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西宁地震台
释义

台站概况

西宁地震台位于西宁市(海拔高度2327.9米),是我国基本台之一。地震台位于湟水流域中段的西宁盆地内,西宁盆地发育于祁连褶皱带的中新生代断陷盆地中,周边受拉脊山断隆带、日月山断隆带和大阪山断隆带的控制。台站位于西山北麓半山腰,距市中心约8公里,距主干道约1.0公里,交通便利。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台站通信方便,有直拨电话、宽带。台站用市电,同时备有发电机和UPS电源。工作生活供电稳定。台站地理位置较高,自来水只能送至西山脚下林业站院内自建的储水窖内,再自行用水泵打到台站院内的水窖中。

历史沿革

西宁地震台是青海省地震局直属台站,前身由兰州地球物理研究所设立,位于今青海日报社后湟水河边,1971年移交原青海省地震队管理。1971年选定现台址,1972年始建,设573和513两套观测仪器,1973年增加地磁,1974年增加水氡。1977年DD-1、DK-1仪投入观测。1984年SK仪投入观测,1997年升为副处级台站。台站有测震、地磁、水氡三种模拟手段,模拟观测仪器有DD-1和DK-1型测震仪、CB-3磁变仪和FD-125型氡钍分析仪。

台站改造

随着“十五”项目的实施,台站进行了数字化改造,新架设了SZW-1A型地温仪、FHD磁力仪、SD-3A型气氡仪、WYY-1气象三要素、BBVS-60型的测震仪、BBAS-2强震仪。西宁台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台站。

建设规模

台站占地面积约26亩。利用全国地震台站优化改造的专项资金,于2003-2004年进行了优化改造,新建30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及锅炉房、职工食堂等配套设施,维修了测震和地磁仪器室。同时,新建了青海地震科普展厅。展厅面积160平方米、展板约90平方米。另外,对台站进行了绿化,使台站面貌焕然一新。

科普活动

2004年,青海省地震局在西宁台建立了青海地震科普展厅。西宁台也先后被青海省科技厅、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中国地震局和西宁市定为了科普教育基地。2007年8月,又被青海省委学校、青海省行政学院和青海省社会主义学院确定为在西宁市的第一个教学实践基地。展厅建成以来,西宁台作为省地震局的窗口台站,已经接待前来考察的省部级领导数位,兄弟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中小学生等各级各类参观者近万人,向社会各届充分地展示了青海省地震战线的精神风貌,为青海省地震科普宣传工作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人员结构

西宁台现有工作人员9名,其中工程师6名,大专以上学历6名。

工作成绩

台站实行台长负责制,分测震和前兆两个业务组,建立了业务制度、财务制度、考勤制度、后勤制度等完善的管理制度。按照中国地震局提出的“思想过硬、业务精通、纪律严明、精干高效”的要求,全体同志刻苦钻研、开拓创新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观测资料在全省专业台站评比中大都名列前茅。近年来,获得青海省地震局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2004年被省局评为“先进集体”。多人被省局评为先进个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 14:0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