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西宁市第一职业学校
释义

西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始建于1983年,是西宁市开办的第一所职业中等学校。学校占地30682平米,建筑面积25220平米,现有计算机、幼师、现代服务与管理等三大类23个子专业,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经验丰富,共有专任教师80名,其中高级教师共35名,专业老师53名,市校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29名。2000年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2004年,通过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复评。2004年3月,被教育部确定为计算机专业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学校概况】

西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始建于1983年,是西宁市开办的第一所职业中等学校。学校占地30682平米,建筑面积25220平米,现有计算机、幼师、现代服务与管理等三大类23个子专业,职业中专和职业高中两个层次,在校学生2280余人。基础设施主要有,教学大楼两栋,办公楼一栋,学生宿舍楼一栋,综合实训楼一栋,图书馆一幢。建有300米标准环形跑道的操场一个。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经验丰富,共有专任教师80名,其中高级教师共35名,专业老师53名,市校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29名。已初步形成一支适应职业教育特点、学科相互渗透、一专多能、具有较强的教学与科研能力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并继续涌现出一批在省市有一定声望和影响的专业学科带头人。

建校二十余年来,学校坚持瞄准市场,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办学,面向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学历教育,先后开办了近二十个专业为社会培养了11000多名各类实用型人才;面向具有同等学历人员的学历教育、下岗失业人员的转岗培训、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职业培训、企业在职职工的岗位培训,每年都在2000人以上。尤其是计算机、幼师、旅游服务专业的毕业生,广泛分布在省市各企事业单位、幼教单位和各大旅行社,相当一部分都成为所在单位的骨干力量,并涌现出一批自主创业的知名企业家。由于办学成绩突出,1991年被认定为省级重点职业学校。2000年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2004年,通过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复评。2004年3月,被教育部确定为计算机专业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专业设置】

西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自创办初始就设有计算机专业,至今已有23年,累计毕业生4600余名。

计算机专业最初只有文字录入排版,到2002年增加为计算机应用、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网络与维护三个专业, 2003年增加了计算机广告设计专业,2005年在保持原有的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广告三个专业的基础上,新开设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多媒体技术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印刷技术方向)、计算机应用专业(出版印刷排版方向)、计算机应用专业(工民建方向)、计算机应用专业(建筑装饰方向),六个新开设的专业极大的扩展计算机专业的办学思路和方向,也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师资情况】

现有专职专业教师24名,兼职专业教师6名,其中研究生学历2人,本科18人,专科4人(在读专升本)。专业教师中10人拥有国家计算机等级证书;一人拥有国家计算机水平与资格考试中级证书;一人拥有方正工程师认证,一人获得国家计算机维修高级职业资格证书;三人有计算机职业技能鉴定资格;二人获得方正软件授权培训教师资格,多人具备软件开发能力;半数教师具有网络组建、维护能力,具备丰富的经验。

【教学设施】

有一个能容纳200人的多媒体大屏幕电教室(220平米),一个电工电子实验室(102平米),一个基于DOS平台应用程序的无盘工作站机房(60平米);一个计算机基础应用机房(60平米);三个多媒体网络机房(3 x 102平米),具有较高的配置;另外,还有网络实验机房(60平米)、计算机组装维护实验机房(60平米),和一个电子阅览室(60平米),计算机专业实训场地总面积928平方米。

2003年1月,完成了校园网络的建设,主干网采用AVAYA P-333R光纤交换机构建,交换速率达到1GB,全校所有办公及教学场所计算机都接入校园网,100MB到桌面,校园网通过10MB光纤接入INTERNET,2004年3月初步建成了校园网站,注册网址www.xnyz.net 。校园网络的建成极大的促进了校园信息化建设水平,提高了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为了进一步改善实训基地的办学条件,该校正在筹建一座计算机应用及软件技术实训综合楼,通过多方努力,已基本解决了建楼资金,其中国债拨款230万元,市政府配套资金130万元,现资金已到位,楼体正在建设中。

【专业培训】

计算机专业作为学校的重点专业之一,现有在校生870余人,教学班级22个,现有实习实训设备满足教学实训基本需要,专业实验实训课开出率达到60%以上。每年向社会输送专业人才300余人,主要满足本地区的人才需求,部分毕业生输送内地就业。

该校的计算机专业师资及设备在全省中职院校中具有较高水平,享有较高的声誉,近几年来,每年面向社会企事业单位、下岗失业人员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实施培训1000人次以上。

【教学改革】

1、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

专业教学以实习实训设备为依托,采用国际上先进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努力创造能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实现个性化教学。

依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和市场需求,开发适合本地区和本校特色的校本教材,丰富教材形态,建立具有明显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和教材体系。

2002年起学校建立起了较完善的学分制职业教育体系,实现了网络化管理。实行弹性学制,打破传统的学历教育模式,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

2、职业资格鉴定情况

为了帮助学生就业,提高职业技能水平,使学生提早适应职业需求,自2000年起,该校毕业生即开始实行双证书制度,所有计算机专业学生需考取劳动部计算机应用中级职业资格证书方可获得毕业证书,取证率达到100%。

计划自2005级学生开始,推行三证书制度,即在获得以上所述双证书的基础上,力争在毕业前夕,再考取一门计算机专项技能证书,以提高就业竞争力。

该校与青海省职教中心合作,开办了计算机类职业资格鉴定站,可以进行计算机系统操作工、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计算机等四个专业(工种)的职业资格鉴定。

4、国际合作与交流

该校通过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的培训班、专题报告会等形式间接的开展了一些交流,也吸收借鉴了国外职业教育的有益经验,如德国的“双元制”教学。通过省教育厅与澳大利亚援华机构建立联系,实施澳大利亚青年大使发展项目,预计2006年9月开始。

【校企合作】

学校与方正科技公司、方正电子公司、西宁湛青电子有限公司、青海省政府印刷厂、西宁新华印刷厂等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建立了由行业、企业专家和学校有关人员共同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并建立了3个校外实训基地。与方正电子公司合作建立了方正电子印艺技术青海授权培训中心,为相关企业提供培训服务,并与多家企业签订协议开展订单培训。

学校积极探索职业教育产教结合之路,先后成立了“多媒体制作中心”和“计算机及外设维修中心”,对外开展技术服务,取得了可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还成为计算机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

【管理改革】

1、人事制度改革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全员聘任制,结构工资制,建立良性的激励机制。

2、实验、实习管理水平。

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和职能科室。

3、实训基地管理。

学校设有实训科,主管实训基地的实训教学,设备管理制度、设备检修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健全。

【投入情况】

1、政府支持

省教育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发改委、省安全监察局、省财政厅等有关厅局重视职业教育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安全技术的培训工作。

2、经费支持

在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基础上,设立不同程度的专项经费。

【资源共享】

1、资源共享

该校实训基地与青海省银行学校、西宁卫校、青海省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周边学校建立合作关系,为其提供实训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形成了良好的运行机制。

2、示范作用

该校多年来培养了几千名技能型专业技术人才,很多已经成为本地企事业单位的骨干技术力量,在青海省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企业在职职工、下岗职工、农民工提供了培训服务,获得了良好的声誉,在地区职业教育中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

【项目建设】

1、必要性

根据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协调各类教育事业的发展,切实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把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作为“十一五”教育规划的重要目标。2006年中等职业学校还要继续扩大招生规模100万人,力争经过几年努力,使中等职业学校年招生达到800万人以上,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职业教育办学规模有必要也必须迅速扩大,以适应今后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该校计算机专业作为本地区计算机类职业技术教育的排头兵,必须尽快制定相适应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在本地区实施“四大工程”的过程中做好服务工作。因此,计算机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2、可行性分析

1)本地区计算机人才需求分析

近年来,随着本地区经济较快的发展,信息化建设的提高,需要大量的掌握计算机专业技能的人才,计算机应用及软件技术技能型人才被列入国家紧缺人才。本地区计算机应用及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在未来3—5年的需求量预计将达到6000人以上。同时因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本地区人才掌握和运用现代化信息教育技术水平较低,需要有更大规模的实训基地对在岗职工进行计算机应用技术培训。

2)该校计算机专业实施项目具备的条件

该校计算机专业有多年的职业教育经验,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计算机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和教育模式,为本地区已经培养了大批的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在本地区已经开始实施的“四大工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被教育部指定为“计算机应用及软件技术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同时还是“计算机应用及软件技术区域性综合实训基地”。良好的基础条件和丰富的办学经验是实施项目的有力保证。

【效益分析】

项目实施后,学校将在原有的基础上,切实解决了投入和更新换代问题,能满足教学内容的变化和更新;提供足够的学生上机时间,使学生掌握熟练的实际技能,具备就业和实际工作中所必需的能力;使教学过程能面向岗位工作的需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该项目完成以后,将进一步提高该校作为国家级重点职业中学对全省各类中等计算机学校或专业的示范功能和辐射功能,最大限度发挥资源共享的作用。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大背景下,最大限度的提高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和有效利用,为西宁地区经济的追赶型、跨越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该项目完成后,加强了该校计算机专业的规模和办学条件,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除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作了充分的硬件铺垫外,在当前我国资产重组、资源优化配置,发展市场经济,下岗职工增多,劳动力转岗能力较差的情况下,该校可以有目的有计划的对这些下岗职工进行就业前的培训,为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创造条件和机会。进而配合了国家的再就业工程,为社会的稳定协调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另外 ,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