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西南金丝梅 |
释义 | 物种信息Hypericum henryi Lévl. et Van. 西南金丝梅 别名: 西南金丝桃 分类系统位置:生物 Vitae [三域系统] 真核域 Eukarya [三域系统] 植物界 Plantae [三域系统]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传统系统] 木兰纲 Magnoliopsida [Cronquist系统] 五桠果亚纲 Dilleniidae [Cronquist系统] 山茶目 Theales [Cronquist系统] 藤黄科 Guttiferae [Cronquist系统] 金丝桃亚科 SubFam. Hypericoideae [Engler系统的藤黄科Guttiferae] 金丝桃族 Trib. Hypericeae [Engler系统的藤黄科Guttiferae] 金丝桃属 Hypericum [Engler系统的藤黄科Guttiferae] 金丝桃组 Hypericum Sect. Ascyreia [Engler系统的藤黄科Guttiferae] 西南金丝梅 Hypericum henryi [Engler系统的藤黄科Guttiferae] 形态特征灌木,高0.5-3米,丛状,有直立至拱形或叉开的茎,有时多叶。茎淡红至淡黄色,多少持久地具4纵线棱及两侧压扁,最后具2纵线棱或圆柱形;节间长1-2厘米,通常短于叶;皮层红褐色。叶具短柄,柄长至1毫米;叶片卵状披针形或稀为椭圆形至宽卵形,长1.5-3厘米,宽0.6-1.7厘米,先端.锐尖或稀具小尖突至圆形,基部楔形至圆形,边缘平坦,坚纸质,上面绿色,下面很苍白色,主侧脉2-3 (-4)对,中脉在上方分枝,无或有几不可见的稀疏的第三级脉网,腹腺体稀疏至密集,叶片腺体线状及点状。花序具1-7花,自茎顶端第1-2节生出,近伞房状,通常顶端第1节间短,有时在茎的中部有一些具1-2花的枝条;花梗长4-7毫米;苞片狭长圆形至披针形,凋落。花直径2-3.5厘米,杯状;花蕾卵珠形至近圆球形,先端钝形至圆形。萼离生,在花蕾及结果时直立,宽长圆形或宽椭圆形至宽卵形或圆形,不等大,长4-9毫米,宽2.5-6毫米,先端具小尖突或圆形,边缘全缘至具啮蚀状小齿,透明,中脉分明或不分明,小脉不明显或略明显。花瓣金黄色或暗黄色,有时有红晕,多少开张或内弯,宽卵形,长1-2厘米,宽0.8-1.4厘米,长约为萼片2-4倍,边缘全缘,有一行近边缘的腺点,有侧生的小尖突,小尖突先端圆形至模糊。雄蕊5束,每束有雄蕊(30-)40-60枚,最长者长0.5-1.3厘米,长约为花瓣的1/2,花药深黄色。子房宽卵珠形至近圆球形,长4.5-5.5毫米,宽3.5-5毫米;花柱长4-5毫米,长约为子房的9/10,直立,向顶端外弯;柱头几不呈头状。蒴果宽卵珠形,长1-1.4厘米,宽0.8-1厘米。种子深褐色,圆柱形,长1-1.2毫米,无或几无龙骨状突起,有浅的线状蜂窝纹。花期5-7月,果期8-10月。 分布及生境产贵州,云南西部及中部。生于山坡山谷的疏林下或灌丛中,海拔1300-2440米。模式标本采自贵州贵阳附近。 产自云南昆明的有些植株形态上倾向于金丝梅H. patulum Thunb. ex Murray,但茎高大而拱形,具4纵线棱,叶卵状披针形不为长圆状披针形而不同。 功能用途医药:【彝药】全草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牙痛鼻衄,腹痛泄泻,赤白痢疾,烦热腹臌,月经不调,疮疡肿毒《哀牢》。衣枝:全株治感冒,妇女倒经,肝炎,泌尿道感染,结石,小儿肺炎,肾炎,口腔炎,睾丸炎,驱蛔虫等《楚彝本草》。衣枝塔基:茎叶治妇女倒经《彝药志》。耻及,朝天果,土连翘,栽秧花,骑马桑,黄花香:根、叶、花或果实主治烧伤烫伤,乳疮,咽喉肿痛,咽痛,跌打劳伤,骨折《彝植药续》。【白药】看守,改之邦哀厚:全株用于急性胃炎,肝炎,肾炎,膀胱炎乳痛,鼻衄;茎节治小儿疳积,疝气;花、叶、果治黄水疮,皮肤瘙痒,感冒喉痛,红崩,倒经《滇药录》。【苗药】阿咱仔古:全株治闭经,经期有血块混杂,跌打瘀血不散,疝气,小儿遗尿《滇药录》。 【侗药】甚络Saeml.not:全草主治宾夷偻蛮(黄疸),耿来.布冷(腰痛水肿)《侗医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