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西埔村
释义

0、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岐石镇西埔村

1 基本概况:

西埔村俗称西埔,号西湖,卢氏单姓村落。位于岐石镇区东南部,东经22.896893,北纬116.160100,地处惠陆两县交界,有大溪经村前流入甲子港出海,与南海石油基地相连,距惠来县城25公里,岐石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溪西高速入口12公里,距惠城西南21公里处,下辖西埔,华清,金鸡山三个自然村。西埔村南傍瀛江,因村前有1小湖故名西湖。明洪武四年(1371年),卢氏从陆丰大塘来西埔,华清定居,时有多姓居住,后其它性氏逐渐外迁,逐为卢姓,清初曾对分分属惠陆两县,1950年全属惠来。全村北高南低,聚落依山坡由北向南呈块状分布,聚落高低落差较大。 主种水稻、薯类、花生等。有始建于1992年的小学1所,教师4人,小学现在扩建中,2011年现在正在赶建1所中学。

西埔村的工业规模较大,有创办于1994年的制衣厂;2006年建设华清工业园区,再生资源纸厂《对本村生态污染较大!》。西埔村的交通已十分便利。岐华路东西走向穿过村中,与村东的甲伯公路交接,2003年全程修成水泥路面。现每天有来往于惠来、流沙、广州、深圳等地的大型客车经过。目前全村已全部接通自来水,实现路灯照明,村道巷道已基本完成水泥路面铺设。本村有利条件,土地资源广阔,人力资源和技术人才充足,有良好的区位条件,农业基础较好,随着南海石油项目的落成,将为本村工业,产业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有利招商引资开发,实现科学全局发展。

2、福建省泉州南安市省新镇西埔村
基本概况

西埔村位于福建省泉州南安市省新镇西南部,东与檀林村相邻,西与眉山乡、仑苍镇接壤,南连油园村及美林街道办事处,北邻省东村、省身村,南金公路途经西埔村,泉三高速省新出口位于西埔村古道桥,全村面积6平方公里,截止2008年,有36个村民小组,人口5850人。

历史沿革

西埔村在1965年,由原来的西埔大队、新民大队与龙塔大队合并而成,村名由村部驻地西埔而来。元、明、清属南安二十五都,1999年元月由美林镇拆出由省新镇管理。辖13个自然村,即:鹅角楼、龙塔、东田边、顶堂、道坝、西埔、西埔尾、富春、土楼、矿头、牛角坑、金丹及古道桥等,有黄、王、阮、林、赵、张、曾、颜、傅等9个姓氏。

西埔村内鹅角楼自然村的部岩功德院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2006年由台湾热心人士出资百万重新翻建,大殿宏观壮伟,成为西埔乃至省新一大景观。

经济发展

西埔村历来为果树之乡,80年代,金丹杨梅梯田模式享誉全国,时任福建省长贾庆林亲临参观指导,多产龙眼。工业主要以针织加工、塑料生产、铸造等私营企业为主,新民机械有限公司为西埔村最大私营企业,年纳税上百万。

2、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玉田镇西埔村

西埔村旧属闽县钦仁里,辖西埔、陈店、莲角三个自然村,全村有285户,1071人。总面积约5.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200多亩,林地5900多亩。东邻西社东边,南靠桃源福圣山村古岚山脉、黄晶岭山脉和莲角山脉,至大尖山与闽侯,福清交界处,西与闽侯鸭笼顶山脉延伸处相接。尖竹水库、福泉铁路长乐段黄晶岭隧道,皆坐落此处。莲角溪、福圣溪在村前交汇后又从村旁流出,溪涧宽阔,上有陈店桥相互交通。北靠龟山与西社村毗连。以种植水稻、马铃薯、白地瓜和山地开发为主要经济。建有水泥路与环镇公路相通。主村村民姓黄。陈店姓陈,由鹤上玉溪后坂迁来,莲角村民姓林,系闽林九牧二房藻公衍派,初由永春小沃迁美山,继由福清桃洋迁来莲角,村民会讲闽南永春、福清和长乐三种方言。

该村于1800年建有“黄氏宗祠”,1997年重修。祠坐北朝南,砖、混、木结构,占地面积800平方米。

3、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西埔村

王村镇西铺村位于王村东南约1.4公里处。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属长山县正西乡。 西铺村文化底蕴深厚,毕氏家族文化源远流长,明末曾出过一门二尚书。清代康熙年间,著名文学巨匠蒲松龄应邀来毕家设馆授徒, 历经30余年。蒲松龄一面教书,一面博览毕府内万卷藏书,在万卷楼旁一座名为聊斋的砖瓦房内完成了脍炙人口的《聊斋志异》、全部俚曲及其他杂著。

村中的蒲松龄纪念馆分馆(蒲松龄书馆)是明末户部尚书毕自严家宅的一部分,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毕氏故居原以狮子大门、仪门、过厅、对厅、五层家眷楼、石隐园为中轴线,附带东、西跨院的明清古建筑群,建有绰然堂、振衣阁、万卷楼等,占地45亩,后由毕自严的儿子毕际有缩建为25亩。分馆位于毕宅东跨院,约占毕府总面积的十分之一。

石隐园位于泌水之畔,系毕自严所建。园内有引泌水修成的人工湖,假山傍水,怪石林立,亭台碑廊错落有致,布局严谨,具有江南园林特色。万纺山小有峥嵘,拥有各具特色的玄象、灵壁、魁星、月窟、菡萏、凤翔、垂云、太仆、秋鹰、峨豸等石景,号称“十友”,石隐园也因此而得名。石隐园内建有远山亭、迟月亭、霞绮轩、同春堂、碑廊等景观,引人入胜。园内有两株古银杏树,传为明代所植。霞绮轩是石隐园中的重要建筑,原为毕氏家祠,当年蒲松龄曾在这里避暑写作。

万卷楼是毕府东跨院最后边一幢主体建筑,高三层,四开间,两进深,四周回廊,面积800平方米,始建于明末。抱柱上原有“万卷藏书宜子弟,十年树木起风云”楹联。万卷楼内原有藏书近五万册,种类繁多,是当年著名的私家藏书楼,明清时为中国八大藏书楼之一,与宁波“天一阁”齐名。后因战乱等原因将藏书移于振衣阁,万卷楼辟为他用,1964年原楼被毁,2000年在原址重建万卷楼。

振衣阁是一幢砖木结构的双层楼阁建筑,面积180平方米,建于明崇祯八年(1635年)。原在毕氏后花园“石隐园”中,后由毕际有挪于“厅事,左贮先振衣阁与蝴蝶松少保遗书”。当时正值毕自严遭诬陷免官一年后又被朝廷重新起用时,振衣阁便寄寓了拂拭衣衫不使尘垢污身、冤狱得洗后心情舒畅之意。原匾额有“崇祯乙亥荷月上浣练坡佐书”字样,“文革”中被毁。振衣阁分上、下两层。一层墙壁上原挂有一副蒲松龄亲笔书写的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现在悬一幅国画《会晤图》,描绘蒲松龄与享誉大江南北的文坛领袖王士禛会面时的场景。

从振衣阁楼上凭栏俯视,有一株醒目的“蝴蝶松”。它是中国北方少见的日本五针松,明末由江南移来毕府前已经整成蝴蝶型,整株犹如巨蝶展须振翅。当年蒲松龄在闲暇时常来观赏奇景,寄托情思。此松于1964年开过花,花小而密,直到1970年代后期还枝青叶绿,但因后 来管理不善死亡,今仅存枝干。

绰然堂原建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是毕自严晚年为子孙设立的家庭学馆。也是蒲松龄教书、读书、著书和冬日休息的地方。后于清光绪年间倾圯,1984年在原址重建。“绰然堂”取意《孟子.公孙丑下》:“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乎哉?”。绰然堂青砖灰瓦、斗拱飞檐。原有浑然天成的隶书匾额,落款是“崇祯甲戌白阳老人题”,是毕自严明崇祯七年(1634年)所书。史料记载,蒲松龄当年教的是毕际有的8个孙子。蒲松龄在此编写了《小学节要》《宋七律诗选》《日用俗字》等许多启蒙教材和通俗读物。

毕自严纪念馆原是毕自严所建的毕氏先祠,建于明崇祯八年(1635年),其孙毕盛钜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把毕自严的画像、圣旨、遗物藏于此处。2003年对毕氏家祠进行抢救性保护,改建为“毕自严纪念馆”。

毕氏家族在明朝末年富甲一方,科举连第,共计得到了万历、天启、崇祯三代皇帝的封、赠、褒奖的圣旨33道之多。毕家把这些圣旨视为传家宝,密藏在石隐园振衣阁中。后因后裔分家,圣旨也分藏于各家。“文革”时,大多被当作四旧查抄烧毁,有4道圣旨侥幸保存至今。

4.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西埔镇西埔村

西埔村是东山县县城和西埔镇政府驻地,是重要的县城组成部分,分成口圩和内圩两个自然村。土地面积1779.5亩,全村共1019户,总人口3624人。

西埔村财政年收入60万元,主要来源是店面租金和场地租金收入。由于地处县城,经多年开发和城中村改造,现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经商和务工。2009年工业总产值32071万元,农业总产值30万元。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3:3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