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西四公村 |
释义 | 村情概述西四公村位于河北省藁城市南董镇中东部,地处滹沱河北岸,距藁城市区6公里。全村耕地面积2820亩,总户数1383户,人口5571人。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北邻县道铁九公路,村北口设有公共汽车站点,建有35千伏变电站一座,电力充足,通讯便利。 经济概述西四公村人多地少,但滩地资源丰富,农业生产以种植小麦、玉米和果品为主。利用滩地开发果园6000多亩,其中2000多亩优质梨基地获得省主管部门的出口资格认证。工副业以板材、废旧金属回收等行业为主,有板材企业50多家,形成了板材工业园区,并有尿胶加工厂、面粉厂、砂布厂以及废旧金属回收、批发零售、餐饮服务等企业和摊点100余家,二、三产业从业人员2300多人。2004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9241万元,人均纯收入4791元,居全镇之首。 基础设施西四公村村内主要街道全部硬化。建有学校、商店、综合活动室、卫生室、图书室和群众文体活动中心等公益设施,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农历逢 二、七日为集期。90%以上户有彩电、洗衣机、电风扇等家用电器。户户通自来水,安装有线电视农户670多户,集体纯收入及村民生活水平居全镇前列,多次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村。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442亩(其中:田 亩,地 亩),人均耕地3.37亩,主要种植玉米,白云豆,洋芋等作物;拥有林地4127.46亩,其中经济林果地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亩,主要种植0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0亩,其中养殖面积0亩;草地100亩;荒山荒地200亩,其他面积0亩。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31户,共乡村人口131人,其中男性70人,女性61人。其中农业人口131人,劳动力93人。该村以纳西族为主,其中纳西族131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0人,占人口总数的0%(人员名单附后);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25人(人员名单附后),参合率95.42%;享受低保0人(人员名单附后)。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太安乡卫生院,距离村委会卫生所0公里,距离乡卫生院 8公里。该村建有公厕0个,无垃圾集中堆放场地,无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人畜混居的农户0户,占农户总数的0%。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石鼓完小,中学生就读到第四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0.5公里,距离中学2.5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41人,其中小学生28人,中学生13人。 该村建有文化活动室1个。 村务公开该村到2008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24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56.00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0.00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0.00元(人均0.00元),一事一议筹劳62个(劳均1个)。年末集体总收入0.00万元,有固定资产9.36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0.00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等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社会公益事业筹资筹劳情况;财政对农民补贴情况;民政救济情况等。 发展重点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人居环境差,宅基拥挤;公益事业基础建设薄弱,人畜饮水水源不足,饮水管网严重老化,急需改造;农村电网没有进行农网改造,用电安全难以保证;乡村道路晴通雨阻;村内道路硬化程度较低,需要完善;村内排水沟渠、垃圾池、公厕、文化娱乐场所等急需建设,村容村貌差,须待整治,群众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发展畜牧业及二三产业。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目标,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群众思想文化整体素质的提高,大力推广农村实用科学技术,积极发展农村畜牧产业,努力提高牲畜养殖科学技术含量,提高养殖效益。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