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西南科技大学制造学院 |
释义 | 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是西南科技大学最早建立的院系之一,学院现有专职教授、副教授41人,讲师、工程师27人,学术带头人2名,跨世纪学术带头人4名,另聘有兼职教授21人。在校学生1800余人,已向社会输送人才4000余名。 学院简介学院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强素质、促创造”的原则,坚持创新加特色的培养模式,积极加强学科建设,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拥有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硕士点。学院科研势力雄厚,目前承担的有国家863、国防基础科研等多项国家科研项目。学院设有“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工业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已建成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重点招生批次专业。 学院拥有一流的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机电控制系统与结构分析、光机电一体化等实验室,现有设备仪器共1100台(套)价值700余万元。 学院积极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办学模式的深入发展,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发展中心、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等董事单位广泛合作。同时与加拿大劳伦丁大学、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建材学院、德国凯萨斯劳腾大学等也有着较为广泛的学术交流。 发展大事记1978年 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院机电系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 1987年 机械工程系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 1992年 西南工学院机械工程系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 1994年 增设工程力学专业(与827联合办学、重点专业)。 2000年 西南科技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增设工业设计专业。 2003年 增设工业工程专业,申报成功“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硕士学位授权点,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确定为西南科技大学“8111品牌”专业。 2004年 申报成功“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为四川省重点建设学科。 2005年 工程力学专业转出到土木工程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由材料学院转入学院,申报成功“机械电子技术”硕士学位授权点。 2006年 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共建“先进制造技术”联合实验室。 2007年 申报成功“反求工程与快速制造”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筹建),建成“建筑材料生产装备及工艺”品牌实践基地。2008年 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筹建项目“反求工程与快速制造”验收合格,申报成功“流程工业及其装备制造”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报成功新专业材料加工与成型技术,完成“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省级重点学科的重新认定。 2009年 申报成功省级精品课程“液压与气压传动”,“反求工程与快速制造”实验室成为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机械工程学科成为学校博士点建设的支撑学科。 专业介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 理工类)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机械行业的发展方向并熟悉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的设计方法和技术,具有对机械工程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的基本技能,能在设计单位、厂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和机械工程管理等部门从事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外语、高等数学、工程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学、材料与成型技术、精度设计与检测,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数控机床与编程技术、自动控制理论。 就业方向:可在科研院所和工业企业从事机械、机电产品、理论研究、产品设计开发、制造、试验等技术工作以及相关的管理、教学等工作。 本专业设有以下培养方向: 制造技术及自动化方向:本方向学生培养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以及数控设备的设计、制造、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工艺、技术和管理工作的专门技术应用人才。方向课组:先进制造技术、数控系统设计、数控机床与编程、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等。 机电控制与信息化方向:本方向培养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和控制系统的设计、制造、运行、实验与管理工作的专门技术应用人才。方向课组: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计算机工业控制、工业机器人、机电系统设计、机电系统仿真等 车辆工程及车辆电子方向:本方向培养学生从事汽车的设计、试验研究与车辆电子的设计与研究的专门技术应用人才。方向课组: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车辆电子技术、车辆造型与设计、驾驶学习等 工业设计(本科 理工类)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工业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质,并能从事以产品创新为重点的设计、管理、科研或教学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大学外语、高等数学、工业设计史论、设计素描、色彩、构成基础、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机械设计基础、制造技术基础、人因工程、设计心理学、产品设计原理与方法、产品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CI设计、包装设计、产品开发与创新等课程。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从事产品造型设计、视觉传达与环境设计等设计工作,也可在科研、教学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 本专业设有以下培养方向: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方向:本方向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它集工程设计、工业美术和人文科学为一体,主要研究工业产品的功能和造型,产品与人产品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学生将接受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使其成为具有工程师的设计能力、工艺家的美学修养和企业家的思维方式的综合型高级设计人才。方向课组:机械设计基础、计算机图形设计、人机工程学、现代设计方法、工业产品设计、产品营销策略等。 视觉传达和环境设计方向:本方向侧重工业产品视觉传达和环境艺术设计。其特点更多地注重视觉艺术因素和设计美学内涵。要求学生有较高的美学修养,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动手设计能力;掌握工业产品的造型设计、广告设计制作、计算机图形设计及产品营销策略等。方向课组:广告设计、素描、色彩、构成学、标志设计、包装设计、CI设计、效果图技法、环境艺术设计、产品造型学等。 工业工程(本科 理工类)培养目标:本专业以机械工程为主线,强化管理学科的学习,培养既具有坚实的现代制造工程技术基础,又掌握现代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同时具有系统思想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毕业生应能够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现代管理科学对复杂的生产经营与服务系统进行分析、规划设计、评价、创新和运作,可服务于制造企业、服务业、政府部门、高校及科研机构等各类单位。 主要课程:外语、高等数学、工程制图、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基础,机械设计基础、制造技术基础、管理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精度设计与检测、运筹学、系统工程、基础工业工程、人因工程学、工程经济学、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生产运作与管理、质量管理、项目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 就业方向:该专业毕业生能在制造企业、服务业、政府部门、高校及科研机构等各类单位的生产经营与服务系统进行分析、规划设计、管理与评价。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本科 理工类)培养目标:本专业是以过程装备设计基础为主体,过程原理和装备控制技术应用为两翼的学科交叉型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化学工程、机械工程、控制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建材、化工、环保、机械以及劳动安全部门从事建材、化工与过程装备的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制造安装、生产管理、质量监督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外语、高等数学、机械设计基础、制造技术基础、化工原理、过程装备设计、过程控制系统及工程、工程力学。 就业方向:该专业毕业生可在建材、化工、环保、机械以及劳动安全部门从事建材、化工与过程装备的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制造安装、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 学院领导毛晓红,男,中共党员,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硕士生导师,1985年7月毕业于四川建材学院机械制造专业。现主持学院党委工作。负责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党建工作、干部工作、宣传工作、统战工作、继续教育工作、工会工作、关工委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安全工作和学院其他重要工作决策。分管学院党政办室、继续教育办公室,与院长共同组织全院师生做好评建工作。 蔡勇,男,中共党员,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获西南交通大学博士学位。现主持学院行政工作。负责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工作、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研究生教育、人事工作、财务工作、外事工作和学院其他重要工作决策。分管学院党政办公室、继续教育办公室,与书记共同组织全院师生做好评建工作。 肖素梅,女,中共党员, 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四川大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具体负责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共青团工作、学生会工作。分管学生工作办公室、分团委。协助党委书记做好党委工作。 朱建公,男,中共党员, 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1983年6月毕业于四川建材学院机械制造专业。具体负责学院的专业和课程建设,负责研究生、全日制本科生的教学工作和教学改革。分管教学科研办公室、学院各个教研室。协助党政主要领导做好评建工作。 宋丹路,男,中共党员,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副教授,2001年6月获四川大学机械制造专业硕士学位。具体负责学院科研、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研究生管理工作。分管学院中心实验室。协助院长做好学科建设。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