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西三里乡
释义

西三里乡属河北省遵化市辖乡,靠近北部山区,以板栗种植为主导农业。近年来,西三里乡党委、政府依托区位优势,提出了万亩无公害板栗的发展思路。乡妇联紧紧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在留守妇女中做文章,以提高妇女板栗管理技能、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坚持管理、指导、培训“三到位”,促进板栗产业发展。

概况

遵化市辖乡。1953年属东三里、张各庄、肖庄子3乡,1956年合建三里乡,1958年属钢铁公社,1961年建三里公社,1984年复置西三里乡。位于市境西北部,距市府1.5公里。面积23.3平方公里,人口1.3万。大(同)秦(皇岛)铁路过境。东临112国道,南靠市区北二环西路。乡镇企业以建筑运输、木器加工、酿酒、化工、商贸等为主,北肖庄子村的遵化酿酒公司生产十四王、御膳、遵化老窑等品牌的白酒。东三里村东建有遵化市最大的贸易城。农业主产玉米、小麦、蔬菜。盛产板栗、红果。西三里乡位于遵化城区西北城乡结合部,区域面积23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3946亩,林地面积18340亩。全乡下辖19个行政村,共有农户4525户,总人口15207人。2006年全乡国内生产总值完成6.15亿元,同比增长48.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亿元,人均纯收入为4672元,同比增长6.9%;财政收入实现2638万元,同比增长24.7%。目前全乡党员总数794名,设有19个农村党支部、6个乡直支部和5个乡直企业支部,其中机关党员49名,外出流动党员14名。

行政区划

河北省遵化市辖13个镇、9个乡、3个民族乡,648个行政村:遵化镇、堡子店镇、马兰峪镇、平安城镇、东新庄镇、新店子镇、党峪镇、地北头镇、东旧寨镇、铁厂镇、苏家洼镇、建明镇、石门镇、西留村乡、崔家庄乡、兴旺寨乡、西下营满族乡、汤泉满族乡、东陵满族乡、刘备寨乡、团瓢庄乡、娘娘庄乡、西三里乡、候家寨乡、小厂乡。

西三里乡下辖西三里、北峪、西石家口、巩山西沟、绿石沟、肖庄子、后府、老峰沟、东房子、胡庄子、巩山、下府、小刘庄、北港、东三里、张各庄、北黄土坡、北邢庄子、西二里19个村委会。代码 130281209:~200西三里村 ~201东三里村 ~202北黄土坡村 ~203北港村 ~204老峰沟村 ~205北峪村 ~206东房子村 ~207后府村 ~208肖庄子村 ~209下府村 ~210绿石沟村 ~211西石家口村 ~212巩山村 ~213巩山西沟村 ~214胡庄子村 ~215张各庄村 ~216北邢庄子村 ~217小刘庄村 ~218西二里村

经济

遵化市西三里乡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重新审视本乡实际,谋划工作思路,明确了城乡一体化、改善民生等工作重点,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一是坚持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新突破。加快投资 5800 万元的裕兴冶金轧辊厂项目和投资2000 万元的新唐酒业项目建设;发展第三产业,积极打造“品质商贸”,力求在专业市场、星级酒店、大型商场等建设方面实现突破。在富力商城北侧谋划建设大型家俱城,打造北方家俱第一城;投资 2.3 亿元建设一座四星级酒店;投资 9935 万元建设一个占地 80 亩的金鑫新型建材城;建设舒春公司老年公寓;投资 2 亿元建设一座五星级园林宾馆;在龙源小区南侧建设东方国际购物中心。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建设1.5 万亩无公害化板栗基地。以张各庄优良母猪繁育场和老丰沟树下小拱棚栗蘑为试点,大力发展和推广特色种养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二是坚持统筹发展理念,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对 7 个城中村进行改造,打造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的高档住宅小区和综合商贸区,实现农村变城市、农民变市民,从根本上解决城乡二元体制结构问题。目前,东三里村平改已近尾声,西三里、小刘庄、邢庄子等村平改正在运作中。按照“红顶、白墙、绿树”的标准,建设新型农村民居,依托北部山区板栗园、水库风景区,建设集采摘、垂钓为一体的休闲度假村,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三是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实施阳光工程,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劳务输出,确保农民失地不失业,使更多的农民成为拥有薪金、租金和保障金的“三金”农民,达到输出一人,致富一户的效果。目前全乡已转移富余劳动力 2700多人。逐步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认真落实退耕还林补贴、种粮直补、良种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加大一卡通的执行力度,使各项补贴直接打到农户帐号上。

历史沿革

1953年属东三里、张各庄、肖庄子3乡,1956年合建三里乡,1958年属钢铁公社,1961年建三里公社,1984年复置西三里乡。

乡镇创收

西三里乡以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契机,从本乡实际出发,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大力倡导创新、创优,使全乡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真正统一到“更好更快发展,实现富民强乡”奋斗目标上来。

西三里乡位于遵化城区西北城乡结合部,区域面积23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3946亩,林地面积18340亩。2006年全乡国内生产总值完成6.15亿元,同比增长48.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亿元,人均纯收入为4672元,同比增长6.9%;财政收入实现2638万元,同比增长24.7%。目前全乡党员总数794名,设有19个农村党支部、6个乡直支部和5个乡直企业支部,其中机关党员49名,外出流动党员14名。

特色产业

西三里乡位于遵化市北部山区,是该市万亩板栗之乡。近年来该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两高一优”农业发展,积极探索农业种植新模式,合理利用板栗树下空地,大力发展栗蘑生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其主要做法如下:

一、搞好示范,典型带动

2007年,西三里乡老丰沟村从迁西引进栗蘑栽培技术,利用板栗行间进行栽培,并获得成功,亩收入可达4—5元。

二、搞好宣传发动

为营造规模发展栗蘑的氛围,西三里乡于2008年9月26日召开了栗蘑生产动员大会,动员会后各村又召开了两委会、党员代表会,加快万亩栗蘑基地建设。

三、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

组织各乡群众到迁西和西三里乡老丰沟村考察学习,现场观摩,开眼界长见识。通过考察,让群众亲眼见,实地看,对比经济效益,以此调动发展栗蘑的积极性。

四、制定奖励政策,激发群众的生产热情

为推动栗蘑的规模发展,西三里乡政府制定了以奖代补政策:每户生产5000棒以上,乡政府每棒奖励0.5元;每村生产50000棒以上,给予书记、村主任和包村干部一定奖励。

五、强化服务意识

为搞好栗蘑生产,西三里乡政府责成专门技术人员抓此项工作,搞好一条龙服务:负责联系菌棒、全程技术指导和产品销售;同时乡政府积极招商引资,准备建菌棒厂、冷库,回收产品,实现产、加、销一体化。

医疗卫生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遵化市西三里乡始终注重抓好晚婚晚育工作,做到了领导、宣传、奖励“三个到位”,工作力度大、措施实,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乡党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注重发挥晚婚晚育对稳定低生育水平、平抑人口生育高峰起到的根本性作用,把号召晚婚晚育工作紧紧抓在手上。该乡每年召开全乡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主要领导都要强调晚婚晚育,人口计生办与共青团、妇联、总工会、民政、广播电视等部门配合,积极开展晚婚晚育宣传教育工作。

二是宣传教育到位。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乡人口计生办自制《计划生育晚婚晚育板报》,宣传晚婚晚育知识;通过印发宣传材料、刷新宣传标语、制作宣传版面、举办晚婚晚育知识讲座等方式,深入开展基本国情、基本国策、法律法规宣传,引导群众转变婚育观念,促使青年男女自觉晚婚晚育,积极建设新型生育文化。

三是奖励优惠政策落实到位。近年来,该乡通过不断完善奖励、优先、优惠、扶持、救助、保障“六位一体”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为广大青年实行晚婚晚育提供了重要保证。

社会保障

西三里乡地外城郊,有较好的区位优势。为此,乡党委、政府明确发展方向,提出发挥区位优势,打造产业优势。紧紧围绕城市建设大发展这一有利契机,把抓项目建设融入到城市发展中来,全力打造环城经济带。在抓项目建设中,该乡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乡主要领导实行项目包干责任制、定岗定责,一抓到底。同时,乡村两级组建项目招商团队,利用各种渠道,奖优罚劣。在此基础上,在全乡开展了“一切为项目建设让道、一切服从服务于项目建设”的大讨论活动,要求乡村两级必须以项目建设为突破点,攻坚克难,确保项目落户本乡,实现全乡经济的快发展、大发展。

据了解,目前该乡15个重点项目中,有10个项目将于7月份以前全部开工建设。其中投资千万元以上的项目9个,涉及城中村改造、建材市场、农产品深加工等七大类。其它5个投资亿元以上的重点项目均已立项,并在筹划和落实中。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5:0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