南柯!

崔莺莺:【四平调】先只说迎张郎娘把诺言来践,又谁知兄妹两字断绝了良缘!空对着月儿圆清光一片,好叫人闲愁万种离恨千端。抬泪眼仰天看月阑,天上人间总一般。那嫦娥孤单寂寞谁怜念?罗幕重重围住了广寒。莫不是步摇动钗头凤凰?莫不是裙拖得环佩铃铛?这声音似在东墙来自西厢,分明是动人一曲《凤求凰》。这萧寺何时来巨匠?把一腔哀怨入宫商。哪里是莺莺肯说谎,怨只怨我那少诚无信的白发娘。将我锁在红楼上,外隔着高高白粉墙。张生哪!即便是十二巫峰高万丈,也看个云雨梦高唐。

崔莺莺:【二黄摇板】你去对那张生讲,要他安心不用忙。园内水流花又放,他再住几日又何妨?红娘扶我绣楼上,犹有余音绕回廊。

红娘:【四平调】只见他闷恹恹和衣而睡,脸儿黄肌儿瘦气息低微。向门儿我这里轻弹指背,散相思的五瘟使来叩柴扉。

红娘:【四平调】好一封短柬多情致,还附上五言四句诗。红娘权做青鸟使,管叫她来看你一遭儿。

红娘:【四平调】风静帘闲麝兰香散,启朱扉我这里摇响双环。绛台高金荷小银缸犹灿,贤小姐拥绣衾春睡方酣。玉钗横宝髻偏乌云乱挽,梦沉沉哪知道日上三竿?

红娘:【二黄摇板】趁早儿寻一个酒阑人散,从今后月暗西厢云敛巫山。

红娘:【二黄摇板】且托香盘供明月,看她倩女会王生。

崔莺莺:【二黄摇板】晚妆才把寒风峭,暮鼓初闻淡月明。

红娘:【二黄摇板】嫩绿池塘藏睡鸭,淡黄杨柳待栖鸦。仔细着夜凉苔径滑,绣鞋儿踩坏了牡丹芽。

张珙:【二黄摇板】我这里扶檐无须慌张。

崔夫人:【二黄摇板】待报德时难报德,不关心处也关心。

红娘:【二黄原板】只是小姐你害得他,卧枕捶床不思茶饭,害得他腰如病沉鬓似愁潘。哪里有墙花弄影三冬暖,只见她冷语侵人六月寒。到死你也饶不了那位他、他乡做客的痴心汉,又叫我带着方儿把病探。生死祸福我也没法儿管,且到西厢走一番。

张珙:【西皮摇板】我救人反被人害我,眼睁睁一命见阎罗!

张珙:【西皮摇板】不用卢医抓妙药,

红娘:【西皮摇板】定扶织女渡银河。

红娘:【西皮快原板】那一日俺小姐停下了针绣,主仆们对银灯闲话在楼头。她说起张哥哥书房病久,可怜他异乡做客诓又悲秋。咱何不背着夫人前去问候,那张生见小姐把眼泪来收。他说道,他说道:老夫人你不顾信守,忘却了解围事将恩作仇。东阁内饮下了悔婚闷酒,眼见得病恹恹一命难留。俺小姐劝张生不要难受,少年人要图个万里封侯。他二人直谈到初更时候,那张生还说个无了无休。他叫我且先回权时落后,怎奈她也不愿回转高楼!我只说俺小姐会神法针灸,却原来他们结下了燕侣鸾俦。他二人一月来双飞双宿,不识忧不识愁两意相投。夫人你得好休便好休,这其间何必苦追究?彩凤求凰自古有,常言道女大不中留。

红娘:【西皮流水】那张生擅才华文章魁首,俺小姐美姿容仕女班头!那张生诸子百家皆通透,俺小姐绣凤描鸾第一流。得罢手时须罢手,大恩人怎好做冤家对头?经官府免不得出乖弄丑,还不如来一个顺水推舟。

崔莺莺:【反二黄散板】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回龙】北雁飞南翔。问晓来谁染得霜林绛?总是离人泪千行。【原板】成就迟分别早叫人惆怅,系不住骏马儿空有这柳丝长。驱香车快与我把马儿赶上,那疏林也与我挂住了斜阳。好叫我与张郎把知心话讲,远望那十里亭痛断人肠。

崔夫人:【二黄原板】俺崔家选婿门当户对,三代姑爷得高魁。我把娇儿将你配,还望得个状元回。

张珙:【二黄原板】老岳母休得要挂心怀,自有张珙折桂来。今当祝老岳母福如海,荣获宝马转回来。

崔莺莺:【二黄原板】斟美酒不由我离情百倍,恨不得与张郎举案齐眉。张郎啊!学梁鸿与孟光夫高妻贵,又何必到长安去候春闱。做一对并头莲朝夕相对,不强似状元及第衣锦荣归?

张珙:【二黄散板】岂不想与贤妻朝夕相对?怎奈是棒打鸳鸯两处飞!

崔莺莺:【二黄散板】人生最苦生别离,未曾登程我先问归期。

张珙:【二黄原板】低下头,心如醉,眼泪汪汪不敢垂。青云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

崔莺莺:【二黄原板】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则怕你停妻再娶妻。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频寄,你休要金榜无名誓不归。

崔莺莺:【二黄散板】伯劳东去燕西飞,鞍马秋风好护持。一路上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你……你要起迟。

张珙:【西皮摇板】临别时贤小姐对我叙话,有官无官要及早还家。望岳母许小婿一见小姐,叙一叙离别情再走天涯!

崔夫人:【西皮摇板】不得官,休来见,我把娇儿就另配姻缘!

红娘:【西皮摇板】老夫人,心肠狠,把一个姑爷赶出门。绣楼哭坏多情女,来看长安下第人。

崔莺莺:【西皮二六】孩儿怎敢违母命?【流水】旧事桩桩记得清:东阁娘把名分定,同送张郎十里亭。做夫妻恩爱是根本,何用那区区蜗角名?娘啊!你说过崔家无有再婚女,却为何逼我嫁郑恒?

张珙:【西皮散板】望蒲东萧寺暮云低,思前想后好惨凄!马不嘶来人不语,行来不觉草桥西。

张珙:【西皮娃娃调快三眼】听谯楼打罢了一更尽,张君瑞凄凉对孤灯。实指望鳌头我占定,归来萧寺娶佳人。又谁知权贵操大柄,依然是飘零四海一书生!老岳母嫌贫不相认,苦逼莺莺嫁郑恒。张君瑞孤身何足论,怕只怕兰闺深处就哭坏了莺莺。越思越想心烦闷,何日里相逢叙衷情?

张珙:【西皮摇板】长安下第心惭愧,难得小姐草桥来!

崔莺莺:【西皮摇板】蜗角虚名何足贵?与郎君布衣粗食也称心怀。

张珙:【西皮摇板】小姐说话真可爱,以前之误俱释开。

崔莺莺、张珙:【西皮散板】夫妻双双把马上,碧蹄踏破板桥霜。你看那残月犹然北斗依,可记得双星当日照西厢!

4 1965年岳枫执导电影

导演:岳枫编剧:王月汀

外文片名:The West Chamber

影片类型:黄梅戏/爱情

国家/地区:香港

对白语言: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1965年11月11日(香港)

制作公司:邵氏电影公司

演员表:

凌波 饰 张生

方盈 饰 崔莺莺

李菁 饰 红娘

陈燕燕 饰 崔老夫人

张燕 饰 张生的书童

杨志卿 饰 普救寺住持

李昆 饰 法聪和尚

郝履仁 饰 老和尚

蓝伟烈 饰 孙飞虎

剧情简介:

《西厢记》是深受欢迎的中国传统戏曲之一,数度被搬上银幕,大受观众欢迎。由岳枫导演,加上当时得令的红星凌波反串张生,娃娃影后李菁饰演红娘,青春可人的方盈饰演崔莺莺,令电影加强了吸引力!张生、莺莺才子佳人相会;俏红娘从中系赤绳;西厢夜访、私定终身;崔老夫人知情大怒、愤而拷问红娘;红娘怨夫人不该言而无信,终成就百年 姻缘!一幕幕经典场面,呈现观众眼前,荡气回肠,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长留观众心间。

5 2001年龚艺群执导电视剧

又名《西厢传奇》

导演:龚艺群

领衔主演:刘小峰 陶慧敏 陈丽峰

产地:内地

年代:2001年

集数:21集

主题曲:《千年流香》

6 2006年苏舟执导电视电影

《中国传世经典名剧》系列之《西厢记》

导 演:苏舟

主 演:沈晓海 林静 张安安 杨洪武

类 型:言情 古装

产 地:内地

年 代:2006

集 数:3

节目介绍:书生张珙在蒲东普救寺遇见崔相国之女莺莺,两人发生爱情。门不当,户不对,两人的爱情面临巨大的障碍,执着、聪明、勇敢的张珙和莺莺,通过侍女红娘的帮助,终于冲破封建礼教的约束而结合。充分表达反对封建礼教约束的主题思想。本剧把张、崔追求爱情的复杂过程描写得细致入微。

7 2010年拍摄央视版《西厢记》

8月27日下午,央视新版电视剧《西厢记》开机发布会在京举行,此前一直悬而未决的男一号张生人选终于尘埃落定,由实力派偶像男星张晓晨出演,当仁不让的成为男主角“张生”的最佳人选。此外大宋佳、邓家佳等新老实力派演员也加盟了该剧。

主创人员

剧名:《西厢记》

集数:33集

拍摄周期:2010年9月-12月

类型:古装经典爱情题材

出品:北京新世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联合摄制: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

原著:改编自元朝王实甫古典戏剧名著《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总策划:李晓明

编剧:陈宝华(香港)

导演:路奇

主要演员

演员表

角色 演员 备注

张 生 张晓晨

崔莺莺 周奇奇

红 娘 邓家佳

杜 确 戚 迹

崔夫人 宋 佳

郑 恒 孙 坚

郑尚书 王绘春

太 子 郑斯仁

剧照赏析

剧情介绍

由导演路奇执导,王姬、马精武、郑斯仁、张晓晨等明星主演的古典爱情名著《西厢记》讲述了书生张君瑞和相国小姐崔莺莺邂逅相遇、一见钟情,经红娘的帮助,为争取婚姻自主,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禁锢而私下结合的爱情故事。《西厢记》表达了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满和反抗,以及对美好爱情理想的憧憬和追求。

剧情大纲

书生张君瑞在普救寺里偶遇已故崔相国之女莺莺,对她一见倾心,苦于无法接近。此时恰有孙飞虎听说莺莺美貌,率兵围住普救寺,要强娶莺莺为妻。崔夫人情急之下听从莺莺主意,允诺如有人能够退兵,便将莺莺嫁他。

张生喜出望外,修书请得故人白马将军杜确率兵前来解围,但事后崔夫人绝口不提婚事,只让二人以兄妹相称。张生失望之极,幸有莺莺的丫环红娘从中帮忙,扶莺莺月夜烧香,听见张生弹琴诉说衷肠。

后来,莺莺听说张生病倒,让红娘去书房探望。张生相思难解,求红娘替他从中传递消息。莺莺怜惜张生,终于鼓起勇气,也写诗回赠,后在红娘帮助下,二人瞒过崔夫人,私下幽会并订了终身。老夫人知情后怒责红娘,但已无可挽回,便催张生进京应考。张生与莺莺依依而别,半年后得中状元,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

幕后花絮

《西厢记》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尚属首次,据导演路奇介绍,作为古典爱情名著,故事中原有的精华都将保留,在原有的主线之上,又增加了新的人物和副线,共同演绎这场爱情大戏。剧中为情所困的不再只有崔莺莺和张生,活泼娇俏的红娘也有了爱情,这使得这个早已深入人心的角色变得更加丰满。红娘扮演者邓家佳对记者说,红娘的感情戏虽然不多,却非常与众不同。

崔莺莺和张生分别由年轻演员周奇奇和张晓晨饰演。这两位因参加选秀节目而出名的演员备受导演赞赏,路奇认为两位演员个性化的出演、对人物到位的把握使得角色没有复制性,也为人物增添了时代感。周奇奇称《西厢记》在人们心中印象太深刻了,作为女一号,她在尽全力担好重责,难免会有压力,在拍重场戏时会喝一点酒,让自己放松下来。

唯美与纯情是电视剧版《西厢记》拍摄的重要特质,为追求画面的美感,美术出身的导演路奇对服装、道具到景致都有着极为苛刻的要求。

张晓晨古典文化底蕴打动导演

电视剧《西厢记》未开拍前,由吴尊饰演“张生”的新闻就被传得沸沸扬扬,男女主角的人选也是一直是外界最受关注的焦点,尤其是男主角“张生”,制片方最初将眼光集中在吴尊、张晓晨、张峻宁以及新晋“谋男郎”窦骁(《山楂树之恋》中饰演“老三”)四大花样美男身上,最终张晓晨成功脱颖而出,对此制片方表示,最终决定由张晓晨出演“张生”,是经过很多方面考量的,首先是张晓晨在外型气质等各方面都很古典,很适合“张生”这个角色,另一方面,张晓晨的演技实力在四人当中最强,经过新版《水浒》、《离爱》、以及两部话剧的磨练,张晓晨的演技不断上升,一次试镜后,导演和制片方当场拍板,认为他是演张生的最佳人选。导演路奇表示,面试时让张晓晨朗诵了一段古文,没想到他竟朗朗上口,演绎的十分到位,这也是定下他的最重要原因,“现在很少有80’s后能有这样的古典文化底蕴了,见他第一眼,就能从眼神当中读出丰富的内心,一张口我就知道这孩子有戏了!”路奇说。

8 2011年英文版音乐剧《西厢记》

2011年9月,由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浙江传媒学院音乐学院、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联合出品的英文版音乐剧《西厢记》《The Romance of The West Chamber》,在杭州西子湖畔的东坡大剧院进行了全球首演。

9 昆曲《西厢记》

简介

北方昆曲剧院《西厢记》

《西厢记》讲述了一个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禁锢而私下结合的故事,表达了人们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满和对美好爱情的追求。

该剧文辞华丽、故事曲折、情节跌宕起伏、文笔细腻、人物传神,堪称绝世经典,并有“花间美人”的雅称。

因其在艺术上的近乎完美,故又被选为四大古典戏剧名著之冠,有“西厢记天下夺魁”、“古戏扛鼎之作”和“北曲压卷之作”的说法。

剧情

书生张君瑞于普救寺偶遇相府千金崔莺莺,情愫互生。

山贼来犯,欲抢莺作山寨夫人,莺母许诺将莺许配予相救之人。

瑞智退山贼,莺母却背信。侍婢红娘不忿,施巧计劝服莺母,成全莺、瑞二人。

剧团介绍

北方昆曲剧院

北方昆曲剧院成立于1957年,是中国长江以北唯一的国家级昆曲表演团体。在长达半个世纪的艺术传承中,一大批优秀的昆曲表演艺术家投身于北方昆曲的传承事业。除了继承传统剧目之外,北方昆曲剧院还先后创作改编了《文成公主》、《千里送京娘》、《关汉卿》等新剧目,实现了这一艺术形式在崭新历史阶段的创新与延续。单承一脉的北方昆曲剧院对北方昆曲艺术的继承和发扬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5:2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