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西套蒙古族
释义

西套蒙古族,原属新疆乌鲁木齐的硕特和青海和硕特部落。西套厄鲁特,其“始视为元太祖弟哈布图哈萨尔,七传至阿克萨噶勒泰”。元时为翰亦刺,后发展为名代瓦刺,清代的厄鲁特或卫拉特。明末,瓦刺分四大部:和硕特部、准噶尔部、杜尔伯特和土尔扈特部,“号四卫拉特,统称额鲁特”。四部之间虽“分牧而居”“部自为长”,却“以伊犁为会宗地”,结成松散的部落联盟,设有盟主,以调节四大部落之间的纠纷。从十六世纪末到十七世纪中期,担任盟主的是和硕特部首领拜巴噶斯。

西套的由来

西套之名,由其位于河套之西而来。“贺兰山厄鲁特者,俗称阿拉山蒙古也,阿拉山即贺兰山亦名阿兰善山,皆语音之转,地在河套以西。”(《圣武记》卷三)西套蒙古族,原属新疆乌鲁木齐的硕特和青海和硕特部落。

西套厄鲁特

西套厄鲁特,其“始视为元太祖弟哈布图哈萨尔,七传至阿克萨噶勒泰”(《清史稿》藩部王)。元时为翰亦刺,后发展为名代瓦剌,清代的厄鲁特或卫拉特。明末,瓦剌分四大部:和硕特部、准噶尔部、杜尔伯特和土尔扈特部,“号四卫拉特,统称额鲁特”(《西域图志》卷首一)。四部之间虽“分牧而居”“部自为长”,却“以伊犁为会宗地”,结成松散的部落联盟,设有盟主,以调节四大部落之间的纠纷。从十六世纪末到十七世纪中期,担任盟主的是和硕特部首领拜巴噶斯。

十七世纪初期,游牧于伊犁地区的准噶尔部逐渐强大起来,不断向邻近部落发动掠夺战争,迫使土尔扈特部首领和鄂尔勒克率领五万余帐,离开塔尔巴哈召,于一六三0年左右逐步移牧于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下游。在一六三六年和硕特部首领拜巴噶斯率众至西套—这便是由新疆迁移西套的开始,距今已有三百四十多年。拜巴噶斯死后,其弟“和硕特部的顾什汗始强大”。“顾什汗季子巴延阿布该阿玉什生子十六,其四人居青海,共和罗理等十二人亦牧套西是为二部分地之始。”(《圣武记》卷三)这便是由青海迁移西套的开始。和罗理,号巴图尔额尔克济农,即阿拉善旗的第一代祖先。

准部噶尔丹与鄂齐尔图车臣汗的孙女阿奴结婚。当噶尔丹实力日渐强大后,于一六七七年杀害了鄂齐尔图车臣汗。西套厄鲁特即溃,或奔依达赖喇嘛,或被噶尔丹掠去(祁韵士:《皇朝藩都要略》)。和罗理率族属避居大草滩,庐帐万余,仍逐水草,游牧于近边。一六八六年(康熙二十五年),上书清朝请求牧地。一六九七年(康熙三十六年),清廷援内蒙古四十九旗之例,置旗偏佐领,赐印援扎萨克,封和罗理为多罗贝勒。这便是阿拉善旗的由来。

现在的西套蒙古族

阿拉善厄鲁特为特别旗,不设盟而直隶中央。一九二八年,阿拉善旗属宁夏省管理。一九四九年九月十九日和平解放,先后归甘肃、宁夏管辖。一九五四年设蒙古族自治州。一九六一年阿旗划为阿左、阿右二旗。一九六九年阿左旗划归宁夏,阿右旗划归甘肃。一九七九年七月一日,二旗重归内蒙。同年十二月,国务院批准设阿拉善盟。

由于多年在其驻牧地上生活,使他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其婚礼、年俗、熬奶茶和做奶制品的方式及包房的布置也与东部蒙古族不完全一样。

阿拉善盟盟府所在地设在巴彦浩特。巴彦浩特旧名“定远营”,一七三0年建成,历来是阿拉善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代西套阿拉善蒙古族,则用“富饶辽阔的阿拉善”,来赞美阿拉善草原。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3:0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